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时候对《中国最强音》说“Yes”了

(2013-06-01 03:16:32)
标签:

中国最强音

逆袭

导师

成功

影视

分类: 影视娱乐


 

从去年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一系列歌唱选秀节目走红中国荧屏以来,芒果台的《中国最强音》(以下简作“最强音”)只怕是受到非议最多的一档节目了。而同样“奇怪”的是,这个差点被口水淹没的节目仍然坚挺地一步步朝前走着,受关注程度不但没有因为非议而下降反而持续走高——直到昨夜“最强音”第一场逆袭战结束!不知道那些批评过“最强音”的各路人马是否已经明白,其实,“最强音”从一开始推出就注定是成功的(从来就没有“业余”过)!需要调整的并不是“最强音”,反而是观众被去年众多的歌唱选秀节目所固定了的思维习惯!而对于“最强音”这样一档有新意、有人性、在商业手法和影视娱乐节目制作上均可称为上乘的节目而言,是时候该对它说一声“Yes”了!

 

1、“中国最强音”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八卦”类的节目,从来没变!

“最强音”从第一天推出就广受批判,批评的内容诸如什么导师的选人标准不确定啊,音乐性不“专业”啊,剪接太乱、太跳啊,甚至还有些“专业”的记者总结出来的什么“节目目的性不明确”、“节目做给谁看”等等之类的东西,可这些批评无论有多少,你都可以发现这是以去岁的“好声音”一类的节目作为参照标准所衍生出来的评论!很明显,批评者们并没有明白“最强音”是一档什么节目,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去年成功的“好声音”上,还把“最强音”当作一档“流行音乐专业”类节目来看待!——其实,“最强音”从一开始就已经跳出了常规音乐选秀类节目的窠臼!“最强音”是关注于选秀发展过程的一档新型的音乐“八卦”类节目!

以昨夜的第一场逆袭战为例,试问有多少观众会去分析最终胜出的秦妮在演唱和发挥上比陈一玲、曾一鸣甚至新生驾到有何种优势?有多少观众会从音乐角度去分析整个比赛呢?——真正留在观众印象中的东西我想一定时比赛过程中的“曲折”,比如哪个导师成“X”,导师间的分歧对选手的影响,新生驾到的主唱病倒的眼泪、曾一鸣的微博、墨绿森林的内部矛盾……等等等等,就象几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大多观众是喜欢肥皂剧情的,谁会去总结一下电视剧的中心思想和伟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最强音”所要的就是八卦效果,是观众心理所需要的八卦内容,把这一点做好了,哪会担心节目没人看?(在这里提前强调一下,笔者说“八卦”并不是要批判“最强音”,反而是对它有所欣赏!在下文里笔者会专门说明)

弄清了“最强音”节目的本质,你就会发现,原来从一开始那些所谓的“批评”就是毫无价值的,也能明白原来一直以来某些能称为“争议”的东西在节目的策划时根本就没有争议!比如导师之家选拔中为什么一个歌手都没有完整地剪辑出一整首歌来,再比如为什么节目的剪辑要“跳”要“乱”要更多地剪辑选手或导师的采访内容……节目想要观众看到的就是选手的成长过程,就是那些被称为八卦的幕后内容,而根本就没有想过让你过多关注选手的歌唱有多“专业”之类的东西!

当然,这也可以回答那些所谓的专业记者的疑问了,节目是为谁服务的?当然是为观众服务,当然也是为赞助商服务!节目的目的性?——呵呵,节目当然要让人关注,有关注才有收视率,有收视率节目才会有赞助广告!在现代的影视运作中,关注人气,重视赞助商有什么不对吗?在一片口水中节目收视节节上升难道不比跟风运作最终惨淡收场要更好吗?

因此,“最强音”的运作没有问题,最起码在商业上早该亮“Yes”了。

 

2、不要再拿“最强音”和“好声音”去比较了!

不可否认,和中国现在许多电视节目一样,“最强音”也是一个仿品,移植于美国的一档节目。但这个“移植”也是聪明的!去年“好声音”(其实也是移植的)成功后,观众的观看习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好声音”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照“好声音”的模式依样画葫芦做一档节目也许也行,但这种没有创新的节目制作方式无疑是脑残的。再好的节目也会有审美疲劳,在“好声音”成功后如果不去创新,芒果台无疑将只会是个追随者而不可能抢回更多被浙江台抢走的观众,因此,重新开一个介于音乐和选秀之间的八卦类的“最强音”就成为了最佳的选择。

然而“最强音”的策划更成功的一点在于它本身就知道“好声音”的影响,所以连“最强音”的标识作得都很接近于“好声音”,“最强音”的策划者和运作者聪明之处就在于:明明他们做的东西就很区别于“好声音”,但却偏偏要让观众觉得这两者是同一类节目好让不明真相的大众去比较,这样在非议声中观众会很自然地从一种观看习惯的约束中去耐着性子观看另一种类型的东西!果然大量的“好声音”观众中计了,他们在比较中、批评中引导了新的观众流向了“最强音”!

也许也人没有注意到“最强音”选择的推出时间。如果“最强音”要象某些观众所说的那样是做一档“音乐专业”类的节目的话,那么何必停止热播中“我是歌手”?要比专业,“我是歌手”里的任何一个选手恐怕都比贵为“最强音”导师的章子怡“专业”吧?再往下,如果“最强音”是一档传统的选秀类节目的话,芒果台何必多此一举大动关系地接下来(暑期档)再搞快乐男声?在一档专业音乐节目和一档纯选秀档目中间插入一档“最强音”,你还认为“最强音”和“好声音”是同一类节目、还会去比较吗?

因此,拿“最强音”去和“好声音”去比较根本就是策划者和主办方所期望的炒作效应!就象“好声音”也没有办法去和央视的青歌赛去比较一样,这本身就是关公战秦琼式的比较,毫无意义!时至今日,我们可以接受象“最强音”这样一款全新的节目了,一个丰富观众视野,从新的角度去关注流行音乐人的节目值得我们亮出“Yes”!

 

3、“最强音”关注东西说到底还是人性。

最后,想说说我前面所说的“八卦”。

按某些中国人的思维,“八卦”当然是不好的,是所谓的下里巴人茶余饭后无聊地谈人说事的丑陋玩意儿。但是,真正的电视人却明白,所谓的“八卦”其实都是些老百姓喜欢的东西,是大多数观众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有收视率的好东西!

而我本文所说的“最强音”的“八卦”性质,却是一种关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琐事小事包括所谓的“内幕”的一些东西。笔者想说的是,如果中国的电视多关注一些这样的“八卦”东西,事实上倒并不是坏事!影视里的很多事,就算没有“内幕”,观众心理也会千方百计地听从狗仔队的曝料挖出一些“内幕”来,那把一些选秀或活动过程中的细节更多地表现出来去满足观众的心理又有什么不对呢?何况,这样的“八卦”更多的还会是一些人性的东西!

还是以这场逆袭战为例:每个人都是人才的墨绿森林在上一场比赛就已经被罗大佑指出是“1+1+1+10.25”了,可还是每个人都想当主唱,每个人都不想放弃自己的所谓“坚持”而最终被导师打了零分,连上台的机会都没有;而与之相对的恰恰是“新生驾到”的主唱病倒了,明明其他人可以有当主唱的机会,可是却谁也不当,把主唱的部分空了出来,虽明知道这样过不了关也要上台一唱!——在那一刻,我相信所有的观众已经用不着再去欣赏歌曲,也用不着去评判所谓的专业素养了!新生驾到就是胜利者,而墨绿森林却无人同情!——这样的“八卦”内容,难道观众真的不喜欢吗?难道它表现的不是我们现今社会所日渐欠缺的人性内容吗?

我想,这样的“八卦”会比浮燥的专业演唱会更有意义,也更容易贴近人心,也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回过头来,那些一开始批评“最强音”的人,可能现在会开始明白为什么开始的节目里郑均会拿掉唱得好的留下唱得不好但用心的,为什么罗大佑会说这个舞台不支持全面西洋唱法的人,为什么要用章子怡这个其实不是歌手的人做音乐导师……真正的好节目,关注的就是人性!有些自负的曾一鸣在被批评以后反而唱出了所有导师均认为是发挥最好的《当爱已成往事》,为什么?——并不是他的音乐“专业素质”起了作用,恰恰是他人性的东西被激发了后产生的效果!尽管曾一鸣自己都还不明白,但观众都已经了然了!

一个关注人性的节目,一些能触动我们情怀的“八卦”,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给“Yes”?

 

远离博客有一些时间了,但习惯还是让我每天关注着世事。数月之后第一次写的博文还是关于影视娱乐的,因为“最强音”虽然延续了芒果台一向的煽情风格,但这样煽情却能够触及到观众。我想,以前批评“最强音”的人们(当然不包括水军弟兄们)可以冷静下来想一想,一个有创新、能触及人性、在商业和影视上都是成功的节目,值得我们给出“Yes”,别再被惯性思维误导了!

 

                                                             2013-6-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