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岑参故里话岑河》发《荆州日报》2025年6月17日

(2025-08-03 19:26:57)

散文《岑参故里话岑河》发《荆州日报》2025年6月17日

散文《岑参故里话岑河》发《荆州日报》2025年6月17日




岑参故里话岑河

 

 

   李国新

  “古镇岑河,岑参故里”这八个字是沙市岑河镇最醒目的文化名片。

  翻阅泛黄的《岑河志》,方知脚下这片土地承载着怎样厚重的历史。三千年前就有人在此繁衍生息,东晋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始称“城河口”,作为新丰县治绵延226年。公元554年,吏部尚书岑善方自南阳迁居至此,这个长江之滨的古镇便因岑氏家族的兴盛而更名为“岑河口”。在漫长的历史长卷中,这里曾孕育出岑文本、岑长倩、岑羲、岑参等历史名人,其中尤以“诗雄”岑参最为世人称道,与李白、杜甫并称盛唐三大诗人。

  如今的岑河镇,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蒙华铁路与沙公高速穿境而过,荆州机场的银鹰划破长空;1800年树龄的定向寺银杏被誉为“荆州树王”,木垸村出土的金丝楠沉木散发着千年幽香。这片沃土不仅走出了“一门三相”的岑氏家族,更孕育了明代礼部尚书刘楚先、清代兵部左侍郎张可前等历史名人,与曾在此求学的“宰相之杰”张居正共同书写着岑河的人文传奇。

  我对岑河的感情太深了。小时候,我被大人们带到岑河口赶场,记忆中的岑河口总是热闹非凡:清澈的河水倒映着雄伟的石桥,青石板街上商铺林立,赶集的人流摩肩接踵。1977年我在岑河中学就读时,尚不知晓家乡与唐诗大家的渊源。直到进入机关工作,在地方志的字里行间触摸到历史的脉络,才真正理解“岑参故里”四个字的分量。

  常有外地来信误将“岑河”写作“岭河”,电话解释时我总会说:“就是岑参的岑字。”对方往往恍然大悟,原来那个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边塞诗人,竟与这个江汉平原的小镇血脉相连。岑参《江上春叹》:“腊月江上暖,南桥新柳枝。”描绘的正是故乡风物,诗中南桥至今仍是集镇地标,而“故园”之思更让千年后的我们感同身受。

  岑河古有“八景”:华严古柏、安兴垂柳、鼓堤高望、超然远眺、南桥晚泊、水火双钟、方亭夜月、玉池荷香。这些诗意的地名勾勒出唐宋时期商贾云集的繁华图景,也孕育了岑参豪迈洒脱的诗风。今日岑河人延续着这种文化基因,在各领域绽放异彩。

  前几年,在“岑参与岑河”研讨会上,我这样解读岑参精神:一是“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进取精神,二是“读书破万卷”的向学精神,三是“故园东望路漫漫”的家国情怀,四是“能兼汉月照银山”的豪迈气概,五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乐观胸襟。这种精神基因已融入当代岑河人的血脉,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里,在书香氤氲的校园中,处处可见岑河人奋进的身影。

  站在定向寺千年银杏下远眺,历史与现实在此交汇。当机场跑道的灯光与古诗中的明月交相辉映,当电商直播的声浪应和着千年诗韵,这座千年古镇正以文化自信书写着新的传奇。正如岑参诗云:“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岑河人的新征程,就在脚下这片深情的土地。


散文《岑参故里话岑河》发《荆州日报》2025年6月17日


李国新,湖北荆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在《小说选刊》《小说界》《文学报》《北京文学》《青年文摘》《广西文学》《安徽文学》《天津文学》等国内外近千种报刊发表作品400多万字,结集出版《虚掩的门》等13部图书,百多篇作品收入《小小说佳作鉴赏》等权威选本,40多篇作品被国家及各地教育部门作为高初中生语文考试阅读题和被漫画家改编为漫画。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人民政府:李国新

邮箱:lgx863421@163.com

qq:52020070    邮政编码:434010

电话:13972380422   15272336142

1、中国建设银行(李国新):6217 0026 6000 6732 021

2、湖北荆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岑河支行(李国新)卡号6210134092705888

3、中国工商银行 湖北荆州恒生支行(李国新) 62155918130040868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