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红极一时的云南“躲猫猫”事件还让人们记忆犹新,也让每一个云南的公民为这种不动脑子的欺骗民众的把戏感到羞惭。然而,如今,在距离发生“躲猫猫”事件的晋宁不到一百公里的云南省省会昆明市,却又发生了盗窃嫌犯在询问室内“上吊吊”的故事——而这个事件,怎么看都有着“躲猫猫”事件的影子,说它是“射猫猫”的续集并不为过!
1、就算嫌犯是自缢死的……
当初的“躲猫猫”事件,发布信息时给民众的最大印象就是虚假、经不起推敲,说句玩笑是:“你骗人也得找个好的理由啊!”用“囚犯在监狱里玩‘躲猫猫’致死”这种借口,完全是连小孩子也骗不了的“童话故事”,怎么能拿来做理由呢?——而如今,面对在昆明市公安局小南派出所询问室里死亡的嫌犯,所公布的信息却同样让人迷惑——
“昆明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姚志宏称该男子在体检时身体良好,进入候问室后情绪有波动,但没有遭刑讯逼供,经检察机关法医初步勘验,系自缢身亡,具体情况正进一步调查中。同时,他还表示,由于派出所候问室内的摄像头安放在房顶,位置较高,导致候问室内留有视线死角,因此无该男子自缢死亡画面。”
上述是全文摘抄的新闻通报内容!如果事实如同这个通报所说,那么,民众不能不发出如此疑问:
其一、就算嫌犯是自缢身亡的,他的“自缢工具”从何而来?众所周之,嫌犯已经进到了候问室,那么他身上的危险物品(包括皮带在内)应该早就被收走了,他靠什么来“自缢”?
其二、就算嫌犯是自缢身亡的,那么应该是小南派出所干警先发现嫌犯自缢身亡再报请法医检验,怎么会如通报说的“经检察机关法医初步勘验,系自缢身亡”的?而且,就算是监视用摄像头安装较高,留有死角——大家想想,一间候问室的“死角”是多大的地方,有多少条件来让嫌犯进行自缢?他又是怎么样自缢的?再有,没有工具的嫌犯就算用衣服等物来自缢,他自缢身亡要费多少时间可想而知,那么,已经进入了候问的嫌犯小南派出所为何会留下如此长的时间不闻不问以致嫌犯“自缢”的?
其三、从上两条来看,就算嫌犯是自缢的,小南派出所也难逃脱失职的嫌疑,可在通报中,却很醒目地“提前”预警:“没有遭刑讯逼供”——这是什么道理?根本现在就没有人在说“刑讯逼供”的事情,这样忙不迭地先说出来,究竟是害怕民众敏感还是小南派出所自己敏感呢?嫌犯只是在候问室,连“问”都没有,怎么“逼”?嫌犯自缢了,为什么不谈失职的问题,却要迫切地先谈没影儿的“刑讯逼供”问题呢?就不怕人们误会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2、从道德角度,嫌犯本不该值得同情!
从公安局公布的案件说明来看:“自缢”的嫌犯邢鲲是个盗窃犯。他盗窃了五万余元的PSP在销赃时被失主当场抓获扭送派出所。小南派出所对其进行了审讯,邢鲲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从道德的角度看,邢鲲这样的社会败类本不值得同情!那小南派出所对于这个事件的躲躲闪闪就更令人费解了。一个盗窃犯,既然已经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了,为什么凌晨4点却还要将其投入“候问室”,导致嫌犯在“死角”早上7时左右自缢呢?无论是嫌犯身上还留有“自缢工具”,还是在“死角”离奇自缢了,小南派出所都有工作上的失误,为什么要回避工作失误来谈别的?法医鉴定只是个事后说明,如果嫌犯自缢了,发现其身亡的只可能是小南派出所,为什么对这样一个不值同情的盗窃犯,小南派出所连主动肯定其在候问室内自缢的勇气也没有而要借助法医之口?
一个在道德面上不值同情的嫌犯,就算你有工作上的小失误,民众想必也能够理解。可连一点点工作失误也不承认,还要欲盖弥彰自动申辩些“没有刑讯逼供”之类的话语,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躲猫猫事件”,因为理由一样地幼稚与可笑!
3、为什么昆明总有着这样的故事?
从“躲猫猫”到“上吊吊”,还联想到许多笔者接触的昆明相关政府部门对法律概念淡薄的问题,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美丽的春城昆明老会出现这些故事呢?
以笔者在昆明的观察,尽管昆明市在近年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在思想意识上还是非常的落后。这种思想意识上的落后反应在少数政府部门的办事人员身上就是一种“土皇帝”的意识!这一部份的政府部门办事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只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利,认为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反正普通民众是拿他们没辙的。所以一“玩”再“玩”,等到真的“玩”到和法律条款相抵触时就拼命想办法找理由来躲闪——可是,这些人平时的法律知识就不完善,想不出什么好的理由,于是才有了如同“躲猫猫”那样可笑的、连小孩也骗不了的理由来昭告天下!
诚然,“上吊吊”事件还在调查中,但从新闻通报的种种躲闪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躲猫猫”的影子!“躲猫猫”事件是云南的耻辱,也是法制的耻辱!美丽的昆明如果一再出现这样的耻辱将会沾污春城的名声!
如今,中央的政策已经在尽力减小“民告官”的难度,可在昆明,在有少部分有“土皇帝”意识的政府办事人员存在的情况下,“民告官”甚至民从众监督都会很艰难,要不然也不会有“躲猫猫”这样可笑的事件出现。但是,“法制中国”正在完善,法律的概念将会越来越深入人心!类似“躲猫猫”这样幼稚可笑的钻法律空子的理由将越来越为人所不齿,最终也必将真相大白!
2009-12-1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