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兰州老年大学的日子

(2019-02-25 18:09:28)
标签:

文化

原创图片

分类: 人物情趣

在兰州老年大学的日子

  
 在兰州老年大学的日子

    李荫喜      

兰州老年大学1987年4月25日建校至今已整整三十年了。在迎接这个重要的校庆到来之际,做为一位老学员,回顾七年多在老年大学的日子,浮想联翩,感动不已。七年的老年大学的学习,使我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快乐。深深的感受到这里是老年人“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治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美好平台

 拉丁情   

我是2004年4月退休的。退休后我在五泉山公园晨练时打太极拳。2007年的一天早晨,我打完太极拳后,看到一些人在学习跳舞,独特的舞步吸引了我,一打听是在学习拉丁舞。以后半年中,打完太极拳就在那里学拉丁舞。后来教舞的老师走了,我们还在跳很不成熟的拉丁舞。直到2009年6月的一天,有个朋友对我说,有个地方教拉丁舞,你去看一看。我们来到了兰园少年宫的地下室,这里正在进行拉丁舞的教学,那一招一势,比我们学下的好多了。这不正是要学的吗?一打听,这里就是兰州老年大学拉丁舞的教学点。于是就报了下半年的拉丁班。从此与兰州老年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进入了拉丁舞的正规学习,原先跳的那些根本不行,就连起码的“转动”我也做不到。“转动”就是让胯像拧毛巾一样转起来。年轻一点的还好说,年齡大的就麻烦,人老了,腰腿硬了,让胯转起来谈何容易。拉丁舞老师郝彩玉不仅反复讲要领,而且双手抓住学员的臀部,用力一遍一遍地转胯,让学员从实际中得到领悟。郝老师累得汗流满面,但她擦一把汗,又继续帮助别的学员。为了加快进度,她还让学员互教互学,互相帮助转胯。功夫不负有心人。能转的越转越好,不会转的也终于转起来了。我这个最笨的两个月后也初步征服了这个“拦路虎”。就这样在拉丁舞学习的路上,一步步攻坚克难,艰难地向前。

   在兰州老年大学的日子

2010年的四月底,白塔山公园桃红柳绿,春光明媚。在山顶的一个茶园里,坐满了兰州老年大学的学员。一座土台上铺上了简易的红地毯,在两树之间拉上横幅。兰州老年大学在这里举行庆五一演出活动。条件是这样的简朴,但学员们的情绪又是那样的高涨。一台台节目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始,又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我们拉丁班的学员,穿着闪闪发亮的拉丁服,演出了仑巴集体舞。拉丁舞节凑强烈的外国音乐,独特的舞步,让学员们大开眼界,迎来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也参加了演出。虽然是滥竽充数,但也是非常激动。因为是我第一登台演出。

在兰州老年大学的日子

上图为拉丁班在白塔山公园演出伦巴集体舞

几年来我一直坚持了拉丁班的学习。拉丁班换了两次老师,由一个班变成了两个班,但老师都在认真的教,学员都在努力的学。后来的刘钟艺老师,更是狠抓基础教学,苦练基本功,使拉舞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舞蹈演出的质量和水平也一年比一年好。兰州老年大的拉丁课成了热门课。去年报名,有的人排了一夜队也没报上名。

在兰州老年大学的日子

     国标梦 

拉丁舞跳了几年,有的同学劝我把国标班报上。一个人可以报两个班,不报也闲着。于是2011年春天,我又参加了国标班的学习。其实,国标舞包括拉丁舞和摩登舞,我们的国标班教的就是摩登舞,其中有华尔兹、探戈等。这种舞是双人舞,难度很大,要跳好非常难。国标班的郝彩玉老师,根据老年人的实际,从基础学起。以华尔兹和探戈为主,反复学习反复练,再结合实际教一些套路。国标班有两个班,都有很好的学习氛围。除了平时的学习,各班还有自定的第二课堂,练习课堂学习的内容。

在兰州老年大学的日子

国标班隔年一次的学校演出,成了各班的一个重要任务。因为教学水平和成果,都是会在演出中表现出来。老师精心编舞,学员刻苦排练,有时要用很多的课外时间。但大家很认真,很快乐。那几年演过华尔兹探戈初级套路、维也那华尔兹、华尔兹、探戈等集体舞,都得了好评。

2013年春天,全校的文艺演出在竹园舞台演出。国标2班排练了华尔兹集体舞,以歌曲《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伴舞,在柔美的音乐中,女生穿粉红色长裙,男生着白黑套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新颖的编舞,优美的舞姿赢了阵阵掌声。同年十月,这支舞代表兰州老年大学,参加了《兰州市第三届国标舞暨全国部分城市公开赛》,荣获集体舞一等奖,发了奖杯和优秀组织奖证书。参加演出的学员,最大的74岁,最小的也过了50,他们用刻苦学习,精心排练的舞蹈表达了自已追梦的心声。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支舞蹈的演出,和队友一起获得集体一等奖的证书。

在兰州老年大学的日子

     牡丹情 

2015年的下半年,我再没有上国标班,而上了牡丹一班。牡丹一班是主要画牡丹的国画班。这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开始。从纸墨笔砚认识到花头枝杆叶子的学习,一步步前行。李润芳老师教的很认真,怎么画花头是第一个要攻克的难题。从调色,三笔定方向,三个缺口,不同的花瓣,不同的花色,反复讲,反复画。花头差不多了又解决枝叶的画法。为了丰富内容,讲牡丹与松树,牡丹与紫藤、水仙、连翘等花卉的搭配。同时也教一些其它的画,如葡萄,荷花等等。带领学员参加画展,开阔眼界。每节课都要对同学画的作业进行点评,肯定成绩,分析不足。就这样通过多种办法不断提高学员的绘画水平。

在兰州老年大学的日子

 
班上的学习风气也很好,同学们互帮互学。老同学主动帮助新同学。我去时,老同学陆玉麟给我手把手的教如何调色,如何一笔笔画花头。由于近在眼前,看得清,收获很大。他虽然再没上这个班,但还是常常想起他。班里的另外几个老同学,也都是我请教的学长,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就这样,在教学相长,互教互学的氛围里,师生、同学结下了深深的情谊。

 摄影乐    

我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也是网络爱好者。到老年大学后,我把班上的活动、演出的节目拍照片,摄录像,发到网上,作为留念。后来,随着微信的兴起,多媒体的发展,网上发的东西能够很方便的分享到微信。班上的活动很快在微信朋友圈和各有关群中传播。

在兰州老年大学的日子

看到我发的图片视频,有的班上有活动也叫我去帮忙拍摄。一次民舞二班举行班会,让我去帮忙。这个班素质很高,从老师、班长到学员,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一场班会演出了十几台节目,每台都是很精彩。我把拍摄的照片连夜精选处理,加上文字,发到我的西部情新浪博客,再分享到微信群。民舞二班的班会活动很快在微信中传播。这个班以后参加全省的文艺汇演,两台节目双双获得银奖,按学校有关老师的安排,我又去拍了图片和视频,进行了宣传。

在兰州老年大学的日子

后来,老年大学成立了志愿者协会,搞的活动多了,学校的一些重要活动和演出也让我去帮助拍摄并发表。如《参观兰州规划

展望美好未来》、《志愿者一大队 爱心之家献爱心》、《共话兰州蓝   传递正能量》等等。2016年的学校文艺汇演,二十几台节目,拍摄照片后,抓紧选编,分享到微信。几天之内浏览量达到一万多。

这些工作,既要拍摄,又要制作,还要尽快发布,因此要加班加点,很辛苦的。通过这些工作又使我更多的了解了老年大学。老年大学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健康生活。使老年人写出了精美的书画作品,演出精彩的文艺节目,丰富了精神文化,实现了文化养老。这么好的事,这么有价值的作为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人了解。想到这些,辛苦一些也值得。

在兰州老年大三十周年到来之际,写了我实实在在的经历,真诚的感谢老年大学,感谢上级和学校领导,感谢所有的老师及工作人员。并祝愿兰州老年大学越办越好,再创辉煌!

(此文原载于《兰州老年大学建校30周年征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重庆观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