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的面目--看电影“珍爱”(Precious)

(2010-03-13 13:08:38)
标签:

82届奥斯卡

珍爱

黑人

阅读

奥普拉

教育

杂谈

分类: 看电影

如果这个世界有地狱,那在我看来,Precious就是生活在地狱里,而她竟然还把自己叫做“珍爱”,她真的可以希望吗?电影“珍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挣脱地狱黑暗的励志故事,为此,它获得了第82届奥斯卡电影2项大奖,以及其他的很多种奖项。

http://s3/middle/5f3ff5f7g817164c078c2&690

Precious是一个肥胖的黑人女孩,中学生,却不幸第二次怀孕,被学校勒令退学。她跟母亲住在一起,不会阅读,什么也不懂,经常必须忍受母亲的家庭暴力。更为不幸的是,令她怀孕的是她的父亲,也因为此,她的母亲将她视为敌人,她的第一个孩子还是一个唐氏综合症患者。每当痛苦降临时,她能够用来对冲的就是成为明星炫目登场的幻想。在漆黑一团的生活里面她从未看见过一丝光明,也从来没有机会表述自己,她唯一的仅有的表达方式就是拳头。

原来中学的老师的最后一次家访,尽管被拒之门外,但那位女教师坚持在对讲机中告知Precious她可以选择的一个替代性教学机构,在母亲的咆哮声中,Precious记下了,而且,去了。与一群问题少年一起,成为瑞恩老师的学生。就是这位瑞恩老师,给她的学生每人一个日记本,她只是教给他们,阅读,和表达。Precious从未在公众面前表达过自己,但她有了第一次,在学习阅读和表达的同时,因为意外降临的生产,她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别人的爱。所有这一切,都犹如阴霾的乌云中漏下的少许阳光,让她看见了这个世界尚存的温情的一面,甚至福利社的那名工作人员也变得明亮起来了。她终于鼓起勇气脱离了母亲的控制,自己独立抚养两个孩子,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了文化测试,为自己打开了通向未来的大门。

整部片子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场景,最令我不能忘怀的,就是Precious被母亲赶出家门,只能带着孩子在教室勉强过夜时,几乎丧失生存的勇气,但是,瑞恩鼓励她,Precious不知道她该为了什么活下去,瑞恩说是爱,Precious回答说,她从来没有得到过爱,瑞恩告诉她有,她的孩子,以及瑞恩。那段对话很是平静温和,但及其震撼。这部电影叙述一个如此沉重的话题,但常常被导演用一种反向的色彩和声音来涂抹,除了太过粗口的对白,其他都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整部片子出现的几乎全部是女性,唯一的那位男护士,也是明显的偏女性化,而且,片中的女性几乎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就连瑞恩老师,也是“女同性恋”者。由此也不难看出,既是社会依然已经走入21世纪,女性也依然处于社会的低端,她们所面临的问题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除了借助社会的力量,女性的自我觉醒仍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而教育和阅读、表达,是女性走向觉醒的基础。在美国是这样,在世界各地,在中国也是这样。

我不能确定在中国有没有类似Precious这样的故事,据说在美国,尽管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故事的真实性勿容置疑,甚至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就坦言在这个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当我初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被强烈的震撼,因为这样的一个故事有点超出我可以接受的范围。但是,我被更多的资料告知要接受这样的事实。我也知道了,无论三八节,还是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愿望,都是现实中一条尚且看不到尽头的漫漫长路。就个人而言,无论是西蒙波娃这样的富家女孩,还是Precious这样的底层少女,阅读,教育,是走向世界,看清世界,用于世界的不二途径。所以,教育的价值无论怎样都不会高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