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岁看新闻联播的天才是中国的幸运还是悲哀?

(2011-05-03 01:40:17)
标签:

2岁看新闻联播

天才

教育

悲哀

分类: 杂议杂评

 

媒体报道:有一名12岁的天才少年黄艺博, 2岁起就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现已发表100多篇文章。家长称这些习惯和兴趣是天性,并非有意培养。其爸爸表示,黄艺博关注民生,理想是“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消息来源:武汉晚报》)

看了这则消息,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了。按理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倘使有一个伟大的天才诞生于中国,当然便是中国的幸运。可奇怪的是,这消息一经传出,中国的网友的态度居然大多数持讥讽和否定的态度,这位2岁就有“天性”和兴趣看新闻联播的天才在国人眼中反倒成了中国教育的悲哀!?——究竟这个天才是中国的幸运还是悲哀呢?以笔者看,这个事件不外乎两个可能:A、真实;B、虚假。那么,我们将这两种情况分别来假设一下,就应该可知道这位“天才”孩子是中国的幸运还是悲哀了吧?——

 

假设一:这孩子真的是个天才!——那中国就成了天才的悲哀!

首先我们来假设一下,该“天才”孩子的父母所说的绝无虚言。那么,这个叫黄艺博的孩子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了!中国古代野史小说中有许多命中注定是社会救世主的人都是这样:比如当皇帝的出生之前母亲头上有云气,比如大富大贵的人生出来的时候就红光附体,再比如有的人生出来就见风长、有的生下来就识文断句、更有的生下来就能看人生死……等等。——黄艺博小朋友虽然还没达到古书上的神奇,但2岁就没在父母引导下“天性“使然的爱看新闻联播,也可谓相当了得!中国人现在大学生比例逐步增多,可大学毕业十数年的人也不敢说人人能完全看懂新闻联播的内容,2岁没经过任何教育的孩子能“爱”看,天才的修为已相当了得。难怪有网友看不懂:“2岁应该在玩玩具、玩游戏、学说话,他居然能爱看新闻联播”——看来这些网友是没有把黄艺博当成百年不遇的天才来理解,所以才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吧?

翻翻中国历史,其实中国是不乏有天才的。以黄艺博现在的12岁年龄,甘罗当了宰相,周瑜做了都督,能人不少!周瑜最后还在赤壁大战中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天才的能力本无可质疑!但且慢,甘罗和周瑜之流可没听说在2岁的时候就有着“看新闻联播”的超能耐吧?这样一比,2岁看新闻联播,7岁就看党报和参考的黄艺博可是天才中的极品,当远远领先于周瑜甘罗之流了?那么,黄艺博12岁才只能做到发表100篇文章要么是屈了天才之才(大材小用),要么就是教育不当以致于12岁了反而到不了不如他的周瑜或甘罗的水准?

呵呵,看来,12岁的黄艺博已经是开始沦落的天才了?再翻翻历史,4岁就会“让梨”,7岁就辩得大人才子哑口无言的孔融勉强算得上是跟2岁看新闻联播,7岁看党报的黄艺博同一水准的天才了吧?可惜的是孔融长大不过是个守旧的碌碌之辈,应了小时候人评论他的“少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评判。如此看来,假如黄艺博真的是一个2岁就能看新闻联播、7岁看党报的天才的话,12岁的黄艺博只能看成是一种失败——也就是说,这不过是延续中国天才的悲哀罢了!

王安石的《伤仲永》还让人记忆犹新:神童方仲永幼年成名,到12岁(又是12岁!)却已泯然众人矣!黄艺博的父母在面对媒体夸儿子的时候,不知道想过没有,如果2岁就自主天性地爱看新闻联播,那这样一个超级天才在12岁还只满足于写一百篇文章,评几次什么“百名优秀少年”的虚名的话,12岁的黄艺博倒成了天才的悲哀,已经“泯然众人”了!!

 

假设二:这孩子是假天才!——那就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如果上一个假设不成立,那就看看反面——假设这个孩子是被其父母吹出来的“天才”,这样会是中国的幸运吗?——当然更不是!倘若这样,这孩子身上折射出来的恰恰就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黄艺博的父母之所以要这样宣传和吹嘘孩子是天才,心态不外乎一个:望子成龙。这是中国教育中困扰几乎每一个父母的传统思想。希望孩子好本没有错,但孩子什么才叫好,什么才叫是天才,中国的教育似乎从来就没有明白过!

黄艺博喜欢写作,喜欢历史,有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小年纪发表过很文章,这些本来都是值得肯定的事,可令人难受的是,孩子的父母偏偏把这些同2岁看新闻联播,7岁看党报等很虚的东西联系起来(鬼知道真相是不是其父母小时候就强逼着小艺博做这些事呢?)!而且,孩子将来是要造福社会才能算做是真正的天才或人才的,小小年纪你就说他关注民生,就说他用100篇文章的稿费造福社会,那他还在学校耽误什么时间啊?早点象周瑜甘罗一样进入中国社会的高层,早点造福于民岂不是中国之福社会之幸!?——倘若他现在还做不到象周瑜甘罗一样直接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去,那他的文章发表和现有的能力就还是一种学校内的成绩,你扯什么天才,表什么功绩呢?这孩子以后要工作,到底是不是人才你们做父母的都不知道,这样的吹捧,难道真不怕象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吗?——可悲!

一个长到了12岁的孩子,居然“从来不玩游戏”、“上网只关心国内外新闻大事”,在中国式的父母眼里可能觉得高兴,但在真正明白教育的人的眼里这样的孩子简直悲哀到了可怕的地步!别说是现代社会,就是古人的时代,任何一个有出息的人首先要求能与社会互动交流!黄艺博如果活了十二年,连游戏都没碰过,上网不同任何人交流而“只关心国内外大事”的话,他已经失去了少年应当有的天性,而是成为一个只知道写文章看闷书的书呆子了!外国人常常说中国教育里出来的孩子没有创造性,试问,在如黄家父母这样的教育思维引导下,孩子连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被剥夺,孩子们有可能会有创造性的思维吗?

中国的传统教育认识里自古就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说法,这一根深蒂固的思想延续到现在就成了“学生就是以好好学习完成学业为主”的教育认识。这种认识导致了我国培养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眼高手低、有理论无实际的“伪才”,如今被吹为“天才”黄艺博也就是这种教育思想下的产物!——回到让梨的孔融看看吧,他的“才学”从四岁就誉满天下了,可他的才能呢?曹操之所以杀掉孔融,并不是因为他才能高,而是因为孔融空读了一辈子的书,正事没干过一件,一辈子就拿着书本去阻碍别人做实事!这样的人是中国的悲哀还是幸运相信不用再回答了……

 

因此,2岁爱看新闻联播的天才,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分析下来都是中国的悲哀,而不是什么幸运!不知道到有多少家长看了这篇报道,希望效仿黄艺博父母的家长越少越好!真要到了没有家长仿效黄氏父母的那一天,或者才会是中国教育之幸了!

 

 

                                                                2011-5-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