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桂霞
石桂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45
  • 关注人气:7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老人与海》:个人英雄主义的精神价值与现实意义

(2009-04-03 20:26:33)
标签:

《老人与海》

冷色

小船

马林鱼

分类: 品读笔记

《老人与海》,是二十世纪初期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中篇小说。
    作者在作品的开始便交待: “他(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
   “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补丁,收拢后看来象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
  “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所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象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象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孤独、困顿、失败,展示给读者的是一幅幅冷色的背景,却因冷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大海在整篇故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圣地亚哥老人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海为他准备了神秘的大鱼,为他提供了展示其无比的勇气和毅力的场所。

一部百年旧著,结合阅读体会,有以下几点值得去深入思考:
     之一:老人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者只用海水一般蓝、愉快、不认输等组成的一句话来描述老人的眼睛:海水是充满生机、永不干枯的,蓝色是勇敢与活力、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颜色,不肯认输则刻画出一个敢于失败的栩栩如生的形象。
      眼睛:简单而深刻的突出了一个孤独、困顿的老人在困难和失败面前不退却、不气馁、始终充满希望和信心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主题。
所有的痕迹都代表着陈旧与古老,代表着老人曾经的战果和如今的失败。

他整天孤独的划着小船出海、又孤独地划着空荡荡的小船回来,整整八十四天,都是两手空空。
    八十四天没有逮住着鱼的情行,怎能不消磨一个人的意志?怎能不让一个人恢心?又怎能不挫伤一个人的锐气?
    老人面对困难和屡屡挫败,没有丝毫的退却,他把希望寄托于“八十五”这个吉利的数目,他的理想就是在“八十五”天捕到一条大鱼,而且凭预感一定实现。
   “老人的头非常苍老,眼睛闭上了,脸上就一点生气也没有”。这是作者对老人眼睛的简单而特殊的提示:常年累月的海上漂泊,身经风霜的老人除了有一副强健的肩膀外,还有一双不认输的眼睛,只要它一醒来,又充满希望和信心。
    之二:小男孩
    没有人同情孤独老人的遭遇,没有人帮助孤独的老人,陪伴他的只有一个男孩。
    男孩是主人公相濡以沫的望年之交,从五岁起就开始和老人一起上船打鱼,主人公教会了男孩捕鱼,孩子深爱着老人。
   “孩子看见老人每天回来时船总是空的,感到很难受,他总是走下岸去,帮老人拿卷起的钓索,或者鱼钩和鱼叉,还有绕在桅杆上的帆”。
    孩子习惯了和老人在一起打鱼,在老人没有打到鱼的后四十天,孩子被大人叫走了,跟着一个运气好的船只去打鱼了,每天都有不少的收获,这是孩子最不情愿和感到难过的。他看到老人每天“空手而归”的处境,心里最清楚不过的是:他的打鱼技巧是老人教的,而他不能和老人相依相伴、同甘共苦,不能为老人分担失败和忧虑,有些束手无策,只能帮老人做一个孩子所力所能及的事:拿钓索或者鱼钩、鱼叉,还有绕在桅杆上的帆,他知道老人的生活贫困至极,啤酒、咖啡、饭菜等慷慨相助的行为,特别是老人和成群的鲨鱼搏斗归来后,只有男孩关照他、疼爱他,对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来讲是对一个苍老贫困、无任何收获的老人的深厚的感情。
    他们闲暇之时最喜欢喝着啤酒谈论棒球赛场上的英雄,对英雄充满了赞赏和敬慕。通过侧面对棒球场上主力队的比赛概况,衬托一老一少的不甘落后的英雄形象。
    作品的最后告诉读者:男孩终于下定决心,和老人一起出海。他(男孩)崇拜的不仅是棒球场上的英雄,更崇拜老人永不气馁的男子汉(英雄)气概,他认为老人身上有他永远学完的东西,永远是一个打不败的英雄。
    一个知恩图报和一个小英雄的形象,在男孩的身上闪着光芒。
    之三:恶劣的环境
    孤独、贫困、苍老是主人公自身的困境,也是环境造成的无奈。
因为他成了周围人眼里“十足的倒了血霉”(连续八十四天打不到鱼),所以远离他、孤立他。
    老人喜欢大海上飞鱼、鸟儿、小燕鸥、海燕、海豚,他同情弱者,把海洋看作是女性,她(大海)柔情万种,给人莫大的恩惠,用仁慈、美丽养育了一系列可爱的、善良的纤弱之物,又身不由已、变化无常的对待生来的弱者。
    大海的变幻莫测是他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现实,他需要依靠大海维持生活,又必需投入到这个变幻莫测的环境,去顽强拼搏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梦想。
    老人相信“八十五”这个吉利数将会给他带来好运,小船在茫茫大海上漂流,终于捕到他理想中的马林鱼。他历经长途漂泊、,收获了他理想的战胜品(马林鱼)。这条马林鱼“大而且美,比老人的渔船还长两尺,风度优雅,仪态万分,在水层潜游时是一抹巨大的黑影,跃出海面时,银光闪闪,它牵引着自己的追捕者在茫茫的大海上急剧而又从容地挺进,将身后的波光浪影染成一片暗红”。对马林鱼的健硕身形的描写,是作者有意与黑瘦的老人相互映衬,托出老人将面临一场怎样的战斗,且不怕困难,敢于取胜的信心和勇气。

老人终于战胜了马林鱼,在这场战斗中,老人是唯一与险恶作战的人物,在两天两夜的时间里,用耐力、毅力与对方展开了持久的迂回的战,老人克服饥饿、寒冷和孤力无援等现实中存在的重重困难,对付一个力大无群的对手马林鱼。

取胜归来的路上,又一场更残酷的战斗就在他凯旋归来的路上发生了: 鲨鱼,这个让他无法摆脱的悲剧降临了。他奋不顾身的与成群的鲨鱼搏斗,耗尽了所有的精力,,尽管他奋力拼杀,收获的却只有海滩上那具巨大的、白色的马林鱼的残骸骨架、残破不堪的小船、累累伤痕和精疲力尽。

作者赋予桑提哥亚独自奋斗的勇气,在一个英雄与环境的特殊情况下,使特殊的环境(大海)砺练了桑提哥亚不甘于失败、时刻都想从头作起的精神力量,用“痛苦在一个男子汉不算一回事”的精神胜利来克服现实中的失败,在恶劣的环境中,依靠自身的力量如何取胜?所以他总是梦见海滩上的狮子,狮子能给他勇气和力量。
    之四:结局
    作品以“在大路另一头老人的窝棚里,他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躺着,孩子坐在他身边,守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为结束语,以暗示:主人公孤立奋斗的理想主义换来的是最终失败的结局。现实中的孩子,是他困境中唯一的援助,梦想中的狮子是他勇气的象征。
失败的英雄用精神的胜利来鼓励自己不息的奋斗,但依靠个人的孤立勇气与险恶的自然环境奋斗,最终无法摆脱险恶环境给现实生活带来的窘迫和重重困难。
    总之,贯穿整个作品的主题是桑提歌亚的个人奋斗不息的精神和无法摆脱的恶劣环境的场面:阴冷、险恶、残酷与毅力、顽强、勇气之间的矛盾的纠葛。

之五:结合现实的启迪和思考
    一个老人孤立无援地投入战斗,对手既有力大无群的马林鱼,又有成群的鲨鱼,除于勇气和精神,仅靠自己,客观和现实中很难身体力行。

正如《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钢,比铁还硬,比铁钢不强。

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已经深刻体会到: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团结合作才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

民间有谚语: “众人抬柴火焰高”。“独木难成林”。“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两人同心,其利断金”“等,无非是强调了两个字:团结

“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同样强调 在合同与竞争中,众人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人。

因为,团结才有力量,也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有力量。

 (2004年5月1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