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神经在阵发性房颤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机制
(2024-02-18 11:40:00)
标签:
365 |
自主神经在阵发性房颤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在阵发性房颤发生中的作用及维持过程中的机制。
方法
利用Poincare散点图为工具,区分阵发性房颤的不同类型。通过对阵发性房颤病人发作前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并与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通过动态心电图分析发作前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变化,监测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SDNN指数(SDNN
Index)、心率变异三角指数(HRVTI)、相邻NN之差>50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低频(LF)、高频(HF)、低频高频比值(LF/HF)前后变化。
结果
100例房颤病人,迷走型房颤33例,交感型房颤67例。根据Poincare散点图形态,将房颤分为星形、椭圆形、棒球杆形、不规则形,100例房颤病人中星形63例,椭圆形13例,不规则形24例。交感型房颤和迷走型房颤与健康志愿者比较神经张力变化明显。交感型房颤病人LF、LF/HF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发作前30min45min达到峰值。迷走型房颤病人HF、LF/HF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发作前15
min明显增高;迷走型房颤发生前,HF、LF/HF较正常人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阵发性房颤的发生与自主神经功能、心率变异性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