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如何应对新冠病毒重复感染?专家解答

(2023-06-06 18:00:53)
标签:

365

该如何应对新冠病毒重复感染?专家解答

正观新闻
2023-06-04 20:32

“大家经常这样讲,说5月这一波、6月这一波,我觉得这谈不上‘波’。2022年11月、12月的感染潮算是一波,对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冲击,很多人在短期内感染,有不少重症和死亡病例。2023年5月到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地方新冠病毒感染规模扩大一些,有的地方缩小一些,但没有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6月3日,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上,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对记者说。

北京市卫健委公布的2023年第21周(5月22日至5月28日)疫情周报显示,第21周北京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3075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报告病例数位居第一。

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表示,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全国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XBB)趋势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发生在6月底,约6500万/周。

据卢洪洲介绍,从5月1日到6月2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做了统计,三周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所有核酸阳性患者60%以上都是2022年底未曾感染的人,现在“二阳”的比例略有上升。“总体来说,‘二阳’患者数量较少,症状较轻,这说明2022年11月、12月的大流行后,已感染的人绝大部分还有免疫力,群体免疫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0年,卢洪洲团队对当时的新冠患者进行了7个月的随访,发现大部分人体内的中和性抗体水平明显下降,但细胞免疫功能很好,感染后依旧可以调动细胞免疫,阻止感染或出现症状。“所以大部分患者感染后的免疫保护期可能超过7个月,这也是为什么现在(2022年底的)感染潮已经过去6月,但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仍然以‘首阳’为主。”卢洪洲说。

重复感染是否会增加对人体的损伤?抗病毒药物如何选择和使用?是否有必要接种疫苗?新冠病毒未来将以何种趋势变化?卢洪洲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有病毒就有损伤,有病毒就有感染。”卢洪洲说,“对于大部分健康的人来说,第一次感染后,尽管其免疫功能不能完全阻止新的XBB毒株的再次感染,但是感染后症状通常比较轻。但对于老年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存在缺陷者来说,感染一次,就会对免疫功能造成一次打击,所以依然会出现重症,各种合并症、并发症。应尽量避免感染。”

基于重复感染的危害性,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仍然重要,是否有必要接种疫苗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目前国内上市的新冠疫苗已有15种,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和mRNA疫苗。卢洪洲表示,已上市的疫苗都已经经过充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验证。“现在接种疫苗,最好接种能够覆盖XBB毒株的疫苗,四价疫苗和mRNA疫苗可以覆盖XBB毒株。已经感染过两次的人则不需要接种,自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是最强的。”

建议感染后第一时间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

如果已经感染,则应考虑抗病毒药物治疗。“我们现在有了充足的抗新冠病毒药物可供选择,无论你是青壮年、老年人还是肿瘤患者,只要核酸检测阳性,确诊感染新冠病毒,都应该第一时间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发烧、头痛等症状,也不会再传染他人。” 卢洪洲说。

目前国内已有6款抗新冠病毒药物上市,包括3CLpro蛋白酶和RNA聚合酶(RdRp)两个靶点抑制剂。感染后如何选择?卢洪洲指出,3CLpro在新冠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最主要的作用,抑制该位点效果最好,因此这类药物为首选。
国内最先有三款小分子新冠口服药上市,分别是辉瑞的Paxlovid(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以及默沙东的莫诺拉韦胶囊。其中,Paxlovid就是一款3CL蛋白酶抑制剂。

也有人在药物服用时间上遇到难题:抗病毒药物一个疗程是5天,用药3天后转阴了,是否还需要继续服用?卢洪洲表示,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卢洪洲曾在临床上遇到过90岁高龄老人,服用抗病毒药物转阴后停药,过几天又复发的情况,因此他建议,青壮年在疗程未结束时转阴可以不再服用抗病毒药物,但老人、免疫功能存在缺陷者等人群应尽量完成整个疗程。

还有人分不清治疗流感和新冠的药物。卢洪洲提醒,新冠和流感是两种不同的病毒,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也完全不一样,不可以混用或换用。在流感发病率比较高时,自我诊断究竟是新冠还是流感也是不合理的,需要去医院做检测。

未来的趋势是“梯次感染”

当地时间5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第76届世界卫生大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强调,尽管新冠疫情已不再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应警惕下一次的全球大流行。

未来新冠病毒感染将会呈什么趋势发展?卢洪洲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的毒力总体会慢慢减弱。“经过三年多的时间,病毒不停在变异,致病性和传染性增强的空间已经很有限了。在事实层面,过去三年,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种新的变异病毒广泛传播,但XBB病毒感染自去年年底出现后,没有再出现大的变异。”

“重复感染应该不会是常态,因为免疫屏障建立起来以后,病毒无法广泛传播。”卢洪洲说。他认为,新冠病毒感染未来的趋势将是“梯次感染”,“免疫保护期具有个体差异,免疫保护期短的人会先感染,同时期其他的人则不会被感染。例如,100个人中,可能5%的人在感染3-4个月后再感染,10%的在感染5-6个月后再感染,此时之前的5%就不会再被感染了。所以不会形成聚集性病例,未来也不会形成一波又一波的疫情。”

但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仍要继续。“所谓科技抗疫,就是要研发更加有效、长效的鼻喷疫苗,以及更加有效、长效的抗病毒药物,它们对于今后可能出现的变异病毒都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今后的研发方向是长效、通用的疫苗和药物,无论病毒怎么变,都可以发挥作用。”卢洪洲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