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布芬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术期的效果对比
(2023-08-12 18:46:55)
标签:
365 |
吲哚布芬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术期的效果对比
杨广浦张铁须谢鹏飞牛津津乔堃孙广利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平顶山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三病区
摘要:
目的
对比吲哚布芬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术期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行PCI的8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44例,替格瑞洛+阿司匹林)与吲哚布芬组(44例,替格瑞洛+吲哚布芬),对比两组的血小板参数、炎性因子水平及心功能指标。
结果
治疗后,吲哚布芬组MPV、 LVEF高于阿司匹林组,PLT、 LVEDD低于阿司匹林组(P
<0.05);治疗后,吲哚布芬组血清TNF-α、 IL-6水平均低于阿司匹林组(P
<0.05)。
结论
吲哚布芬片用于AMI患者PCI围术期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心功能,降低术后炎性因子水平。
讨论
阿司匹林作为常用药物之一, 可减少血栓素 A2 生成, 抑制由血栓素 A2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但该药与二磷酸腺苷受体的结合具有不可逆性,
长期服用易损伤患者的血小板功能。
吲哚布芬为新一代多靶点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 可通过抑制血栓素形成、 花生四烯酸代谢、 血小板因子释放等多个环节,
发挥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 既往研究表明,
吲哚布芬较阿司匹林具有更强的溶栓效果,
且其血小板功能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
给药安全性更高。
PLT
增加是冠状动脉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PLT
越高提示患者二次梗死风险越大; MPV 可反映受检者血小板活化程度, MPV 越高越有利于预防血栓形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吲哚布芬组 MPV、 PLT
均优于阿司匹林组 (P <0.05),
表明吲哚布芬对患者血小板的影响优于阿司匹林。 炎性反应是
PCI 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原因, IL-6、 TNF-α可促进炎性细胞聚集, 刺激新生内膜过度生长,
增加患者支架内血管再狭窄风险,
且可导致负性肌力及细胞毒性, 诱使心肌细胞肥大及纤维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吲哚布芬组血清 IL-6、
TNF-α 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阿司匹林组 (P<0.05), 表明 与 阿 司 匹 林 相 比 , 吲哚 布 芬 对 手 术引起的 炎 性
损伤抑制效果更好,
对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更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