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焉用亡郑以陪邻”中“陪”字没必要通假为“倍”

(2012-10-21 01:03:15)
标签:

杂谈

分类: 论文

焉用亡郑以陪邻字没必要通假为

莆田四中    郑细石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语文①必修》)《烛之武退秦师》中有焉用亡郑以陪邻一句,教材注释为:陪,增加。很多人对此有疑议,本人也曾怀疑是不是该注而没注的通假字?理由有1、《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这两部最常用的工具书字都没有增加的义项,如《现代汉语词典》只列①陪伴,②从旁协助。(1)两项意义,所列的词条也没有与增加有直接的关系;就连阅读古书常用的工具书旧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和《简明古汉语词典》也没有增加的义项。2、在百度词典中的基本字义项④却有增益:焉用亡郑以~邻?(3)3、《康熙字典》收【注】陪,增也;亦作倍(4)4、《学生古汉语词典(修订本)》明确的义项⑤有 ,增益,《左传·僖公三十年》:‘焉用亡郑以~邻’ 。(5)但经过多方求证,我认为(péi)字没必要通假为(bèi)。

   首先,从汉字的构形上推断增加的意义。

   是个形声字,从阜( fù),从咅(pǒu),咅亦声。(6) 左边的形旁左耳刀是𨸏(阜),的变形,本指大陆山无石者(7)——“土山重叠的土堆,转指坟墓;右边有声旁兼形旁的功能,从(8),本义是事关君主废立引申为拥护或反对所立之君字由联合起来,本义是重土也(9)——忠臣、妻妾陪葬的坟(古代臣子或妻妾的灵柩葬在皇帝或丈夫的坟墓的近旁称为重土),在君主等陵墓旁再造坟墓需要增加土方的量,因此,增加的意义就引申出来了。

其次,许多工具书注出增加的意义。

许多工具书如第4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0)义项②“增益,《左传·僖公三十年》:‘焉用亡郑以~邻’、《古汉语词典》(11)等也有相同的义项。

再次,《康熙字典》(12)收录了péi的读音与增加有关的义项。

1、《康熙字典》收录的注音方法较多,有譬况、读若、直音、反切等,便于现代人读准字音。字收录的【集韵】【韵会】【正韵】的蒲枚切,𠀤音裴,可以很容易读出péi的读音,但薄回切薄回反扶杯反步回反声、韵、调或有变化,上述反切上字都属唇音,切出b、p、f都有可能,反切下字都属平声切出阴平或阳平可能性大,但直音可以帮助大家读准péi的音。因此,字读péi不读通假为bèi,这也间接证明了字没必要通假为字。

  2、《康熙字典》释义较为全面,而且注明出处,有的还有该义的例句与加“【注】”。对字,既收录了它的本义“重土也”,出处“【说文】”。也收录了本义的相关义如“伴也”,出处“【增韵】” 例句“【诗·大雅】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家臣也”,出处“【玉篇】”,例句“【礼·曲礼】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自称曰陪臣某”;“助也,益也”,出处“【玉篇】”,例句“【史记·孝文纪】淮南王弟也,秉德以陪朕”,加【注】“陪,辅也”。还收录了与增加有关的引申义,如“一曰满也”,出处“【说文】”;“加也”,出处“【玉篇】”,例句“【左传·昭五年】飱有陪鼎”。

最后,字表达跟“人”相关的意义比字更确切。

的本义与君主废立有关,引申为“陪葬”等意义都跟“人”有关。按理是要用单人旁的字。但在君主等陵墓旁增加土方再造坟墓,要从盖棺论定的角度去考虑。如果大臣不忠、中途变节由忠变逆,妻妾不贞等就没资格在他的陵墓旁增加土方造坟。可见字表示跟“人”相关的意义比字更确切,汉语里表示跟“人”相关的意义的词如“~伴、~同、~客、~葬、~嫁、~臣、~审、~衬、失~等”都是而不用就是明证。另外有些辞书虽都收有增益相关的义项,但义项次序有别。如《辞海(修订本)》(13)的义项注释为重土是第①义项,而对的义项注释为增益是第③义项。这也间接表明了字在表达与“人”相关的意义时要比好。

    总之,我认为《烛之武退秦师》中焉用亡郑以陪邻?中的字还是读péi,没必要通假为的好。

注释及参考资料:

(1)商务印书馆出版  1996年7月修订3版1999年6月北京第233次印刷   第965页

(2)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9年9月第1版1985年1月北京第12次印刷

(3)网址:http://dict.baidu.com/s?wd=��

(4)、(12)上海书店出版  1985年12月第一版1990年9月第5次印刷   第1511页 

(5)上海辞书出版社,张挥之等主编,2002年6月第2版

(6)会意兼形声的字,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一种特殊会意字的术语,指汉字的某一构件兼既表意又表音的功能

(7)、(9)《说文解字》第十四下“𨸏部  中华书局出版  1963年12月第1版1996年6月第北京15次印刷  第304页、第306页 

(8)下方的的省写

(10)商务印书馆出版  2005年7月第4版2005年7月北京第65次印刷

(11)北京大学出版社,张双棣 陈诗主编,1998年12月第1版

(13)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年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