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乌克兰 |
分类: 军事 |
我早在去年11月就说过,巴赫穆特就是俄罗斯设置的陷阱,目的就是借助有利俄军的战场消耗乌克兰的有生力量。虽然说巴赫穆特的工事比较坚固,但毕竟处于被动挨打的处境,在俄军强大的火力下也只能躲在掩体中被动坚守。如果是瓦格纳对其强攻的话,乌军肯定能大量杀伤对方,但瓦格纳早就摸透了乌军的心理,而是采取蚕食的战术向前推进,发现乌军的隐蔽工事就呼叫炮火打击,这就给乌军造成了大量的杀伤。
另外就是,俄军的火力虽然猛烈,但精度方面却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乌克兰在巴赫穆特与瓦格纳打阵地战,自然就失去了灵活的机动性,而且兵力相对集中,这样的状态下,火炮的精准度就不太重要了,只要有充足的数量、就可以通过覆盖性打击获得比较理想的战果,而俄军呢?最不缺的恰恰就是弹药。
再有就是,俄军在去年10月前就已经调整了战略战术,不再追求攻城略地,反而是收缩兵力开始打一场持久战,充分发挥俄军的优势来大量消耗乌军,所以苏罗维金就选择了巴赫穆特这块战场。为什么要选择这里呢?因为这里决定着斯拉维扬斯克等地的命运,乌军失去这里会付出非常沉重的政治代价,泽连斯基为了保存面子,肯定会坚守这个堡垒,这就是兵法上所谓的“攻其必所救”,同时也是围点打援的经典体现。苏罗维金之所以敢这么干,说白了就是把住了泽连斯基的脉搏,完全可以利用泽连斯基的弱点来调动乌军,而事实已经证明苏罗维金的判断与选择都是正确的。
为了一个巴赫穆特,乌军丧失了反攻扎波罗热地区的大好时机,此后便陷入了战略上的被动局面。乌克兰所谓的冬季攻势泡汤了,春季攻势也泡汤,现在又吵吵的夏季攻势能展开吗?恐怕到头来依旧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目前的战场不难看出,从赫尔松到卢甘斯克,哪里是乌军可以动手的地方呢?哪里又是乌军能动得了的地方呢?哪里又是乌军敢动的地方呢?要知道,俄军在各个点位都部有重兵,而且还有30万机动大军枕戈待旦,让乌军如何发动进攻?兵力少了没有用,兵力多了肯定会增加部队的密度,让大量的人员失去城市或平民的掩护,不等于是给俄军送肉吃吗?即便是乌军在某处打开了突破口,攻进去又能怎么样呢?俄罗斯那30万机动兵力用不了一天就能完成封口任务,攻进去的乌军还有生还的机会吗?
再看巴赫穆特目前的形势,两万乌军处于瓦格纳的钳口中,而瓦格纳和顿巴斯军团却在南北两个方向继续向西不紧不慢进攻,根本没有考虑封口困死巴赫穆特守军的意思,为什么?等待乌军继续救援也!另外,俄军目前如此推进,巴赫穆特东部的守军是就更加危险了?在俄军炮火的居高临下的监视中,起码说后勤供给难以保障,接着还会有抵抗能力吗?所以也只能弃守或被被俘两条路了。而俄军现在依然把钳口向西延申,东边又慢慢向乌军压缩,巴赫努特最终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听说乌军要在巴赫穆特进行反攻,那好吧,尽管往里钻吧,俄军甚至会主动让出一些地方让乌军驻扎,两军接下来就在巴赫穆特继续鏖战,乌军不照样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吗?如果这般打下去,乌军填进去多少人才是个够呢?乌克兰现在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不得不抓壮丁来补充兵员,可以后该怎么办呢?迟早会有枯竭的那一天。
另外,听说在西方受训的大约10万人,目前已经随着西方的装备陆续回国了,但这又怎么样呢?俄罗斯4月1日起又要招募40万合同兵,干什么呢?乌克兰是不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对策了?真正的大仗还在后面呢,乌克兰现在如此不惜士兵生命,为了不值钱的总统面子在巴赫穆特与瓦格纳死磕,真的值得吗?总统与国家的命运相比,究竟哪个更重要呢?所以,如果以乌克兰国家的命运为重的话,早点放弃巴赫穆特是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