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书法家》发《含山文艺》2025年第4期)

李国新
王五调任旮旯乡书记那年,刚满四十。上任头个月,乡政府门前的梧桐树还没抽芽,他办公室的门槛就被踏平了。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各局的一把手、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像约好了似的,一茬接一茬地来。
他好写字,案头常备着徽州狼毫和端砚。他的字虽一般,但架不住天天练,渐渐也像模像样。起初是乡里几个干部求字,他总摆手:“我这字,只是爱好,字写得不像样,不成体统,拿不出手,上不得台面。” 可人家偏说:“王书记的字,有风骨。”
风骨二字,让他心头一热,口里说:“哪里,哪里,过奖了。”
还有人笑着说:“这是风格,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王五听了心里高兴,
又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个怪东西,光怪陆离,有时候就是自己不满意,别人看不出名堂,那才是艺术。”
王五被那人说得动了心,以为自己的字真的有些造诣了。
那年春天,旮旯乡破天荒办了场书画展。王五本不想参展,可架不住众人相劝。他的《春华秋实》挂在展厅正中央,装裱得比谁都讲究。评选结果出来,他得了特别奖,奖金比特等奖还高出一截。
后来县里办书法大赛,秘书小张劝他参赛。王五摇头:“乡里闹着玩还行,县里高手如云,别去丢人现眼。” 可架不住众人撺掇,他写了幅《宁静致远》送去。结果出人意料,竟得了二等奖。
自此,求字的人络绎不绝。起初他推辞,可人家总说:“这是艺术,艺术无价。” 说着就往他抽屉里塞红包。他推了几回,后来也就不推了。
三年后,王五升任副县长。办公室搬到了县政府大楼,求字的人却一点没少。他的字越写越好,红包也越来越厚。
变故来得突然。某天深夜,纪委的人带走了他。原来是一个落马局长供出了他。那些年收的红包,一笔笔都记在别人的账本上。
八年铁窗,王五在狱中拜了个老书法家为师。老人说他的字太浮,教他从楷书练起。一笔一画,像在石头上刻字。
出狱后,他在城郊开了间“墨缘斋”。店面不大,门口挂着块木牌:高价回收王五旧作。还真有人拿着他当年的字来卖,他照单全收,价钱给得爽快。
现在的王五,字确实不一样了。行家说他笔力遒劲,有金石之气,说他现在的字风格庄重沉稳,不像过去的字飘逸自如,等等。可怪的是,他的字只收不卖。有人出高价求字,他总说:“还没到火候。”
更怪的是,他专收自己从前的字。那些字被他收来后,统统付之一炬。火光中,他仿佛看见当年的自己,在众人的恭维声中,一笔一画地写下那些注定要被烧掉的墨迹。
如今的他,每天清晨必练两个时辰的字。案头摆着本《兰亭序》,翻得起了毛边。偶尔有老街坊来串门,说起他当年的字,他总摇头:“那哪叫字,那是......”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王五提笔蘸墨,在宣纸上写下四个大字:返璞归真。
李国新,湖北荆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在《小说选刊》《小说界》《文学报》《北京文学》《青年文摘》《广西文学》《安徽文学》《天津文学》等国内外近千种报刊发表作品400多万字,结集出版《虚掩的门》等13部图书,百多篇作品收入《小小说佳作鉴赏》等权威选本,40多篇作品被国家及各地教育部门作为高初中生语文考试阅读题和被漫画家改编为漫画。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人民政府:李国新
qq:52020070
邮政编码:434010
电话:13972380422 (微信号)
1、中国建设银行(李国新):6217 0026 6000 6732 021
2、湖北荆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岑河支行(李国新)卡号6210134092705888
3、中国工商银行
湖北荆州恒生支行(李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