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两者的区别
(2023-10-31 17:34:54)
标签:
365 |
邢华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区别具体如下:
1、稳定型心绞痛:常见于劳力性心绞痛,因为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时诱发,疼痛多发生于劳力时,而不是劳累之后。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为胸骨后疼痛,可以放射至心前区、左上肢内侧、左肩、下颌部和咽喉部,发作时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3-5分钟,疼痛就可以缓解。与心绞痛发作的条件常常相似,疼痛发作的诱因、程度、频度、持续的时间、疼痛的性质等,在数月内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2、不稳定型心绞痛:常发生的部位和性质,与典型的心绞痛相似,但通常疼痛持续的时间更长,疼痛的性质也更加严重,疼痛延长时间可达20-30分钟,而且疼痛也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发生,主要的特点包括:
第一,休息或夜间发作心绞痛,持续20分钟以上;
第二,新发生的心绞痛,在两个月之间发生,而且疼痛的程度较重;
第三,近期心绞痛逐渐加重,包括发作的频度、持续的时间、严重的程度都在逐渐加重,疼痛可以放射到新的部位,疼痛发作时可有出汗、恶心、呕吐、心悸和呼吸困难。
陈卫英 主任医师 教授
云浮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稳定型心绞痛它是劳累型心绞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劳累性心绞痛,疼痛的发生是在情绪激动或者是体力劳动以及其他增加心肌耗氧量的活动诱发的,通常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以后会缓解。
稳定性心绞痛它是指劳累性心绞痛发生的性质,在1-3个月内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也就是说每日和每周疼痛,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累和情绪激动的程度也相同,并且每次疼痛发作的部位,疼痛的时相和疼痛的性质也相同,在服用硝酸甘油以后,在相同的时间内也会发生缓解。
王梅 教授 心血管内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区别为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危害不同。稳定型心绞痛病情比较稳定,出现突然猝死、心肌梗死的几率较低,但不稳定型心绞痛出现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猝死几率较高。
如果患者1年内发作心绞痛次数基本没有变化,如走500米出现胸闷或爬4楼后出现胸闷,且每次均可在几分钟内恢复,则为稳定状态,临床称为稳定型心绞痛。如果患者平时走500米出现心绞痛,而目前走100米即可出现心绞痛或平时爬5楼后出现心绞痛,而目前爬2楼后即可出现心绞痛症状,以及以前发作3-5分钟缓解,但现在需15分钟才能缓解,则预示着患者病情比较不稳定,临床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需要立即就医。
什么叫稳定型心绞痛?
高秋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宜兴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稳定型心绞痛病情比较稳定,冠状动脉上出现的粥样斑块不容易脱落、出血、血栓形成,发生心肌梗死风险要小一点。
不稳定型心绞痛说明冠状动脉的病变不稳定,斑块容易脱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或出血、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更容易发生急性心肌缺血甚至急性心肌梗死。
因为两者的病情特点和治疗上均有较大差异。虽然都是因为冠状动脉病变,主要是冠状动脉发生硬化,出现粥样斑块导致的,但病变程度,处理方法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