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人的体温是如何调节的?
(2016-03-24 18:58:24)
标签:
健康 |
体温调节中枢可以把体温设定在一定数值,我们称其为体温调定点,类似空调的温度设定点。
体温调定点确定后,体温调节中枢就会传出信号,使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在此温度上达到平衡。
具体来说,温度感受器不断将皮肤及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汇报给体温调节中枢,如果体温比调定点略有降低,中枢就会下达指令,通过骨骼肌收缩等来增加产热,同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细胞代谢,这就是为什么寒冷时会打寒战,而且脸色苍白不出汗;如果情况相反,中枢也会下达指令,我们就会满脸通红(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大汗淋漓(出汗可散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也会分泌减少,从而增加散热,使体温保持稳定。
尽管人体有一套精密可靠的体温调节机制,但并非万能,一旦超出调节范围,体温就会异常升高或降低,进而影响细胞内的各项反应和生理机能。
例如,在高温、高湿和无风环境中进行强体力劳动,一方面人体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热量(高温),同时自身产热增加(强体力劳动),而且存在散热障碍(高湿),就可能出现高温、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这种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就是中暑,又叫做热射病。
此外,很多疾病可能导致体温升高,如常见的细菌、病毒感染,或者组织损伤、炎症等,如果超过正常范围0.5℃,就可以称为发热,又叫发烧。这是因为这些病原体进入人体能够引起体温调定点升高。其实这与空调温度设定的原理类似,当我们给空调设定了较高温度时,如果房间的温度较低,就会激发加热器产热,直到达到较高的设定温度。讨厌的病原体相当于把人体的温度设定键调高了几度。这是我们会感觉到身体各处都不舒服,但免疫系统的功能明显增强,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痊愈。因此,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可以不用急着吃退烧药。如果体温超过38.5℃且高烧不退,必需及时就诊,服用退烧药。退烧药的作用就是下降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从而使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如果病原体持续存在,仍可调高调定点,因此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是退烧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