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爆发的时代
(2009-04-17 22:12:07)
标签:
杂谈 |
最近忙里偷闲看了一些网络小说,有让人一看上就爱不释手,见天茶不思饭不想的;也有刚看一两章就恨不得关上电脑去厕所大吐特吐。当然,不一定是人家写的不好--因为我比较相信大众的审美,基本上点进去看的都是点击率比较高的--,也可能题材不和自己的胃口。比方说纯YY小说,怎么看怎么别扭,但呼声倒是不低。
前段时间看了《鬼吹灯》,那还是它没有大红特红的时候。看得相当扣人心弦,也着实为它激动了好几天。听报纸上说有人模仿里面的手法真的去盗墓,似乎还成功了。说明人作者还是比较有经历的。这本书基本上算是开创了盗墓题材的先河,随后又出了类似的好几本书,情节也非常曲折,手法描写也非常详尽,尤其一些玄幻的事情令人时而不寒而栗。但是本着除去巫山不是云的原则,我基本上没看过后续的同类型小说了。
还有一本小说,说来比较奇特。因为它的名字相当不打眼,叫《庆余年》。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点进去了,似乎好东西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吧。这也印证了那句话,酒香不怕巷子深。开始看的时候这本书还在连载中,这也是与我一贯风格相悖的。因为我非常不喜欢一天只看那么一两章,非常不过瘾,我总是从全本小说中找着看。
所以说《庆余年》对我的吸引力是莫名的,于是乎我晕里糊涂的就开始“点击浏览”之旅。这本书的题材是穿越,相当俗的一个话题。大情节的设定也比较俗,一个皇帝的私生子最后PK掉了他的几个皇兄竞争对手,连他的皇帝老爸也PK掉了,然后倍儿潇洒的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同父异母弟弟,逍遥去了。
但是这本书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描写相当细腻,尤其是人物刻画方面。这个穿越的皇帝私生子有个也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老妈,但是在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就死了。这个女人在整本书里自然从没出过场,但是却一直贯穿整本书,而且也是对书中情节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一个有利因素。无论是其死因一步步揭示而导致的她儿子替她报仇;或者在报仇过程中几个她当时的铁哥们如何无私的帮助她儿子,甚至被用一种极其残酷的方式剥夺生命也在所不惜。也就在这时候,情节的高潮喷薄而出。
更值得称道的是,因为这个孩子是个穿越者,带着前世记忆的他本能的对他的这个现世老妈没什么感情,对整个穿越到得时代和人物也没什么感情。但是在他一点点的长大,陪伴他的人的那种无私和仗义一点点的感化他;他也一点点的发现老妈在现世中留下的点点滴滴,他慢慢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了感情,更有甚者,对他那个没见过面得妈产生了越来越浓的感情。继而主动地去揭发他妈的死因,并决心为其报仇。
范闲,字安之,书中的主人公,最后用自己的生活态度点了题:既来之,则安之。
穿越者,本身是带有优越性的,因为他、她有前世的记忆和知识。尤其在这本书里,主人公及其母亲是从现代穿越到类似中国古代(我觉得像是唐宋)的一个国家,其能将自己的先进技术知识作为资本在现世安身立命,或者建功立业。但是其也有其悲哀之处,他、她就是一个过客,本身不属于现世,却只能存在于现世,自然对自己身边的人不会有太多的感情。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抓住了感情这么个煽情的东西,把穿越这个俗得不能再俗的话题写的算是有些新意,着实不错。于是我老老实实的跟着连载,硬是一天一篇的给看完了。
看完之后有种淡淡的失落感,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这还是小时候看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时,每看完一套,总会有那么些失落,现在好久没有什么东西能让我产生这种感觉了。
看看现在,好像没什么小孩乐意抱着本书老老实实看武侠,或者所谓的名著。基本上都在电脑上看看这些个网络小说。因为这些网络小说题材丰富--远比以前的武侠丰富,好比穿越在武侠里也只有《寻秦记》,量又足,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真是一个网络小说爆发的时代。我时常纳闷为什么现在能称得上名著或者经典的东西少了?难道现代人这方面的能力下降了,有了电脑大家都不愿认真创作精品了?想想其实也释然,现在在网络上文学作品的量要比以前多多少倍,得有上千倍吧?大家被这些汗牛充栋的作品弄麻木了,换句话说大家的口味被这些作品弄叼了,不会轻易给出类似于经典这样的评论了。另一方面,称得上经典的东西必须是要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得起码过几十年还能广泛流传的。但是现在恨不得一天就有好几百部新作品上架,真可谓从来只问新人笑,谁人听得旧人哭啊。
从另一方面想,以前那些个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难道不能说是因为当时同类型的作品太少,可比较或者可PK的对手太少,其也就流传甚广了。
所以,没有经典也不是坏事。看书么,只要它能触动你的心弦,就是好东西。
前段时间看了《鬼吹灯》,那还是它没有大红特红的时候。看得相当扣人心弦,也着实为它激动了好几天。听报纸上说有人模仿里面的手法真的去盗墓,似乎还成功了。说明人作者还是比较有经历的。这本书基本上算是开创了盗墓题材的先河,随后又出了类似的好几本书,情节也非常曲折,手法描写也非常详尽,尤其一些玄幻的事情令人时而不寒而栗。但是本着除去巫山不是云的原则,我基本上没看过后续的同类型小说了。
还有一本小说,说来比较奇特。因为它的名字相当不打眼,叫《庆余年》。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点进去了,似乎好东西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吧。这也印证了那句话,酒香不怕巷子深。开始看的时候这本书还在连载中,这也是与我一贯风格相悖的。因为我非常不喜欢一天只看那么一两章,非常不过瘾,我总是从全本小说中找着看。
所以说《庆余年》对我的吸引力是莫名的,于是乎我晕里糊涂的就开始“点击浏览”之旅。这本书的题材是穿越,相当俗的一个话题。大情节的设定也比较俗,一个皇帝的私生子最后PK掉了他的几个皇兄竞争对手,连他的皇帝老爸也PK掉了,然后倍儿潇洒的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同父异母弟弟,逍遥去了。
但是这本书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描写相当细腻,尤其是人物刻画方面。这个穿越的皇帝私生子有个也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老妈,但是在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就死了。这个女人在整本书里自然从没出过场,但是却一直贯穿整本书,而且也是对书中情节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一个有利因素。无论是其死因一步步揭示而导致的她儿子替她报仇;或者在报仇过程中几个她当时的铁哥们如何无私的帮助她儿子,甚至被用一种极其残酷的方式剥夺生命也在所不惜。也就在这时候,情节的高潮喷薄而出。
更值得称道的是,因为这个孩子是个穿越者,带着前世记忆的他本能的对他的这个现世老妈没什么感情,对整个穿越到得时代和人物也没什么感情。但是在他一点点的长大,陪伴他的人的那种无私和仗义一点点的感化他;他也一点点的发现老妈在现世中留下的点点滴滴,他慢慢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了感情,更有甚者,对他那个没见过面得妈产生了越来越浓的感情。继而主动地去揭发他妈的死因,并决心为其报仇。
范闲,字安之,书中的主人公,最后用自己的生活态度点了题:既来之,则安之。
穿越者,本身是带有优越性的,因为他、她有前世的记忆和知识。尤其在这本书里,主人公及其母亲是从现代穿越到类似中国古代(我觉得像是唐宋)的一个国家,其能将自己的先进技术知识作为资本在现世安身立命,或者建功立业。但是其也有其悲哀之处,他、她就是一个过客,本身不属于现世,却只能存在于现世,自然对自己身边的人不会有太多的感情。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抓住了感情这么个煽情的东西,把穿越这个俗得不能再俗的话题写的算是有些新意,着实不错。于是我老老实实的跟着连载,硬是一天一篇的给看完了。
看完之后有种淡淡的失落感,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这还是小时候看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时,每看完一套,总会有那么些失落,现在好久没有什么东西能让我产生这种感觉了。
看看现在,好像没什么小孩乐意抱着本书老老实实看武侠,或者所谓的名著。基本上都在电脑上看看这些个网络小说。因为这些网络小说题材丰富--远比以前的武侠丰富,好比穿越在武侠里也只有《寻秦记》,量又足,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真是一个网络小说爆发的时代。我时常纳闷为什么现在能称得上名著或者经典的东西少了?难道现代人这方面的能力下降了,有了电脑大家都不愿认真创作精品了?想想其实也释然,现在在网络上文学作品的量要比以前多多少倍,得有上千倍吧?大家被这些汗牛充栋的作品弄麻木了,换句话说大家的口味被这些作品弄叼了,不会轻易给出类似于经典这样的评论了。另一方面,称得上经典的东西必须是要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得起码过几十年还能广泛流传的。但是现在恨不得一天就有好几百部新作品上架,真可谓从来只问新人笑,谁人听得旧人哭啊。
从另一方面想,以前那些个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难道不能说是因为当时同类型的作品太少,可比较或者可PK的对手太少,其也就流传甚广了。
所以,没有经典也不是坏事。看书么,只要它能触动你的心弦,就是好东西。
前一篇:玩滑梯
后一篇:新镜头,新动力,新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