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小沈阳“替补上春晚”背后的玄机
(2010-02-05 01:04:07)
标签:
小沈阳春晚末班车赵本山捐款小品于洋娱乐 |
分类: 影视娱乐 |
赵本山和小沈阳之间或有矛盾分歧
小沈阳是赵本山一手栽培起来的。从去年小沈阳在春晚上的一炮而红的台前幕后,人们都可以看出赵本山力捧小沈阳、培养接班人的良苦用心。甚至在元宵节的颁奖晚会上老赵也竭力地让小沈阳走上前台独担大任。而其后,小沈阳的频频演出,和老赵力荐到《三枪》剧组等运作似乎也符合这一年来赵本山进军娱乐界的发展思路,表面上看两人没有什么不对路的。但逐渐,特别是在赵本山经历了重病入院之后,老赵对小沈阳的态度却渐渐有了些改变。在各种场合时,赵本山不止一次地对小沈阳等徒弟进行了委婉的批评,而小沈阳也不止一次地对师傅表示“感谢”,一再声明“听师傅的”等等。——这些现象都或多或少让人感觉到赵本山和小沈阳师徒俩在艺术的追求问题上或有矛盾分歧。个中究竟有哪些争执我们不得而知,但人们看到的是小沈阳的身价一再标升——露个脸就几十万,而小沈阳的表演和演出却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诟病,称他低俗、称他恶心的报道评论也越来越多。在娱乐圈浸淫多年的赵本山当然很清楚,要想在变化多端的娱乐界得到如他一样稳固的地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小沈阳年轻成名,一夜间的大红大紫总免不了浮燥,赵本山好不容易捧红一个小沈阳,当然不希望他昙花一现,徒弟出了问题,总要摔打,而今后的春晚恰好就成为了老赵“教育”一下小沈阳的最好时机了!
小沈阳“春晚”完败给了师傅!
小沈阳单飞春晚,原来是赵本山早定下的,这也符合赵本山做大自己的产业、称霸娱乐界的整体构思。可到了春晚定节目的时候,人们却发现赵本山对小沈阳上春晚的事却十分地暧昧了,这也是赵本山和小沈阳之间存在分歧的一个佐证。
赵本山的春晚小品送审节目虽然很晚才拿出来,但无论是《就差钱》还是现在定下来的《捐款》都是很容易就达到了春晚要求。可以看出来,赵本山的运作团队事实上早就心中有数,剧本也应当是早就在策划的。小沈阳的小品却一再因为“没有好本子”而不断折腾着。一会儿挑搭档,一会而改创意,好象怎么都不能满意。——各位请想一想,如果赵本山还是去年初那力捧小沈阳的劲儿,按老赵的性格怎么会让他的运作团队和创作群体在一旁抱着膀子看而不肯伸出援手帮一把呢?
小沈阳之于春晚到底有没有价值?——答案肯定是有的!要不然也不会三番五次地纠缠于如何上春晚,最后连上不了小品唱歌也行的招数都用上了。可最终,小沈阳的节目还是被拿下了,小沈阳在与师傅的PK中输了个体无完肤——赵本山还是小品王,观众真正买账的,还是赵本山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厚度。去年才扎扎实实火了一把的小沈阳还是因年轻和浮燥跌了跟头——而这,也正是老谋深算的赵本山希望给徒弟的一个教训!
话说回来,赵本山虽然对小沈阳有意见,但毕竟是他辛苦培养起来的徒弟,能给个教训让他成长也不会让老赵的心血白花。赵本山其实早就留了后招的:《就差钱》是《不差钱》的续集,如果要临时加入小沈阳的角色相当容易;《捐款》在辽宁春晚上过,赵本山带的都是新徒弟,要换个角色也很方便操作。——可以说换角的办法在老赵的运作思路里早就是留的一招,只要小沈阳承认错误,接受教训,赵本山也就会象最终的结局一样很容易把落选了的小沈阳再拉回春晚,维持人气。这就是老师傅的能耐,也是未来娱乐界的大老板早就想好的策略!
小沈阳“转型”的说法只不过是炒作的“噱头”
有关于小沈阳最后时间搭上春晚末班车的原因版本很多,有说是因为“大长脸”于洋辽宁电视台主持人的身份让央视不喜欢;有说是因为《捐款》先上了辽宁春晚要制造新鲜感;有说是因为这一系列过程本身就是为了吊观众胃口故意而为的;还有说是小沈阳要改变“娘娘腔”的风格,向“纯爷儿们”风格转型……这些说法虽不能说全无道理,但从整个过程来看并不是问题的重点!
《捐款》中的“记者”这个角色本身就是一个十足的配角,属于纯粹的“绿叶”,有点类似赵本山的《下蛋公鸡》中牛群的角色。无论谁演这个角色,按戏份发挥来说是根本抵不上小沈阳去年《不差钱》里准主角的角色,不管是小沈阳演还是小沈阳于洋合演都不可能期望这个角色能出大彩的,因此,小沈阳靠这个角色进行“娘娘腔”转型等等说法根本就不靠谱、是炒作的“噱头”!
小沈阳靠“娘娘腔”的表演开始走红,这一年来虽然有路子越走越窄的现象出现,但深知观众是衣食父母的赵本山根本不会在这个枝节问题上较真儿。赵本山很明白,只要观众喜欢的,就有市场,就不应当盲目摈弃。赵本山曾在辽宁栏目时用当红的主持人欧弟为例“批评”过小沈阳等徒弟——赵本山让徒弟们好好想想为什么欧弟在主持中能很容易逗观众发笑,“因为欧弟一直在用心地想如何去逗观众”。——赵本山实际是在教育小沈阳应当以观众的需求为出发点,认真用心地想观众需要什么而再来拓宽发展自己的演艺道路,换句话说,赵本山认为小沈阳一直在吃老本,没有用心考虑观众所以才路子越走越窄的,而不是单纯地纠结于什么“娘娘腔”之类的小地方。
在这次的春晚送审节目中,小沈阳的节目最终失败也可以看作是他去岁以来走老路吃老本的戏路最终被否定的结果,赵本山成功地用春晚这个舞台教育了初涉娱乐的明星徒弟。小沈阳在最后时刻终于向师傅认输,承认了错误而搭上了春晚的末班车。所谓的“轻型”不过是小沈阳明确向师傅表示要用心重来的决心,而老赵用“记者”这样一个小配角搭上小沈阳也体现了良苦的用心:既不让辛苦培养起来的徒弟无缘春晚,又可以再磨一下他年轻的心,毕竟,小沈阳在赵本山的徒弟中,目前的前景是最为广阔的!
因此,小沈阳“替补上春晚”的事,可以看做是赵本山师徒在艺术追求领域一次较量和磨合的结果。最终认识了问题的徒弟搭上了师傅的便车,没有让赵本山之前设计的师徒同上春晚的脚本完全流产。一年来频频出手的商人赵本山仍然在有条不紊地继续着他称霸娱乐界的事业,小沈阳也在最后关头维持住了继续发展的星途。而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一个有希望的突破的小沈阳未来更值期盼,春晚的年夜饭滋味仍可以不留遗憾地再品味一次了。
这一结局,也许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共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