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痛风舒片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
(2024-03-04 11:24:52)
标签:
365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痛风舒片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
王海坤1苏丹2吴娜1张玉慧3
1.
亳州市人民医院药学部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药剂科3.
亳州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痛风舒片治疗痛风的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
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挖掘痛风舒片关键成分和对应靶点;检索PharmGKB、GeneCards、OMIM、TTD、DrugBank数据库,筛选痛风疾病靶点,使用R软件Venn包,获取痛风舒片与痛风的交集靶点基因。使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中药复方成分–靶点”网络图并筛选药物核心成分;使用String平台获取交集靶点基因的蛋白互作(PPI)网络,并使用Cytoscape
3.8.0软件筛选核心靶点基因。应用R软件对交集靶点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
结果共挖掘出痛风舒片关键成分38种,对应靶点164个,痛风疾病靶点1
554个,二者交集靶点基因66个。筛选出核心成分6种(槲皮素、β-谷甾醇、芦荟大黄素、高车前素、泽兰黄醇素、海波拉亭),核心靶点基因6种[V-rel网状内皮细胞过多症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激酶B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NF-κB抑制因子α(NFKBIA)、肿瘤蛋白p53(TP53)]。GO功能共富集1
963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1
830个(涉及对脂多糖的反应等),细胞组分27个(涉及膜筏等),分子功能106个(涉及磷酸酶结合等);KEGG通路共富集154个条目,如白细胞介素(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信号通路。所有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蛋白的结合能均<-5
kcal/mol,大部分结合能<-7 kcal/mol。
结论
痛风舒片中核心成分槲皮素、β-谷甾醇、芦荟大黄素等可通过作用于RELA、IL-1β、AKT1等核心靶点基因,对IL-17、TNF等信号通路进行调控,从而发挥治疗痛风的作用。
后一篇:胺碘酮和倍他乐克能同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