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孔子》人物造型

(2010-01-23 18:36:24)
标签:

娱乐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3789/23789340.jpg

                                      周润发饰——孔子(前551~前479)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先世为宋国贵族,三岁丧父,家道中落。自幼喜好祭祀礼仪,长大善于射箭御车。孔子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三十岁时,孔子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并在鲁国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三十五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受到齐景公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作罢。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五十一岁时,任鲁国中都宰,由于为政有方,五十二岁时被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同年,受季孙斯委托,摄行相事,随鲁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使定公免遭劫持,迫使齐国归还侵占的鲁国三城。五十四岁时,为消除家臣叛乱的据点、削弱卿大夫实力,孔子提出“堕三都”主张,但受到孟孙氏家臣抵制而半途而废。后鲁国君臣沉迷于齐馈的女乐,令孔子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曾到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历经十四年,提出了很多政治见解,终未得到重用。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孔子返鲁,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相传其弟子超过3000人,并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七十三岁的孔子在失意中逝世。他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一腔报国热血空付东流。但是,礼崩乐坏终促成万世师表!殁后,其言行及思想终为后世所认同推崇,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孔子被后世中国人尊称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孔教也成为中国人所谓的三教之一,另两者即为佛教与道教。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并提倡圣人君子之道。他重视个人的行为。在所有伟大的先贤当中,孔子是最具有关注公众精神的人物。他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为了实现理想中的世界,力图说服每个人都要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孔子提倡每个人都要尽可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使自己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都符合礼法。孔子为中国人树立了理想的做人标准:彬彬有礼,大公无私,严于律己,这就是他所说的“君子”。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3789/23789347.jpg

                                      张凯丽饰——亓官氏(?~前485)

孔子夫人。春秋末宋国人。鲁昭公九年(前533),孔子娶亓官氏为妻,次年生子孔鲤。宋真宗时追封“郓国夫人”,元宁宗时被追封“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明世宗时追封“至圣先师夫人”,后世儒家尊其为圣母。孔庙中的寝殿,即为供奉亓官氏的专祠。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3789/23789372.jpg

                                      阚金明饰——子贡(前520 ~?)

孔门十哲之一。春秋末期卫国人。端木氏,名赐,字子贡,一作子赣。善于外交,早年从事商业买卖。孔子周游至卫国后,拜孔子为师。后在卫国为官,经商于鲁、曹两国之间,家富千金。常问孔子治国方略。鲁定公十二年(前489),随孔子周游列国,受困于陈蔡,绝粮7 日,以所带财物游说围困者,换食解难。继被孔子派往楚国,游说楚昭王出兵迎救。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齐国谋图攻打鲁国,孔子使其出使齐国劝止,子贡游说于齐、吴、越、晋诸国之间,使鲁存、齐乱、吴破、晋强、越霸。孔子逝世,他守墓6 年。后游历诸侯之间,宣传孔子思想,终老于齐临淄。唐玄宗封“黎侯”,宋真宗追封为“黎阳公”,宋度宗改封“黎公”。事迹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论语》等。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3789/23789378.jpg

                                       周迅饰——南子(生卒年不详)

春秋时期卫灵公夫人。宋国贵族女。又称釐夫人,姓子。原与宋国公子朝相好,受卫灵公宠幸。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告发太子蒯聩谋图行刺,蒯聩出逃。同年召见孔子,子路获知后不悦。鲁定公十五年,与卫灵公同车出游,孔子被安排乘车随后,孔子认为受辱离开卫国。鲁哀公三年(前492),灵公病亡,她立蒯聩之子蒯辄( 即卫出公),后蒯聩与蒯辄争位,卫国大乱。事迹见于《史记•卫世家》《史记•孔子世家》等。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3789/23789386.jpg

                                        陈建斌饰——季孙斯(?~前492)

春秋鲁国大夫,“三桓”之一。谥号桓子。季孙氏一支为鲁桓公子季友后裔。鲁定公五年(前505),父季平子死后,继任为卿。实权一度被家臣阳虎掌控。鲁定公九年平定“阳虎之乱”后,开始掌握国相实权。鲁定公十二年,接受孔子“堕三都”计划,让孔子代理国相,任子路为家臣。同年,接受齐景公所赠乐女、文马,冷落孔子,使孔子出走。鲁哀公三年(前492)临终前,嘱其子季孙肥召回孔子相鲁。事迹见于《史记•孔子世家》《论语》等。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3789/23789403.jpg

                                       任泉饰——颜回(前521~前481)

孔门十哲之一。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又称颜渊、颜子。父亲颜路是孔子早期弟子。其生卒年与寿数历来有多说,有寿三十一、四十一等诸说。生活箪食瓢饮,贫居陋巷(山东曲阜城内)。13 岁拜孔子为师,终身追随孔子。鲁定公十年(前500),随孔子参加夹谷之会。鲁定公十二年,支持孔子“堕三都”计划。后从孔子周游列国。早亡后,孔子悲叹:“天丧予!天丧予!”。颜回的道德品行,在孔子众弟子中被公认第一。他与孔子师生关系被后世传颂。孔子认为颜回是众弟子中惟一志同道合之人。孔子死后,儒学分为八派,一般认为颜氏之学是儒家八派之一。自汉代起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汉高祖东巡祀孔子时配享,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加封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年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建有“复圣庙”,俗称颜庙。事迹主要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论语》等。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3789/23789412.jpg

                                           陆毅饰——季孙肥(?~前468)

春秋鲁国大夫,“三桓”之一。季孙斯之子。谥号康子。鲁哀公时任正卿,掌控鲁国政权。鲁哀公三年(前492),听从公之鱼建议,派使召回孔子弟子冉求。鲁哀公十一年,齐国攻打鲁国,以冉求为将,击败齐军。因冉求请求,得使孔子周游列国后重返鲁。曾多次向孔子问政。事迹见于《左传》等。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3789/23789414.jpg

                                       姚橹饰——鲁定公(?~前495 年)

春秋鲁国国君。姓姬,名宋。鲁昭公之弟,一说鲁昭公之子。前509 ~前495在位。政权由“三桓”掌控。定公八年(前502)“阳虎之乱”时,一度被阳虎劫持。次年起先后任命孔子为中都(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宰、小司空、大司寇。定公十年,与齐景公相会于夹谷,取得外交上的胜利。定公十二年,接受孔子“堕三都”计划,因孟孙氏抵抗而失败。次年,接受齐景公所赠乐女、文马,怠于政事,孔子自此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曾多次向孔子问政。事迹见于《左传》《史记•鲁世家》等。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3789/23789416.jpg

                                            刘峰超饰——漆思弓(前540 ~?)

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春秋末期鲁国人,一说蔡国人。姓漆雕,名开,字子开、子若。曾受刑罚致残。师从孔子,专攻《尚书》。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有善有恶。孔子曾使其出仕,他以“吾斯之未能信”作答,受到孔子赞赏。后收徒讲学,弟子众多,形成很有影响的学派。被韩非称为“漆雕氏之儒”,列为儒家八派之一。东汉明帝时,配祀孔子。唐玄宗追封“滕伯”,宋真宗加封“平舆侯”,明嘉靖帝时改称“先贤漆雕子”。著有著作传世,《汉书•艺文志》著录《漆雕子》,十三篇。《隋志》已不载,久佚。事迹见于《韩非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等。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3789/23789423.jpg

                                             王斑饰——叔孙武(生卒年不详)

春秋末鲁国“三桓”之一。叔孙氏,名州仇,谥号武。叔孙氏一支为鲁桓公子叔孙成子后裔。鲁定公九年开始与季孙氏、孟孙氏轮流执政。鲁定公十年(前500),家臣侯犯之乱时,联合孟懿子两次进攻不克,后派驷赤用计将侯犯逐往齐国。孔子堕三都时,堕毁郈城,后与季桓子、孟懿子帅师伐邾,并与邾人会盟。曾毁谤孔子,说子贡比孔子贤能。事迹见于《左传》《论语》等。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3789/23789444.jpg

                                          李文波饰——子路(前542 ~前480)

孔门十哲之一。春秋末鲁国卞(山东泗水)人。名仲由,字子路、季路。出身贫贱。为孔门弟子中年龄较长者。性耿直好勇,以擅长政事著称。曾任鲁国季孙氏家臣,协助孔子“堕三都”。随护孔子周游列国。后任卫国大夫孔悝家臣。他敬重孔子,常直率提出意见,对“子见南子”不悦,曾怀疑孔子的“正名”说。鲁哀公十五年(前480) 卫国内乱,子路为搭救孔悝而死。当被击断缨冠时,还记得“君子虽死而冠不免”,死后受醢刑。孔子对子路的评价很高,说他能治千乘之国。子路的言行在《论语》中出现过38 次,对后世影响较大。孟子曾称赞他闻过则喜,把他与禹、舜相提并论。唐玄宗追封“卫侯”,宋真宗追封“河内公”,宋度宗追封“卫公”,明世宗时改封“先贤仲子”。事迹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论语》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