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长因子的药物有哪些
(2023-06-10 18:49:22)
标签:
365 |
神经生长因子的药物有哪些
周志可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生长因子的药物有维生素b6以及甲钴胺等。
神经生长因子药物主要起到营养神经作用,一般神经受损以后再恢复是比较困难,治疗时间比较长,所以在用药期间要遵医嘱规律服用药物,避免自己盲目停药或者是增减药量影响治疗效果,在服用药物时候也可以配合使用中医针灸方法治疗,能缩短治疗时间。
神经可以修复吗
高亦深
主治医师 神经外科
威海市中心医院
在临床当中神经是可以修复的,但是也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评判。神经细胞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旦损伤,后期则无法再生,尤其是非常彻底的坏死,基本上是没有办法恢复的,也没有办法修复。
但是神经又有一个非常好的特点,就是代偿功能非常的强,周围其他的没有完全坏死的神经细胞,可以代偿已经坏死这部分的功能。因此在临床当中可以积极的应用相应的方式来进行神经修复。但是也一定要明确神经损伤的具体程度,有的损伤较轻,那么后期完全可以代偿,也可以修复;
但是如果损伤程度非常严重,没有办法修复,也没有办法形成很好的代偿。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是神经营养因子中最早被发现,目前研究最为透彻的,具有神经元营养和促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它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元的发育、分化、生长、再生和功能特性的表达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外文名
NGF
神经生长因子家族
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包括: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素-3、神经营养素-4/5、神经营养素-6和神经营养素-7等,主要为前4种。NGF为神经生长因子家族中最主要的一类,在组织中主要以前体的形式存在,在颌下腺中加工形成成熟的NGF。
生物学作用
1.营养神经
在胚胎发育的一定时期内,NGF为效应神经元生存所必须。NGF及其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由海马和脑皮质产生的NGF可通过胆碱能神经逆行运输至前脑基底核,维持胆碱能神经元的存活和功能。在胚胎发育早期,中枢NGF的含量决定胆碱能神经的密度。
2.保护神经
当NGF的效应神经元受到损伤时,如外伤、药物损害,甚至缺血、缺氧等,神经元将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包括死亡。NGF抑制上述神经损伤的作用,可能的机制有:抑制毒性氨基酸的释放;抑制钙离子超载;抑制超氧自由基的释放;抑制细胞凋亡等机制而明显减轻或防止这些继发性病理损害的发生。
3.促进神经再生长
在切断轴突后给予NGF将减少某些神经元的变性与死亡,无疑这将有助于提高轴突再生的可能性。同时它还影响轴突再生开始的时间和参与再生的神经元数目以及再生神经的质量和速度。
4.其他作用
(1)NGF能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进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2)NGF可以抑制某些肿瘤的有丝分裂,促其向良性分化。
(3)NGF促进创口组织的修复反应,促进创口愈合。
临床意义
神经生长因子对许多疾病的治疗有效。对于延缓神经退行性病变,或者刺激脊髓损伤患者运动神经的生长,其效果尤为显著;神经生长因子也被用来加速烧伤康复,消减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治疗压疮和根除角膜溃疡。
“诺奖”级成果引发质疑
“恩经复是迄今为止唯一由中国人率先产业化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成果。在一场世界范围的NGF(神经生长因子)产业化的角逐中,公司崭露头角,于2001年率先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恩经复官网介绍显示。
不过,健康时报记者并未在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EMA(欧洲药品管理局)查询到相关药物的获批信息。
1986年,因共同发现并纯化出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被颁给了美国生物学家蒙塔尔奇尼和生物化学家史坦尼·科恩,两位科学家证明了神经生长因子是重要的生物活性因子,是外周神经系统和脑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生存所必需的一种蛋白质。
然而,1995年,瑞典《每日新闻》指出1986年的生理学和医学奖涉嫌行贿。“受贿”的证据来源于因收取药厂大量贿赂被捕的意大利健康和卫生部部长,其供认为了让神经生长因子的发现获得1986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意大利的一个药厂曾向诺贝尔奖基金会评选机构赠送了高达14亿里拉的巨款,而药厂行贿的原因是为其所生产的一款名为“克罗纳西”的神经营养药物的疗效增加信誉。这一指控并无下文,不过,“克罗纳西”于1993年由于疗效不明确已经被意大利当局勒令停止生产与销售。
继神经生长因子被发现之后,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以及神经生长因子类似物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又被陆续发现。2002年,世界上第一支获得批准可以用于临床的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我国上市,商品名为恩经复,由未名医药生产。
院士提醒对儿童自闭症无明确疗效
“目前公司还没有进行相关的适应症(儿童孤独症)研究,这个适应症是儿科的临床医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在广东、福建等多地,鼠神经生长因子被用于儿童自闭症、脑损伤治疗已经有多年临床实践了,成果已经陆续发表。”某医药鼠神经生长因子产品咨询人员称。
自未名医药的恩经复获批试生产后,武汉海特的金路捷、舒泰神的苏肽生、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的丽康乐也相继获批国内上市。
健康时报记者根据四家生产企业财报统计发现,2013年起国内鼠神经生长因子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至2019年累计约近百亿。其中,2016年市场销售额巅峰时期近33亿。
根据知网文献数据库显示,2012~2019年间,陆续有13篇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孤独症儿童治疗的相关研究发表,但均为临床医生基于医院收治的孤独症(自闭症)患儿病例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后的疗效观察,不过,在这些论文中均没有查询到随机双盲大样本分组对照试验数据。
健康时报记者检索发现,最早一篇关于鼠神经生长因子应用于儿童孤独症(自闭症)治疗的公开研究报道,可以追溯至2012年发表的《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孤独症的疗效观察》。
该研究在选取30例3~6岁孤独症病例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和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与没有给予注射的对照组样本进行对比后,文章得出结论称: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小儿孤独症有明显疗效,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对于这些论文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认为,神经生长因子类药物很多,包括猪神经生长因子、鼠神经生长因子等等,说明书中适用范围主要是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和视神经损伤,均尚无儿童相关的临床实验,尤其是针对儿童自闭症、脑损伤等疾病未行严格随机双盲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目前并没有充足的科学证据表明这一类药物对儿童神经精神疾病具有明确的临床疗效。
前一篇:神经如何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