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甲骨文进课堂---------甲骨文教学对当前小学生识字教学的贡献

(2014-03-25 09:44:32)
标签:

转载

分类: 书法

甲骨文进课堂

---------甲骨文教学对当前小学生识字教学的贡献

                                   济南第二十九中学   刘声刚

摘要: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她取法于天地、日月、山水、草木及鸟兽虫鱼,生动而直观地反映了自然美,每个字都是一个精美的图像,每个字背后都有古人造字的美丽传说。儿童时期的记忆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越低龄化的儿童,其对形象的依赖性越强。把儿童时期的形象思维与甲骨文字的形象性结合起来学习,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能对汉字的源流变化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对中国汉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增强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汉字  趣味    甲骨文    贡献

一、甲骨文教学的价值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汉字的方式,结合甲骨文“因形赋义”的特点,利用甲骨文象形、会意等特点,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发挥想象力,降低识记汉字的难度,增加学习汉字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训练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儿童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越低龄化的儿童,其对形象的依赖性越强。把儿童时期的形象思维与甲骨文字的形象性结合起来学习,注意其相互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探求科学、高效、实用、有理论指导的方法,相信我们的汉字教学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而且在学习甲骨文的同时,对汉字的源流变化将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对中国汉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学生学习汉字的现状分析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阅历的限制,喜欢直观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低年级学习的基础字大部分是象形字和会意字。象形字和会意字都像图画,他们都表示一些意义,直接通过文字就能解读出来。虽然有些字形已有变化,但存在的部分还可以利用图画的方式记忆。学生对基础字记忆不牢,就是对基础字的字形和这个字表示的意思没有理解。对他们来说,生字就是一对枯燥的、无生命的符号,简单的堆积在一起。没有把字与自然之中、生活之中的事物对应起来;没有想到造字之初,这些字就是代表实物的。尤其是对记忆汉字字形记忆有困难的同学,对于后续学习就会很吃力。具体表现在:对于一些笔画比较多的汉字,不能够产生相关的联想记忆,常常写错或写不出,或者写得多一笔或少一笔。对于汉字所表示的字音没有记牢,以后出现这个字所代表的字音也不容易记住。这样越错越多,对汉字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产生恐惧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汉字学习的基础没有打牢。

当前小学生初期的汉字识记是死记硬背、照猫画虎。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学习生字死记硬背照猫画虎的抄写若干遍,这个汉字为什么这样写却不知道,只能一味的、机械重复抄写、默写,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产生厌烦的心理。甲骨文的穿插教学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刻写整齐、笔画均匀、字形美观,取法于天地、日月、山水、草木及鸟兽虫鱼,生动而直观地反映了自然美,这非常符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我经常跟学生们说:“每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画,每一个会意字就是一个故事”。在汉字学习中引入甲骨文的“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汉字学习的渠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贪”与“贫”。字形接近,学生书写容易混淆。贪,《说文》:从今从贝,今声,欲物也。贫,《说文》从贝从分,分声,财分少也。可以给学生这样讲:    贝,古代作钱币用。      贪,上今下贝,非正当渠道获得的钱财,只属于今天,是暂时的,不是永远的属于自己的。经常见到有报道说某某贪官,收受贿赂,最后东窗事发,没收家产,身败名裂。所以贪字,从今从贝,今声,贪来的钱财是暂时的。由此也为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金文,甲骨文未见),上分下贝,把贝(钱财)分了就少了,就贫穷了。如此一讲,学生就不会再混淆了,而且更容易记住了。

三、教师汉字教学的现状分析

就字教字,横竖撇捺的笔画、上下左右的结构来生搬硬套机械的灌输给学生,其实是只停留在汉字教学表面上,没有挖掘汉字背后的故事,没有把文字所承载的汉民族文化内涵一并告诉学生。学生只能把汉字的笔画、部首当作无生命的符号记忆。即便是教师用了很多的方法来教学汉字,如:编顺口溜,编儿歌,编故事等,但也没有把汉字文化运用到汉字教学中。教师包括教材把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等等引入课堂的力度不够。汉字教学脱离了汉字最根本的文化内涵。

例如:“即”与“既”用法和意义上的区别。此二字读音、字形相近,在用法上容易混淆。如果用甲骨文来解释经很容易理解和区分了。

“即”:会意。甲骨文表示人面对食器。本义是面对食器准备吃东西。甲骨文写     ,左为食器,右为人面对食器,即将进食。表示动作的开始,立即。本义是接近、靠近、走向,与对举。

既:会意。甲骨文字形      ,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吃罢,吃过。表示动作的结束,而转向另一个动作。既然。

 如此一来,这两个字就很容易记住,且能区分用法了。

四、教学成功案例

(一)、写字课上间架结构中甲骨文的渗透

在写字课上讲解书写口诀:“天覆着,凡画皆冒于其下。”

也就是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甲骨文“宝盖”就像是简笔画房子     ,房子里的东西不能放在房子外边,“放在外面就会丢失了”,这个房子就是冒于其下口诀中的宝盖。比如宝     :房子里有贝(古代货币、财富象征)、有玉(珍宝),珍宝财富都放在房子里才安全啊。例如“宁”     人住在屋里有饭吃就安心了。当然也有例外的字,比如“安”。安,在汉字间架结构书写口诀里面属于“横担者中画宜长”之类。横担者还有“喜”“吾”等。这样一讲,教室里竟然变得鸦雀无声,一个个都好奇的瞪大眼睛看着黑板,他们惊奇地发现:“宝盖头”变成茅草房了。这样一来,间架结构中的宝盖系列学生很容易掌握了。

(二)、运用甲骨文开展趣味教学,拓展训练。

三年级的学生应该8岁吧。在三年级二班我在黑板上写

出甲骨文          ,让孩子们猜。都能看出来,象形文字很简单。当我问起:为什么古人造字这样造,而不是画上四条腿一个头呢”?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一个叫张斌男生举手回答:四条腿所有动物都有,不是特点,得看头,牛角羊角能分出来...。我发动全班同学两次鼓掌表示祝贺,太棒了!8岁的孩子能看出并分析出来,太不简单了。更令人吃惊的,还在后面:当我在黑板上写出     

的时候,我提示孩子们,就像张斌同学说的那样,看特点来分析这俩字,看看是什么字。举手的非常踊跃,张斌也举手了,我有一种预感他能看出来,但就不叫他,有意把他放在最后提问。经过一轮轮又一轮的抢答,有的答案很接近。当我叫起张斌来得时候,所有同学的眼光都投向他,这时很安静。张斌说:第二个是狗,第一个可能是猪。这时,学生的怀疑和期盼的目光转向我。我很惊讶,随后我就伸出两个大拇指,这时掌声一片。意思完全正确,虽然甲骨文表示的是。稍稍安顿,我让他解释是怎么想的。张斌说:根据这俩字特点,我觉得一个肚子大,一个肚子小,一个尾巴卷,另一个不卷......。我再次惊讶,再一次把掌声送给了他。我给全班同学讲,写完这俩个甲骨文字,我看看谁能造出甲骨文字。我在黑板上写出了字,上来写的同学有四人,有画一个房子的,房子有窗户,里面有人,只有张斌画了一个房子屋顶状的,下面是。这不就是甲骨文字     家吗?我再次以掌声送给了张斌同学,他太聪明了。这是一节难忘的课,这节课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充分体现了甲骨文的魅力之所在。

综上所述,通过这些教学实践,深刻感受到学生受益匪浅,更深深的体会到甲骨文对当代小学生的识字教学中起到的助推作用以及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马如森著.《殷墟甲骨文》.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