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23-05-30 11:26:27)
标签:
365 |
肠道菌群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程萍1,2陈治任3孙旭1杨梅芳2,3张侠2黄文娟2陈巍巍2谢志远4
1.
蚌埠医学院2. 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3. 徐州医科大学4. 徐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是一种常见的、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脑血管疾病,被列为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和第三大致残原因,充分挖掘其发病机制并进行调控,对于提高治疗有效率至关重要。近年来对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肠道与大脑之间的双向沟通途径,提出了“脑-肠-菌群”轴的概念,并进一步证明了肠道菌群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的相关性。肠道菌群通过“脑-肠-菌群”轴参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调控,也参与急性期发病机制的调控,并贯穿发病及预后全程。
肠道菌群失调与 IS 的发病机制和预后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双向调控,肠道菌群失调可促进 IS的发生,IS 加重肠道菌群失调。因此,恢复肠道菌群稳态可能是治疗 IS 的一个重大突破。
目前,以肠道菌群为导向的 IS 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研究肠道细菌来源的代谢物与 IS 的相关性,可能为 IS 的管理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前一篇:脑供血不足吃什么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