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来到对面的永旺大型商场门口时,扫码时忽然发现自己的健康码变成黄色的了,她的心一下子往下沉。
“太奇怪了,我今天早上上班在大厦一楼扫码时还是绿码呀?”她百思不得其解,也在脑海里迅速回想自己这几天的行程,她没去哪里,只是周末去了小美容店打卡,有天晚上去了泡脚,周末去了河边走走,下雨天的晚上在附近散步。
“出去出去,赶紧出去。”保安有些着急而不耐烦地驱赶着她,让她从另一个出口出去了。
她只好又走回对面的地铁口,找到自己的电动车,骑回家去了。
回到家,她就把这事告诉了先生,先生不满地白她一眼说:‘谁让你天天到处东奔西跑的。“
”怎办呢?我看到上面显示要去做一次核酸验证一下。“江小帆说了句。
”现在还没这么快吃饭,你赶紧去附近的医院做核酸检测,从我们家到小学这条路过去一点点那道医院的门进去,你跟医护人员说你的变成黄码了,他们会告诉你怎么做。“先生之前有过一次黄码的经历,所以积累了经验。
于是,江小帆怀着忐忑的心情去了附近的医院,她看到医院的侧门有几个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于是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他们。
有个医生让她先扫码,测体温,然后让她进了里面,直上二楼,此时天有些黑了,医院的走廊上有些空荡荡的。她左拐右弯地来到最里面的一间,看到有二个护士在前台,那里还有几个和她一样健康码变成黄码的人在咨询她们。
医生也是让她先扫码,再按她们的指引,去查看大楼据,医生问她这些天都去哪儿了?有没有去广州的几个高风险地区?小帆说我就在附近走了走,根本没有外出,没有走出这个城区。
”我看看你是在哪里变成黄码的?“医生在她的行程里查到她去了海珠区的德兴岗。
”怎么可能?我根本没外出,没有去哪里?“江小帆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医生。难道大数据也会出错?!
”是吧。你稍等,等会进到里面来。”医生嘱咐她,也问另外两个男人,其中一个男人说他坐地铁经过那个区了,他喃喃自语地说,我在地下,根本隔了一层,怎么也会变黄码?另一个男人说她开车经过了那里的隧道。
他们几个依次去到里面的一间房,医生让他们坐在一张凳子上,然后撕了一张纸给他们,说这个是等会出去交给一楼保安的。另外她拿了一根长长的像探测仪那样的东西。
“可能这次是要捅鼻子了。”江小帆以前听先生说他健康码变黄码时,就不是捅喉咙,而是捅鼻子。她刚才在门口也看到了那里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鼻拭子”几个字。
轮到她时,医生让她仰起头,对她说:“你忍一忍,会有点不舒服,但我尽量会轻点。”接着她就用那根细细的探测仪样的东西伸到她的鼻子那里了,她感觉挺深的,也有些不舒服,但医生搅动了几下就把东西拿出来了。
“医生,请问什么时候会有结果?”江小帆有些着急地问。因为健康码一旦变黄码,将寸步难行了。
“六个小时之后,就可以看到结果了。”
“好的,谢谢了!”江小帆向她道了声谢,然后下了电梯,把刚才那张写有黄码检测的纸条递给保安,就回家了。
“不要等到半夜,’呜呜叫‘的车来接你了。”先生吓唬她:“如果你被隔离了,你所在的单位大厦,我们这个生活小区,儿子的学校,还有你刚才做核酸的医院都要被封控了。”
“啊,这么严重啊?!”江小帆也果真被吓住了,想想也确实是这样,只要哪里一出现“风吹草动”,附近的地区马上就要被封控起来,而且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老妈,你今天晚上不要出去跳广场舞了,你不要害别人了。”儿子听说了这事,这天晚上也这样对她说道。
“知道了,儿子长大了,学会为别人考虑了。今天天气这么好,我这些天都在家听课学习,今晚本想出去运动健身的,但出现了这异常情况,我只能呆在家自觉隔离了。”
江小帆这天晚上自觉呆在家,听这几天的网络小说写作的课程,收获挺大的,也看看书,一个晚上的时间在她稍稍不安的心情中过去了。
当天晚上睡到半夜又醒来,江小帆第一次事便去打开自己手机上的健康码,这时候,她看到上面显示着24小时绿码,那闪闪发光的绿码,在她眼里是那样亲切,那样可爱,那样伟大!
有惊无险,
她心中似乎放下了一块巨石,后来竟又甜甜地睡着了。
在这反反复复的疫情反扑的特殊时期,防范意外,掌控风险,自觉隔离,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没事不要乱跑,尽量呆在家,这也是一种自律。把风险降到最低,是我们最容易做又似乎有点难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