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是上天赠予的礼物

(2009-10-28 19:17:28)
标签:

杨绛

钱锺书

人生

生命

鬼神

灵魂

吴学昭

杂谈

分类: 读书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在九十六岁高龄的时候写成的一本感怀。在这样一个秋天的晚上,新月已经渐现丰盈,一片清辉投下的安宁旖旎,伴着一个老人娓娓道来的思绪,使我不由得就会滑向一种似乎虚无的无法用手来触摸的境地,但是,内心就充盈着通达透亮的感觉。每个人必定要面对生死,面对亲人的生死,也面对自己的生死,一个屡次直面至亲离去自己也随时准备辞别这个世界的老人,用如此平静和缓的口吻告诉我们对于鬼神灵肉的看法,叙述生之旅程中的点滴感悟和乐趣,那么至少这一刻,我们应该可以把自己放下,同着老人一起,站到人生的边缘上,审视生命的美丽与温暖。

生命是上天赠予的礼物

钱锺书先生早年的《写在人生边上》就是杨绛先生编定的,相信读过的人无不拍案称绝,那是才华横溢的年轻生命的恣意张扬。两个曾经年轻而且华美的生命,彼此相携经过了所有的曲折和苦难,将呕心沥血的成果留在这个世界,肉体却已阴阳两隔,而此刻还能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前看也向后看的这一个,大约也只有在回望的目光中,在鬼神灵魂的挣扎中,重温旧日的生活气息。我常常感叹杨绛先生及其顽强的生命力,在相继失去钱媛和钱锺书以后,从来没有怨尤哀叹,反而一直著述不断,把对过往生活的审视作为最好的追忆。通过那些叙述和文字,我们就可以看到生命中真正令人感动的侧面。

在读吴学昭的《听杨绛谈往事》时,就深为杨绛的柔软心意所感动,直到读了“三叔叔的恋爱”,才知道爱原来是可以如此的细密,至亲骨肉的感情是铭刻在血液里的。那感情也是公正也是客观也是理性,却一定更是体己的柔暖的有时还会是疼痛的,那种痛感会长长久久的留在心里,真如同那份爱绵绵延延的浸在血液里。在这个世界上,最难以判断的就是感情,那个人在感情里面掉得有多深,不是旁的人用一眼就可以看到的,甚至亲人。直到那份感情象绳索一样将生命整个吊起,大概就不是人力所能挽救的了。所以,杨绛感叹“不过感情是很难控制的,人是很可怜的。”而失去亲人的刺痛又会是怎样的如鲠在喉。

如果说整本书的基调是通达安详的,那么,当我读到“胡思乱想”的时候,我还是感到心痛。常常会有人感叹钱杨的婚姻和美,我却始终相信这份和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杨绛的与生俱来的“和顺体贴”,只是96岁的杨绛还在自责不够“和顺体贴”;她内疚于没有报答父母的生、育、培养,内疚于对女儿的亏欠,所以,自觉还要面对炼狱的洗炼。在这个到处充斥性别错乱的年代,大概真得已经找不出杨绛式的自谦了。在阴阳两隔的世界里,独自承受对亲人的思念之苦,而且想必那份苦会具象到音容笑貌,所以,才会有杨绛对于“衣服”的两难选择。我想,这大概也是她对于灵魂的依赖的最大原因,“甩掉了肉体,灵魂彼此间都是认识的,而且是熟识的,永远不变的,”这个时候,生命真得只剩下灵魂了。

此刻,我跟随杨绛先生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往后看时,尽管来路尚且平坦,也曾路过春花烂漫,往前看去,似乎秋意渐浓,已到萧萧落木时,只是生老病死真如同春华秋实一样,是自然界循环往复的一节,故我们总也要走到那只剩下灵魂的一段。只是即使芳华落尽,复归尘土,生命依然是礼物,有赠与的惠泽,有接受的感恩,永远生生不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