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彭宇案正名不是道德的救命稻草

(2012-01-17 05:23:04)
标签:

彭宇案

误读

正名

道德

法制

杂谈

分类: 杂议杂评

 

一直以为,在社会上屡屡出现所谓的“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道德争议事件”后,常被愤青们引用的彭宇案早晚得有个官方的说法。终于,南京政法委书记日前代表官方正式公开了“彭宇案真相”——几年以来让众多国人慨叹道德败坏的彭宇案原来一直都被“误读”:彭宇确实是撞倒老人而狡辩的“做好事”,而当事双方以中国特有的庭外和解方式对外界封口则导致了中国长达数年的“扶老人道德争议”……

按照常规逻辑,“扶老人争议”既然源于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彭宇案”,那如今“真相大白”之后,之前的种种的道德争议似乎从源头上缺少了立论依据理当逐步烟消云散,而官方也有理由再组织民众重新认识“扶老人的道德问题”,引导民众回复到一个正常的道德范畴中去。可是,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想想长达五、六年之久的“彭宇案”争议,却发现彭宇案只不过是“扶老人道德争议”中经常被利用的工具而已,彭宇案今日的“正名”或者并不能象官方期待的那样成为扭转道德争议现状的救命稻草!

 

一、彭宇案折射出的是中国法制观念的落后与悲哀。

说来可悲,所谓的“彭宇案”一开始就是以“案件”或“官司”的形式为广大民众所知的,可一晃几年过去,所有的围绕彭宇案的争议全都是在非法律范畴内展开的——包括现在的“正名”也努力要反思的还是儒家思想灌输给中国人的那根深固蒂的道德元素!法制中国的概念提了很久,也得到了从官方到草民众多人的支持,可真要到了生活中,中国人有多少会选择法制意识?

笔者曾多次发文提出关于老人摔倒的救治问题其实没有热议的那样艰难,一个电话,110120就可以解决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彭宇案之后争议的五六年中,也不乏有聪明人在救治老人之前用手机拍照以示自己清白的事例,可网上的激愤者照例要大谈道德,大谈世风日下,大谈“以后老人摔倒谁敢扶”等等。平心静气的想想,难道这些舆论想要达的的目的是让中国以后凡是把摔倒老人送医院的都定义为“见义勇为者”而不管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撞了老人吗?

彭宇案的焦点是彭宇究竟是做好事还是肇事者,而之后的一系列所谓“扶老人道德争议”也几乎全都是这个问题——这明显是一个法律的界定和取证的问题,可到了中国人思维里全都跟道德挂上了钩以致于讨论得整个中国谈老人摔倒而变色,可悲!

时至今日,官方正式为彭宇案正名,可又有一点法制的概念吗?撞了人的彭宇赖账未成最后庭外和解固然可看成被撞的老太太家大度,可彭宇和他妻子为了耍赖上网造谣自己是做好事被诬陷受到法律的制裁了吗?反而是法院替双方和解,再封口以对整个社会隐瞒事件真相,那么,就以今天官方公布的真相而论,彭宇案长达五六年之久误导中国舆论、造成中国社会不和谐的责任又在谁?

也就是说,彭宇案本身就不是道德问题而是法律问题,可由于中国人的法制意识落后,加上儒家文化上千年的影响,导致一开始中国人讨论“彭宇案”的方向就出现了严重偏差,把它导入到了所谓的“道德范畴”去,而如今官方的正名却仍就错上加错地还在道德问题上加以“反思”,试想一下,以这样的思路可能真正解决彭宇案所引发的一系列争议吗?这样的正名又可能成为纠正道德偏颇的救命稻草吗?

翻看一下中国历史,以法家思想治理社会的改革家不乏其人,曹操、诸葛亮、王安石……他们往往能给社会带来一丝新风貌,但顽固的儒家思想总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想方设法地用道德来约束下民让社会重回到固有的封建状况去。法制中国的概念提了很久,可所谓的“道德问题”往往能依靠着国人的劣根性随时干扰着社会变革——就如这典型的彭宇案争议一般……

 

二、彭宇是一个代表人物……

说“扶老人道德争议”有国人劣根性的因素相信有很多人会不服,但幽默的是在官方公布的“真相”里,彭宇其人就正好是劣根性的一个典型代表!

在公布的彭宇案真相里,彭宇首先是在“不经意间”撞倒了老人的,说他没有道德也冤枉了他,他还是第一时间把老人送到了医院并支付了首笔200元的医疗费,也敢于在公安局处理时承认自己撞了人。可当被撞老太太的医疗费显示是上万元后,曾想过承担责任的彭宇退缩了,他开始否认自己撞人的事实,开始狡辩,并和自己的妻子做了很不地道地在网上造假舆论的勾当从而导致了后来引起了数年社会不满之声的争议话题……

彭宇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小市民的代表人物,或者他在得知老太太的医疗费高达上万后曾有过“早知道当时就不理跑掉”的想法罢?而当最后他撞人的事实几乎被法院认定后,他被迫“庭外和解”时,他又采取协议封口的方式维护了自己最后的面子,至于他的造谣引起了长达五六年之久的中国社会的道德争议他是用不着担心的,他自己的面子维护了,而中国却有好多老人因他的案子而被人不理不问,这些,也全都与他无关了……

反过来想想,那些在网上高呼着老人摔倒谁敢扶的人们中,有没有和彭宇一样小市民级的人物呢?假设——我是说假设!有的人心里早就在想看到有老人摔倒应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又碍于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造成的心理影响,于是当“彭宇案”出现时,便宛如捞到一个理由一般大声地为自己心里早已有的心里阴影而呐喊,顺理成章地以后见了老人摔倒之类的事故不理不问,彭宇案也就成了自己的一个心理安慰——这样的模式,和彭宇的赖账造谣可以说完全是一脉相承的举动了!

彭宇做好事救人,现在看起来是个谎话,可在长达五六年的时间里却一直被认定为是真相,为什么?有人说,当时法院判定彭宇撞人的理由很不充分——是,也许你可以怀疑法官的理由表述不对(现官方的说明也表示法官当时的表述可能有失误),可这也只能说明彭宇是否撞人很难界定,我们又凭什么先入为主地先假设彭宇是无辜的呢?——在双方都难界定清楚的情况下,网上舆论一边倒地指向“以后老人摔倒谁敢扶”的方向,那我们就不能不怀疑彭宇案一直都是被国人的劣根性所利用,刻意地把此事圈向道德范畴中去了!

也正因为如此,彭宇案今天的“正名”也显然不会对时下关于“老人摔倒的道德争议”有什么实质上的影响,彭宇案一直只是个被利用的工具而已,真正出问题的,是国人的内心!

 

 

                                                  2012-1-17于昆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