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2018)》治疗要点
(2023-01-18 17:15:02)
标签:
365 |
《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2018)》治疗要点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包括偏头痛和眩晕。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 VM 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近年来随着对 VM
的研究深入,临床不断出现新的临床证据、检查技术及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疼痛与感觉障碍学组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多次研讨、参考借鉴国外最新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经验和中国国情,制定出台了《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
(2018)》,其治疗要点如下。
1. 药物治疗
(1)急性期药物治疗:主要是曲坦类药物。
(2)预防性治疗:
预防性治疗的目的是降低头痛和头晕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减少失能,提高急性发作期治疗效果。
预防性治疗指征是发作持续时间长或造成失能,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工作及学业,发作频率 >3 次 /
月,或对急性期治疗反应差及患者要求治疗。
主要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抗癫痫药物(托吡酯、拉莫三嗪、丙戊酸)、β-
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文拉法辛、去甲替林)等。在我国,目前仅氟桂利嗪的适应证包括了偏头痛和眩晕,其已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作为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一线药物。
预防性治疗有效性指标是头痛及头晕发作频率、程度、持续时间、功能损伤程度下降。
(3)治疗效果评定:主要评分标准包括眩晕严重程度评分、发作频率评分、疗效评价等。
2. 非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被证明是 VM
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甚至可以作为独立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