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和支持送给南科大的学生们
(2011-06-02 04:58:05)
标签:
南科大教改学生高考自主招生教育 |
分类: 杂议杂评 |
今年三月,当南科大学教改班首次在中国(跳过高考)自主招生45名大学生时,笔者一方面很高兴中国的教育改革终于能勇敢地走出第一步,另一方面则担忧沉疴已久的中国教育恐怕不会容忍南科大这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另类举动。如今,才短短的几周,教育部就饶有介事地用“依法办学”的条条框框来阻碍改革了,尽管南科大的学生发公开信集体抵制参加高考而倒退,但面对着祸害中国教育多年的老思想,除了支持,恐怕暂时只能将眼泪送给这些为中国教育勇敢走出第一步的学生们(和家长们)了……
教育部玩的是虚伪!
来看看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的说法:“教育部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探索,但任何改革首先要坚持依法办学,要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好个“依法办学”!——这段话妙就妙在先表示“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既然教育部立法一定要参加高考才能发证,那不改变这些规定的基础上教育部凭什么谈支持南科大的改革?如果教育部真要明确支持南科大,为什么又不能对原来的框框条条作一些修改以示真心支持呢?这边说着支持,那边却又要限制,这是一种支持改革的态度吗?——实在是虚伪得到了家!
南科大教改班的学生、老师和家长是值得尊重的,45名学生联名发表声明抵制参加高考,校长和老师明确参不参加高考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而学生家长则是在中国顽固的思维意识下难得的真正有思想的家长——他们明确表示让孩子上教改班就是不看重文凭,明确表示不参加高考!
也就是说,南科大教改的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家长根本就不看重教育部自认为卡住学生脖子的文凭——要不要无所谓!那么,教育部口口声声地“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倒成了一个笑话——人家都不看重你的所谓“权益”了,你还“保障”什么?呵呵!
高考的弊端显而易见。
在中国,尽管上上下下几乎一致认为中国的教育是失败的,但对于高考,很多人还是咬死了高考能体现公平等等之类的观点极力去维护这一早已经不能带给教育生机的制度。其实,高考的弊端显而易见,只是中国人不敢去正视!
很多人认为,高考可以改变穷人(特别是山区学生)的孩子的命运,所以是公平的。但是,在时下的中国,高考恰恰是用一种画饼充饥的办法误导了许许多多的穷人——因为,高考之后,就算成功成为大学生的穷人家的孩子还没有成为人才!
高考是一种选拔机制不假,但它选拔的却不是人才,而是准人才!也就是说,高考甚至还不如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因为科举出来的人已经是国家公务员,而高考出来的却还只是学生!如果说一个穷人的孩子通过高考成了大学生,但通过家里节衣缩食地努力学了四年出来还是没找到工作而失业的话,那么,请问高考改变了这孩子的命运了吗?——没有!如今的中国,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比比皆是,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为什么还要误导学生们大学生是求生的唯一出路呢?
南科大的教改班正是看到了高考的这一弊端,勇敢地走出自主招生,发放国家或者并不承认的“文凭”,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应该说是真正为了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和实际水平来考虑的,可这样的举动在时下的中国还是被视为了另类,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的打压!
教育部是讳疾忌医!
其实从务实的角度来看,南科大教改班的学生既然都不看重文凭了,教育部完全可以放他们一马,静下心来看看这些学生将来的成就再来评估改革的成效。可他们偏偏就坐不住了!南科大教改班的学生们的公开声明里称他们学校(教改)面临着重大的困难,显然是各方面的阻力在阻止改革的进行。而教育部耐人寻味的发言也证明才短短的9周时间,有些人就迫不及待地要将这种教改打压下去,重新回到误人误国的高考体制去!
请问,教育部究竟要怕什么?怕人家不重视大学文凭导致国内的大学办不下去吗?怕这些学生以后工作成就高于公立大学生而颜面无光?还是怕连他们自己都承认失败的中国教育变得好起来?——如果不是怕,那么,为什么人家自己都不看重文凭了,还要生拉硬扯地把人家拉回到高考的指挥棒下来?
中国教育要改革人人尽知,中国教育不变,中国的未来就会深受影响。可教育部今天的举动完完全全是一付讳疾忌医的态度!有人主动地走出了改革的第一步,他们就拼命想办法阻扰,拼命将别人再拉回一尘不变的老路上去——如此,中国教育不变,是不是再过二三十年教育部再出来说一次我们的教育失败?中国还经得起几回教育失败呢?
尽管南科大的勇士们勇敢地选择了反对高考,但在时下的中国,在时下的中国教育的管理者的思想和做法中我们很清楚的知道,他们的未来还会遇到更大的阻力——比如,教育部或者会“依法”吊销南科大的执照;或者会公开宣布不承认这些学生的学历;更有甚者,可能还会动员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这些学生毕业后设置各种障碍来阻止他们就业或发展——中国人创新意识不强,但整人的手段还是有的……
因此,除了支持南科大的教改生的举动,笔者还会将眼泪送给他们——为他们未来将遭受的种种真正地“不公平”而哭泣。但笔者希望他们能够顶住压力走下去,因为只有在他们身上,笔者才真正看到了中国教育走向好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