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浊和血颗粒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2022-08-13 10:45:11)
标签:
365 |
摘要:
目的:基于“血浊”理论,观察化浊和血颗粒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在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选择72例经严密筛选后,符合纳入标准之患者,以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浊和血颗粒,两组连续治疗28天,之后随访至90天。
结果:临床观察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P<0.05);在改善症状、降低发作频次上,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90天内发展为脑梗死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化浊和血颗粒能够显著改善TIA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TIA患者的发作频次,改善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推测化浊和血颗粒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症状可能与降低凝血及纤溶指标进而发挥稳定斑块的作用相关。虽然对终点事件的统计无统计学意义,综合分析考虑与样本量小及临床观察时间短有关,但能够降低TIA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百分比,对TIA患者起到治疗及改善预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