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辅导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的大学生,理由近乎无耻!
(2010-12-25 08:01:26)
标签:
教育局处罚志愿者义务辅导教育 |
分类: 杂议杂评 |
昆明几个大学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其中有的本身就是农民工的子弟),用业余时间和“准义务方式”辅导20多个农民工子女的学习,被昆明市五华区教育局以“未经教育部门注册登记,擅自招生办学”为由进 行了处罚,教育局要求他们“暂停招生辅导,重新选址,走正规的程序,完善办学手续。”看完了《人民日报》记者对此事件的详细报道,笔者只觉得如同吃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别的不说,教育局处罚这些大学生的理由就是近乎无耻的强盗逻辑,中国教育失败的根源或者就从这些教育局主管的思维中就可找到答案!
第一、
我们先来看看记者采访时教育局的负责人说了些什么吧——
五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于情这的确是应该支持的爱心行为,但于理,“第一,辅导的地点不恰当,影响了附近一家正规培训学校的正常招生;第二,志愿者活动需要本着规范的原则,严端素他们的辅导没有经过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而且还对部分学生收费了,这就不能算是纯粹的志愿行为。如果不叫停,可能就会有居心叵测的人效仿,最后受伤害的仍然是广大家长和学生。”(原文摘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报道。)
这是一些什么样的可笑逻辑!
首先,辅导的地点“不恰当”,原因不是教育局的老爷们为孩子们受辅导、写作业的地方太简陋,而是因为在附近一家“正规”的培圳学校旁!——笔者过去只听说学校周围规定范围内不能有网吧,怕影响孩子学习,没想到教育局的官员说了,学校周围辅导老师也是病毒一样的东西,辅导学生会影响正规的培训学校,真是闻所未闻!——影响什么?辅导老师辅导的不是孩子们上课学的吗?不是教他们做作业吗?这些如何影响到了学校?难道学校学的是违规教育,还是辅导老师不幸辅导了负面教育?
其次,辅导农民工子女居然影响的是培训学校的招生!真想请教育局领导解释一下,为什么辅导孩子做作业会影响招生?难道那所培训学校招生就是需要农民工的孩子不会做作业,就是需要孩子们没人辅导?地点不正确是说什么——辅导老师教孩子做作业要躲着学校才行吗?呵呵,这个理由居然面对着记者放到第一条,这位教育局领导心里倒底在想什么?
看到该领导说的第二点是,我们仿佛明白一点了,原来核心是钱!就是说这些大学生们辅导孩子“收了钱”,所以才会影响到“正规培训学校”的“招生”!看来领导是在保护“正规培训学校的利益不受伤害了!确实,这些大学生辅导了二十多个孩子,总共收了两千多元钱,平均每个孩子才一百多元——确实收费低廉!收入低的农民工当然喜欢把孩子送给他们辅导,如此一来,不就等于抢了“正规培训学校”的生意,不符合中国的“教育产业化”的政策,当然应该取谛——教育局为了正规学校的高价收费招生不受大学生们低价辅导的影响,果然处理得及时!——不过,即然如此,那后面的逻辑怎么又成了“如果不叫停”,“受伤害的”“仍然是广大的家长和学生”呢?难道中国的家长和学生都是傻子,非得要花高价去上“正规”学校才叫不受伤害,没钱了找个便宜的辅导老师就叫作受伤害了?这位领导懂得什么是农民工吗?懂得他们的收入有多少吗?懂得他们需要帮助吗?懂得过高的学费对他们也是伤害吗?
再有,这些大学生只是辅导老师,教的是孩子们在正规学校学过的,而该领导在记者采访时首先就定义他们的行为是“爱心行动”,即然是“爱心行动”,又是属于课后辅导,凭什么又要上纲上线的扯到什么招生、收费和效仿上去?难道说社会上有人效仿“爱心行动”,就会伤害“广大家长和学生”了吗?
前言不达后语,逻辑混乱,便是这位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面对记者时说出的理由!在这些可笑的理由里,清晰的只有一个“钱”字!停止大学生们的辅导行为,根子上只是为了那家所谓的“正规培训学校的招生”!
第二、
凭心而论,这些一心想帮助农民工的大学生们还是经验欠缺,他们在操作上确有失误!据报道,为了让他们的这种爱心行动延续下去,他们也收了一些家长少量的钱,其中有些也是有的家长过意不去了硬塞给他们的。20个孩子总共收了2000多元,用来添置一些教学工具(如白板、橡皮泥等等),尽管不多,但毕竟有收费行为,严格意义上是不能用报道的标题中写的那样用“志愿者”或“义务教育”来定义的,只能称之为一种“准义务的活动”。
但是,稍微有一点点正常思维的人都知道,这些大学生尽管有一些收费行为,但绝不不是靠这种辅导来营利的!20多个来教孩子的辅导老师,还经常跟孩子们搞一些活动,再扣除一下卖教具的钱,两千多元怎么可能能营利!?而教育局的领导不也肯定了这是种“于情”“应该支持”的“爱心行为”。但大学生们没经验之处就在于,他们没有料到教育局的人会是这样的思维。教育局对大学生们的辅导行为的定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收了费,所以爱心行为就变成了需要教育局批准,需要规范的行为;因为大学生们去动员过农民工们(动员他们把孩子送来辅导),所以辅导就变成了一种办学和招生行为!这样一顶大帽子一扣,大学生们再好的爱心,都要受到教育主管的无情干预了!
或者,教育局官员们还可以找出更多堂而皇之的理由来表明他们是为了教育,是为了这些大学生们着想,为了规范行为等等,可看看报道,教育局的要求居然包括要让这些大学生租用200平方米以上的辅导场所!真他妈的强盗逻辑!人家都还是学生,用课余时间来为农民工的孩子们补课,你居然要求人家办学和创业!这个时候教育局为什么又不怕人家影响“正规学校”招生了?让大学生们租场地正所谓的正规程序,教育局的官老爷想过没有,其实,这种针对弱势群体孩子的辅导工作本应该是教育局来做的,现在大学生们替他们做了,他们却反过来要人家交费走程序,这是什么产的思维呢!?
大学生们真的很没经验,他们帮助的没有钱的农民工,冲犯了中国教育要赚钱的大计!本来,他们的类似于家教的辅导行为完全可以不让榆木脑袋般的教育局领导知晓的,可他们因为想帮助更多的农民工兄弟而错误地上门动员,千不该万不该收了少量的费用——这样一来,他们倒成了非法办学。而从来没有在弱势群体的教育上花功夫的教育局这下反而找到事情做了!
第三、
笔者最难过的,是教育局为了让这些大学生们停止辅导,几乎是搅尽脑汁寻找管治条例,费尽苦心地处罚这些“准义务教师”——
首先,大学生们是辅导行为,本不是办学。他们给农民工孩子们辅导的是学校里的课程,教孩子们做作业,起到的仅仅是个家庭辅导老师的作用。而孩子人集中的场所是别人“赞助”的一个书屋。可教育局为了让他们停止,煞费苦心地在处罚决定中把大学生的行为定义为“招生辅导”——做家教辅导才师,是没有明显的条例在绑住大学生们的,于是教育局把“招生”列在了前头,成了“招生辅导”,既然是“招生辅导”,当然就属于办学了,就得办手续了!
其次,教育局明知道这些大学生不是创业者,明知他们不是办学者,却非要人家“重新选址,走正规的程序,完善办学手续。”反正死活是把大学生们的辅导行为当做办学了,不知道教育局是不是有民办学校的任务指标,否则为什么非要这些身无分文的大学生走“办学”程序呢?
如果教育局真的是为大学生着想,真的是为农民工的子女着想,那就算它们不能为大学生们拉些赞助或提供些资金的支持,那最少也应当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劝导,比如禁止他们收费,建议他们换个辅导地点,这样做既能体现教育局重视教育,又可以延续大学生的爱心行为,还可能赢得好的社会名声。可惜的是,教育局之于这个事件上的嘴脸,却是强逼大学生们以办学来完善手续,把一些尚在学校,身无分文,一心帮助农民工的孩子功课的大学生们放到民办学校创办者的地位上予以高标准、严要求,他们的真实目的很明显:他们就是想让大学生们知难而退,就是在保护所谓的“正规培训学校”的利益。他们对于农民工孩子的教育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对大学生们的“爱心行为”也只视作一种破坏教育产业的行为,这样的教育局为什么多年以来面对中国教育的诸多弊病束手无策,我想,如今倒可以找到些答案了!
让得春节晚会上有个小品,牛群演的教育部门领导“马尚丰”检查到了一家为农民工的孩子服务的幼儿园时最终没有“马上封”,而是主动帮这个幼儿园调来了老师,热忱地支持了幼儿园的爱心行为。可是今天,当社会上真的出现了大学生们准义务帮助农民工的孩子学习的时候,真正的教育局官员却毅然地“马上封”了。也许,隔行如隔山,影响巨大的春晚毕竟是文艺界的事,小品里说的可以只是理想状况,真正的教育部门都是象云南昆明五华区教育局这样不为教育为手续的路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