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邮件吗?”
江小帆从外面回来,有点晚了。她看到自己的电脑桌前放着一个大大的信封。
“应该是《侨星》杂志吧,他们这么快就出刊了。”她有些欣喜地说了一句:“今天下午外面士多店老板娘打电话给我,说我有快递,我还觉得奇怪呢,说自己没有上网购物或买什么东西啊?没想到是杂志,他们的服务真好,每期都及时寄杂志来。“
去年底,省侨联作协的郭副秘书长一直鼓励他们这边区作协的会员加入他们省侨联作协,当时江小帆还有些不情愿,因为她已经加入了市作协还有其他两个区的作协了,她觉得自己没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自己安心写作就好了,她的下一步目标是加入省作协,最高目标是加入中国作协。但是因为自己在省级刊物发表的文章不多,又还没有出书,所以还不够格。
但郭副秘书长很热情,还有省侨联的张会长也很热心,有次还和他们这边的作协会员一起吃饭,也热情地鼓励大家加入到他们省桥联大家庭。盛情难却,江小帆只好和其他几个文友一起加入了省桥联作协。
不久就收到了他们寄来的杂志,半年后也收到了寄来的作协会员证书,她认真地翻看了《侨星》杂志,看到他们有很多采访的文章,当然大多数是采访一些华侨或跟华侨有关的人或事物。也看到了封二上面写的专门给会员提供的投稿邮箱。她想起之前自己写的一篇《我的博友妮娜》,写的是一位女博友在法国美好温馨的生活、及她的成长和奋斗史。文章应该没问题,但可能跟那家区作协办的杂志风格不符,没有采用,想到这家是专门写国外的华侨生活,所以她又重新整理了发到那家杂志的会员邮箱里。
这时候,刚好张会长也看中了她发在自己公众号平台上的一篇文章,建议她投稿。她说自己刚刚投了一篇,并把这篇文章发给他看,张会长说这篇写的很好,先采用这篇了。之后,徐总编还把排版好的文章发给她看。图文并茂,他们用心排版,版面看上去美观大方。
没想到杂志这么快就出来了,闻着这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杂志,她有些小激动,之前她也一直写小说,写散文,在一些杂志、报刊上也发表过一些长长短短的文章。只是近二年,工作比较忙,她没有时间写长篇大论了,只能在周末或节假日,或利用稍长的午休时间,写个短博文或诗歌,或者编辑公众号内容。大多数发在公众号等网络媒体,纸质媒体发表的少了,这算是个小收获吧。
《侨星》的服务很好,每期都及时寄杂志给每一个会员,不像之前的一个区杂志,作者读者需要时,只能自己跑老远去领取。作协服务的好,会员更暖心,所以她也希望自己更加用心和努力
,多积累生活素材,能够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分享给读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