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罚站冻死的学生“死得舒坦”一点不雷人!
(2009-12-23 02:11:43)
标签:
学生罚站冻死学校老师死得舒坦张继新好学生方便面师道中国教育 |
电视台主持人谈到这件事的时候很气愤,嘲笑那位说孩子“死得舒坦”老师又制造了一个“谭嗣同式的学生”!按时下流行的说法,主持人是认为这位老师的话太“雷人”,对孩子生命忽视到了可悲又可笑的地步。请这位主持人不必生气,以雕心流云看来,在这一事件里老师说学生“死得舒坦”其实一点也不雷人!
1、学校除了说孩子“死得舒坦”外还能说什么?
如果大家都仔细想一想事情的整个来龙去脉,就会发现原来学校领导和老师除了说孩子“死得舒坦”之外其实根本就什么也说不出来!——孩子是不是冻死的,这迟早会有医院的结论,其他人谁说的可能也不算;孩子是在宿舍外死的,这一点却是肯定的;为什么在深夜里“舒坦地”死在宿舍门外?这当然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是老师罚他在那里,然后老师醉酒将孩子遗忘的。有此三点,学校的这位醉酒老师难脱其责是肯定的了——那么学校还能说什么?——当然,说这孩子是一点痛苦都没有的死去,这便是学校唯一可以减轻责任的借口了!
孩子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死去的,他既没有怪罪体罚他的老师,也没因天寒地冻在表情上有一丝地难受,而是如同行为艺术家一般“手插在裤兜里”“头朝东,脚朝西”“安祥”而“舒坦”的死去,他的死没有抱怨,是很平静地——这样说,一来孩子的家人可以因为孩子的“安祥”仙化而减轻痛苦,二来说明学校的“教育”卓有成效,孩子心领神会,三来还忘不了赖上一句:这么冷的天孩子怎么会没有一点受冻的痛苦“舒坦”死去呢?可能因为孩子有其它身体的毛病(比如心脏病)还来不及感到冷就猝死了!
如此说来,学校说孩子“死得舒坦”倒真的只此一句,顺理成章了!只不过,他们可能始终都没能想明白:为什么一个年仅14岁的孩子,会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下“坚守”在“罚站”的岗位上“安祥舒坦”得至死不渝呢?
2、要想当好学生就必须“死得舒坦”!
中国的教育有没有问题?相信多数人要说有。中国的教育该不该改革?相信也有很多人认为应该改。但倘要问中国的教育该如何改时,就会发现诸多的意见和声音,翻来覆去地争论,于是,数十年都在争论中渡过,涉及到教育上一些老生常谈的弊端一次实际意义上的改变也没有过!——早在二十多年前,雕心流云就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个美国的教育学家参观我国最好的幼儿园时曾误认为规规矩矩背着手坐在教室里的孩子是不是生病了!我们的教育时至今日了还是喜欢“听话”的孩子,“听话”成了老师家长眼里恒量好学生坏学生的第一标准!哪怕二十年前就有专家认为这是导致中国学生创造力不足的最大问题,可二十年过去,问题仍然如故!
冻死的张继新是个好学生!尽管他之前不知道什么原因“不听话”地出宿舍买方便面,但在老师“教育”后,乖乖地站到了宿舍前的地沟旁罚站。即使时间很晚,天气很冷,但老师的话是不能不听的!不听就不是好学生!于是即使冻死在沟里也“舒坦”——他是一个好学生!他至死都在听老师的话(哪怕是醉酒打人的老师)!他没有违令跑回宿舍(其实他跑回去了醉酒的老师还是会忘记罚了他),也没有因为受冻挨饿干脆跑回家去,更没有责怪老师和叫他买方便面的同学,而是愉快地“舒坦”至死——这是多么典范的好学生啊!这样的学生不光他们学校、甚至整个中学的教育界都可以树其为“听老师话的好学生”榜样!
可惜的是,“听话”的结果不是“舒坦”成材,而是“舒坦”至死!而如果他没有死,张继新的学校还不能认识到张继新是个“听老师话的好孩子”,反而会指责其私自买方便面的行为而严加批评甚至请家长来管教了……
3、我们的教育和师道标准支持孩子“死得舒坦”。
请不要将张继新的死归结到那个醉酒老师的“体罚”上,因为这还会误导大家!
张继新已经十四岁了,算算在学校已经呆了八年。古代科举制下的秀才们也才十年寒窗,张继新都快达到秀才的标准了——可学了这么多年,受了这么多教育,他竟然连人最最基本的求生欲望也没有地“舒坦死去”,我们的教育教给过孩子生命的重要和如何保护生命了吗?——没有!连这个基本的人性本能孩子也不懂,我们的教育究竟教了些什么!
体罚实际在老师和家长的心目中至今还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不信就等张继新死了后搞个调查看,赞成体罚的一定还是大有人在!问题其实在于,我们的教育有个核心的误区:就是老师一定要“管住”学生!——教育其实是种互动的学问,老师和学生最要紧的是沟通到位才能够达到教育的效果,而不是老师要用强权“管”住学生、逼学生就范,然后才能在“有规矩”的基础上强行灌入学生不管有没有用、也不管接受不接受的“知识”!
那个罚站的老师做错的最大一件事就是醉酒,假设一下,那个老师不是醉酒,而是有责任心地却为孩子们批改作业而忘了张继新,那么孩子同样还是要冻死,可那个老师就能够获得很多人的同情!
有很多老师曾向我表示过现在的学生如何如何难管,可谁要你“管”的?学生有时不是因为不接受教育而死的,反而是教育和老师把他们“管”死的!有这样的教育和师道标准存在,我们怎么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标准下面,除了“死得舒坦”点外还能有什么更好的结果吗?
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在寒冷的夜里“舒坦”死去了,学校首先想到的推脱责任而不是对孩子的生命逝去的反省——我们的学校和老师都漠视生命如斯,他们怎么可能教给孩子珍惜生命,怎么可能教给孩子求生的本领?孩子受了多年的教育,却连做人最基本的都没有学到,我们还敢说我们的教育是未来的大计吗?如果孩子被灌了一堆“知识”,却连如何做人、如何生存也不懂,那么他们所有的能耐只能是做一个好学生般的“舒坦”死了……
怀着愤慨想了许多,这才发现那位老师说孩子“死得舒坦”一点都不雷人——因为他无意中说出了我们教育惯性失误的本质!说到底,真正“雷人”的还是我们一直以为正确的教育标准,倘若还不肯承认这个现实,只怕我们可以提前向下一个被教育“舒坦死”的孩子致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