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乌克兰俄罗斯 |
分类: 军事 |
前两天,俄乌两国领导人像商量好了一样,不约而同相继到访前线慰问,我们对此不能等闲视之。两国领导人虽然都赶在复活节期间慰问前方将士,但其真正的目的和意义却是相去甚远的。
首先说乌克兰领导人,他去前线的目的除了鼓舞士气之外,主要是为了稳定人心,同时也做给美欧看看,争取能获得更大的援助。无论舆论宣传上怎么说,乌军在进入新年后的表现确实是非常差劲的,几乎可以用节节败退来形容,这让美西方非常不满,同时也让本国民众感到沮丧。诚心而论,在综合实力比较悬殊的前提下,乌军在前线表现出的顽强意志还是可圈可点的,但这些人用血和生命付出的代价又获得了什么呢?乌克兰领导人应该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
如果说用将士的鲜血和生命只是为了换取西方援助的武器的话,这恐怕有点说不过去;如果说用将士的鲜血和生命只是为了保全领导人面子的话,这更难让民众接受;如果说前方将士是为了保家卫国,但事实上并没有产生这样的效果,同时也和乌克兰所谓的为西方价值观而战相互矛盾;如果说用将士的鲜血和生命来大量消耗俄军的武器弹药的话,那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乌克兰去年就说要发动冬季大反攻,开年又说要发动春季大反攻,而现在却又变成了准备夏季大反攻,如此光打雷不下雨,这怎么能取信于西方及广大民众呢?因此现在只有一种解释,乌克兰可能真的要发起一场有点规模的所谓大反攻了,否则真的就糊弄不下去了。所以,乌克兰领导人这次造访乌东前线,很可能是想给俄罗斯一个错觉,让俄罗斯误判乌军的大反攻目标是在乌东,而乌军实际上是要进攻扎波罗热到亚速海一线,试图切断俄军到克里米亚的陆上补给线。如果乌克兰的这一战略目标能够实现的话,瞬间就能改变整个乌克兰局势,将俄军逼进极为被动的危险境地。不过,这样的想法虽然不错,但要真的能够兑现,其困难确实是无法想象的,其风险也是无法想象的。
一旦乌克兰反攻失败,俄军肯定会趁势占领整个扎波罗热地区,然后挥兵收复赫尔松的失地,进而威逼尼古拉耶夫与敖德萨,届时的乌克兰恐怕就损失大了。因为乌克兰要发动大反攻,没有40万兵力的投入肯定是不够的,而这对于乌克兰来说无疑是殊死一搏。
其次说俄罗斯领导人,他这次到访前线,鼓舞士气自不必说,兑现承诺自不必说,宣誓主权当然也是其目的之一,但其真正的目的,也许是为了刺激乌克兰的领导人,迫使乌克兰尽快发动反动反攻,好一举解决整个乌东问题。从俄罗斯的兵力使用来看,现在发动的进攻的部队,除了瓦格纳私人武装之外,就是西部、东部、南部与中央战区的轮训部队,而俄罗斯从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月新组建的几十万合同兵团却几乎没有参战,这支部队等的就是乌克兰所谓的的大反攻,否则怎么会放在乌东、乌南和白俄罗斯等地按兵不动呢?这支几十万部队已经干等了几个月,日常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如果再不能发挥作用的话,也是无法向国内民众进行交代的。所以,俄罗斯领导人此次慰问前线,很可能就是为了刺激乌克兰,诱使乌克兰尽快发动大反攻,然后这几十万人就可以对乌军进行迅速包抄,迫使乌克兰不得不进行一场大决战,否则发动反攻的几十万人就彻底交代了,乌克兰之后也就再没有实力来对抗俄罗斯了。即便美西方援助乌克兰再多的武器,没有得力的人员使用不等于是一堆垃圾吗?
从之前的索列达尔战役来看,乌军在阵地战方面与俄军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一旦乌军失去坚固工事的依托,几十万乌军在俄军面前,无疑是群羊进入虎窝,无谓的抵抗只能是最后的挣扎。另外,从前几个月的战况来看,俄军并不急于控制地盘,只是利用自己的炮火优势来大量消耗乌军的有生力量,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能集中优势兵力给予乌军致命一击。再有就是瓦格纳首脑近日发表的关于停止特别军事行动的文章,其真实目的非常可疑,明显是在刺激乌克兰,同时也是在向乌克兰示弱,借机透露给人一种打不动的感觉,其目的就是为了麻痹对方。因为普里戈津知道,即便俄罗斯停止了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也不会停战,因为乌克兰进攻乌东遭到俄罗斯的反击之后,不仅失去了整个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扎波罗热、以及赫尔松等地区的大部分土地,而且还付出了几十万人的伤亡代价。如果乌克兰现在停战的话,挑起俄乌冲突的乌克兰领导人如何向国民交代?岂是背负丧权辱国与民族败类等罪责可以了得?
所以,即便是俄罗斯宣布了停止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领导人也会督促乌军继续攻击,这必将会背负不愿停战的责任,让乌克兰在国际社会呼吁停战和谈的大环境中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届时,停战后的俄军在乌军的进逼下,若是再发动进攻的话,反而成了自卫反击,立马就占据了道义的高地。而乌克兰为了不让俄罗斯有宣布停止特别军事行动的机会,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尽快向俄军发起一场大反攻,争取能切断克里米亚的陆上通道,这样一来,俄罗斯也就无法终止特别军事行动了。正如上文所说,俄罗斯等待的,也许就是乌克兰这最后的殊死一搏。
无论如何吧,俄乌领导人几乎同时到访前线,这绝对不是一件寻常的举动,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也许很快就要打响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