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0后主持人“修辞”滚出上海不是幽默是脑残

(2009-12-26 05:08:17)
标签:

上海电台

主持人

“滚”出上海

听众

80后

上海人

修辞

杂谈

分类: 杂议杂评

    在中国,不管是“讨厌”上海人的抑或是喜欢上海人的,公认的一点是:“上海人精明!”。 1223早上847,上海电台动感101《音乐早餐》节目主持人晓君在节目进行中一本正经地回击一名场外发短信的听众说:“……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相信只要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也知道这位80后的电台主持人晓君的这句话实则是貌似“修辞”地骂发短信的听众请他“滚出上海”!而在此事之后引发争议时,这位年轻的主持人又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没有使用不雅词汇”。以“不雅”的方式骂了人,却能不使用“不雅词汇”,80后的主持人晓君仿佛真的体现了“上海人的精明”?但雕心流云认为:这位80后帅哥主持的这番言论,即便是精明,也不过是精明过头的小聪明!他这样做,非但没有维护上海人的尊严,反而用电台毁掉了上海人的形象!

1、“滚”出上海不是幽默是骂街!

我们先来看看事情的起因:当天节目进行中,趁音乐的间隙,主持人晓君和小畅卖力地用上海话聊天逗观众。这时那位听众给节目热线发了一条这样的短信:“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人!” 80后的帅哥主持晓君立即当众宣读了这条短信,然后便“认真”地说出了那段精心“修辞”的“滚出上海”言论。

据说:晓君主持本名阚晓君,1987年生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由于外形俊朗,主持风格幽默,目前在沪上小有名气”。——那么,晓君主持是不是把经过他精心“修辞”的“滚出上海”也当作一种幽默呢?倘若是,那雕心流云要提醒晓君主持:你这样做不但不是幽默,反而是市井无赖一般的“泼皮骂街”行为,而且是在上海电台的直播中公开撒泼!

毫无疑问,发短信的观众是一个有严重地区化偏见的人,可问题在于,作为上海电台的知名主持人,对这种素质本来就不高的短信发送者,完全可以当做没看见轻蔑一笑;就算实在气不过要反击,也应该理直气壮地正面指责其不该不尊重上海人。可偏偏,高学历、以上海“文化”人自居的晓君主持选择的却是和对方同等素质的骂人方式,这不是泼皮骂街又是什么?

凡市井无赖,往往之于大街之上,受不得一丝小气,你骂我一句,我便还你一句更为狠毒的,到头来图个口舌之快,连痛快打一架的勇气也没有——一肚子的气不说,完全吵了个没用的玩意儿,少不得还要让众人把双方都看成同样没素质的人投以鄙夷的眼光——无聊不落好!何苦?!

年轻的晓君主持或者相挣挣上海人的尊严和面子,但选错了方式,倒把自己弄到了和对方同样低素质的骂街地步。最要命的是,他却是在上海电台上“代表上海人”说话——这样一来,反倒贬低了上海人的形象!倘若别人问:上海人就这样素质吗?晓君主持作何感想?

2、偷换上海城市文化的概念很脑残!

如果晓君主持仅仅是一时气愤选错了方式倒也罢了,然而事情却不那么简单——我们来看看他和另一位主持人小畅在骂了人之后又在上海电台中说了些什么吧——

 

小畅:其实呢我一直都不明白,他一边说讨厌,为什么一边还要待在这里。

晓君:其实我觉得这是很搞笑的一件事,你不可能说你跑到日本,对日本人说,请你们不要说日文,我讨厌你们日本人……作为都是中国人啊,何必不尊重人家的文化呢,这样的人相信跑到哪里都不会受人尊重的。

 

呵呵!我们可爱的80后主持可能有点气糊涂了,居然用日本人来比中国人。这个“修辞”手法可用得太拙劣了!中国人的官方语言是普通话,如果那位听众说:“你们不要说普通话了,我不喜欢中国人”,那么你可以用日本人来作比喻,可人家说的是一个地方语种的上海话,你怎么能乱作比喻呢?既然“都是中国人”,为什么从晓君主持和小畅主持那里也那么地泾渭分明呢?——说到底,这两位主持人真的就和那位发短信的听众是一样的,在他们心里都有严重的地域倾向意识!!

再有,那个听众“不喜欢”的是“上海人”,晓君主持怎么偷换概念成“上海文化”了?在事后接受采访时,晓君主持也说过,上海是由“上海人”和许多外地来的“新上海人”共同缔造的——那么上海人并不能完全代表上海文化,上海文化也有着在上海的外地人的功劳。晓君主持如此地偷换概念,完全地曝露了在他心里“上海人”和“新上海人”的区别!换而言之,发短信那位是看不起“上海人”,而晓君主持则是看不起“外地人”!!

雕心流云来试着回答一下小畅主持的“讨厌为什么还要待在这里”的疑问——80后的主持人或者在小时候看过以前有一部曾经很流行的小说和电视剧叫《北京人在纽约》吧?里面有句话记得吗?——“如果你爱他,请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请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是地狱!”——纽约是个国际化大城市,人们对他的看法同样是有人视之为天堂,有人视之为地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但他们也都在天堂或地狱的同一城市里生活着,这有什么问题呢?

上海也是个国际化大城市——和纽约一样,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是应该具有相当的包容能力的。无论哪里的人,到上海这个城市工作或生活,看中的是整个城市的气质,而不是单纯的当地人。正因为上海有包容力,所以无论是喜欢上海人的或是讨厌上海人的都可以在这个城市里生存,这本身是上海这个国际大城市的大气,何必要强求别人一定要喜欢“上海人”呢?所以,把上海文化理解为上海本地人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很脑残的偷换概念的思想!这根本就是一种排外的情绪反应,上海文化可能也包括了那位发短信说“讨厌上海人”的听众,因为这恰恰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包容品质!而我们的晓君主持人,却有意无意地损害了上海作为国际大城市的大气!

同样的道理,那些“来上海就要从心底爱上海”的观点也就显得相当偏颇了——上海曾有一本畅销书叫《上海人在东京》,说的是一些上海人忍气吞声地到日本东京找工的故事。依照这种偏颇观点,岂不成了“到东京就得从心底喜欢日本人”了吗?扯淡!

3、请别给80后抹黑!

本来,这事情与80后的整体无太大的关系,尽管这两位当事主持人都是80后。之所以要提到80后,是因为时下的一些现象,因而顺带提及一下——

80后和90后的冷战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80后的年轻人经常攻击比他们还小的90后脑残,90后也经常热血沸腾地加以反击。如果说以前因为双方都还年轻可以原谅的话,现在的80后已经成长为社会的主力军——已经不再年幼了,那就应该有着社会的责任心,不能再给社会抹黑,给80后的整个群体抹黑!

晓君主持贵为上海电台的主持人,又是80后,在这样的大城市作为掌握一定话语权的主持人,就应该肩负起责任来,为整个上海负责,为整个80后的群体负责,不能再象小孩子一样地任性胡为。晓君主持的举动其实已经大大伤害了上海的形象,也伤害了整个80后群体的形象!

如果是小孩子与人斗气骂街,人们可以原谅他的不懂事。但以成人的身份在电台公开地吵架骂街,伤害的就不再是自己本人了!80后已经是社会的主力军了,希望晓君主持们一定要记住——当然,我们现在无法判断那个发短信的人是不是也是80后,倘若是,也请他不要再给80后丢脸!请做一个真正成熟的事情吧!

 

地域歧视本来就是一种不应该存在的恶习,但在早已具有很大包容力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却这样公开强烈地上演了丑陋!无论是发短信的外地人,还是骂街的主持人其实都在公众场合下曝露出狭隘的地域偏见思想。人们在谈论上海人时除了说他们精明外,或多或少地都提到上海人很“排外”——人这个事件来看,上海人的“排外”固然有“上海人”的因素,但作为生活或工作在上海的“外地人”来说,可能也要检讨一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也在促使着“上海人”的“排外”情绪呢?

大家都在上海,无论你恨它还是爱它,上海都在包容着大家,上海人和外地人都代表不了完全的上海,何必用这种劣根性般的地域观念来区分人呢?上海人绝不高人一等,但也不是低人一等的——大家都是只是个“人”!!!

 

                                                       2009-12-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