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的成长不容错过》教案

(2009-09-23 19:45:08)
标签:

孩子

家长

成长

不容

错过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

 

 

    

http://www.nxwzedu.cn/eWebEditor288/uploadfile/20090421074947883.jpg

 

 

 

 

   

 

 

 

 

 

 

 

 

 

第一讲

 

《孩子的成长不容错过》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帮助家长避免或者改掉溺爱孩子的毛病

二.教学重点:如何帮助家长避免或者改掉溺爱孩子的毛病?

三.教学准备:电视机、DVD

四.教学过程:

(一)      先让家长们观看《今天的碗我来洗》短片,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1.该短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此时,孩子的内心是怎么想的?

3.此时,妈妈的内心又是怎么想的?

4.后来,妈妈去请教孔老师,孔老师又是怎样开导妈妈的?

(二)      教师对该片进行简单的总结:故事中的妈妈把孩子的活全包了,舍不得让孩子做任何事,甚至当孩子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影响、主动提出要帮妈妈做家务时,也被断然拒绝了。最后经过教育专家的指导,妈妈终于改变了以前的做法。

(三)      针对此事延伸开来,帮助家长认真分析,过分疼爱孩子,不让孩子干这干那,久而久之,会对孩子今后的成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不但会造成孩子懒惰,对父母的依赖性增强,还往往使孩子很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等诸多负面影响。

(四)      由此可知,过分溺爱孩子,只会毁了孩子的一生。那么,如何让我们帮助家长避免或者改掉溺爱孩子的毛病呢?这需要我们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给孩子发挥的空间。这样做,有助于展示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增加孩子接触外界的空间;学会做一些事情,有助于艰苦耐劳的品质。

2.让孩子独立,相信自己的孩子。在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家长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a)要从小积极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如让孩子学习自己吃饭、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洗脸、自己洗澡、自己穿衣服、自己与人交往、自己保管零用钱自己保护自己等等。b)不要帮孩子完成所有的事情。如自己能倒水,就让他自己去做等等。c)家长应该让孩子独立处理一些事情。这样做,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应变能力。d)要鼓励孩子自己克服困难,以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事情。

3.孩子做好了要给予赞许和鼓励,但在表扬时,请你遵守这个黄金规则,即:表扬不能太少,但也不能太多。如孩子已能熟练的运用纸和笔,那么就不必对他的随手乱涂也拼命表扬,而应该只在画的好的时候表扬他。

4.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在我们的这个家庭里,需要家长做好榜样、模范作用。

五.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过分溺爱孩子的危害性以及如何帮助家长避免或者改掉溺爱孩子的毛病所应采取的措施。

六.作业:希望家长回去以后,能从以下几方面培养自己的孩子:

(1)           鼓励和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           培养孩子动静有序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帮助孩子养成适时适度地看电视、上网和睡眠的习惯。

(3)           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

(4)           例外情况:不溺爱孩子的教育并不代表是没有爱的、特别的严厉的教育。如孩子过生日,可以满足他的多个愿望。

(5)           多让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并能从学习他人的长处中得到快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将严格要求和尊重孩子结合起来,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

二.教学重点:如何掌握严格要求和尊重孩子的平衡,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

三.教学准备:电视机、DVD

四.教学过程:

(一)      先让家长们观看《爸爸,你还爱我吗?》短片,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1.该短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此时,孩子的内心是怎么想的?

3.此时,爸爸的内心又是怎么想的?

后来,爸爸去请教张老师,张老师又是怎样教导爸爸的?

(二)      教师对该片进行简单的总结:故事中的爸爸,在孩子取得优异成绩时,不仅没有表扬孩子,还批评孩子不该粗心;孩子郊游回来已经很累了,做爸爸的不仅不体谅孩子,反而坚持让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结果导致孩子发出了“爸爸,你还爱我吗?”的疑问,亲子关系出现了不和谐。最后,故事中的爸爸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通过及时请教老师,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

(三)      就此事,帮助家长认真分析:对孩子严格要求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其少走弯路,而且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但是过分的严格要求孩子,久而久之,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使孩子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适应性差,缺乏主见;性格孤僻;过于叛逆,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甚至敌对。

(四)      由此可知,只一味地严格要求孩子,不注重孩子的感受,不尊重孩子是不可取的。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如何掌握严格要求和尊重孩子的平衡,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呢?这需要我们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首先家长要有健康的教育心态。只有这样,才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温暖理解的方式教育孩子,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学会如何自我控制,放弃“旧家长式”的强硬手段,心平气和的与孩子相处。

2.要倾听孩子的声音,积极地与孩子沟通,充分地了解孩子。在这方面需要家长注意以下两点:

(1)           当你的孩子与你说话时,你不能心不在焉,你应该不时地注视孩子的眼睛。

(2)           要了解孩子的爱好、喜怒哀乐、心理特点、脾气和习性等。

3.合理满足孩子的愿望和要求。在这方面需要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家长在与孩子交往时,要把孩子摆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

(2)           有些事情家长要跟孩子商量,听取孩子的意见。

4.适时地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在这方面需要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有助于孩子积极性的提高。

(2)           尤其是在学习上教师和家长要为他们树立信心、指导方法,有耐心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5.严格要求也是必要的。在这里,需要家长明白“尊重孩子”

和“严格要求孩子”是不矛盾的。这里所讲的“严格”,是对孩子的尊重、热情,而不是对孩子的严厉或冷漠。家长或老师要循循善诱,要有耐心,而不能以强硬的态度、过激的行为,来强迫孩子去做。

6.父母的爱要说出口。作为家长,不仅从行为上让孩子感受到“爱”,还需要从语言上让孩子感受到“爱”。一般多用“我爱你”、“我喜欢你”等方式表达,缩短与孩子的距离,使彼此更亲近。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将“严格要求孩子”和“尊重孩子”更好地结合起来,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以及这样做的重大意义。

.作业:希望家长回去以后,能从以下几方面培养自己的孩子:

(1)           规定每天和孩子共同相处的家庭时间,至少半小时。

(2)           每天坚持给孩子说一句鼓励的话,比如“我相信你的能力”。

(3)           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要使用“和缓的语气和正面意义的语言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这样做的原因。

(4)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5)           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好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