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网瘾是中国的进步!
(2009-11-06 02:20:13)
标签:
卫生部否定网瘾教育中国进步网络游戏杂谈 |
分类: 杂议杂评 |
卫生部关于“网瘾”的界定标准终于在众人的关注中出台了《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征求意见稿)》,意外的是,卫生部并没有象外界猜测的那样推出某些专家眼中的“一周40个小时上网为网瘾”或“连续上网n个小时可定为网瘾”等畸形“标准”,而是从善如流地肯定了网络之于时代和未来的先进作用,明确地否定了“网瘾”的概念。仅此一点,卫生部的作法就比自作聪明、自以为专家学者的教育部门官员要强上百倍,而对网瘾的否定也体现了中国在意识方面的进步!
网瘾训练营的悲剧是家长和专家们共同造成的!
笔者曾多次发文表示,根本没有所谓的青少年“网瘾”的概念存在,有的只是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问题。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在传统的观念左右下,家长们还是不约而同地相信了所谓的“专家”,把孩子玩网游当成了精神病,而把亲生的孩子送到管理混乱的“网瘾戒除训练营”去,以致于发生了少年惨死的悲剧。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游戏,如果家长当年沉溺于野战、滚铁环、拍洋画、跳猴皮筋等游戏的举动不能叫做“病”的话,现在的孩子玩网游当然也不能叫做“病”。时代在进步,游戏也在进步。想要理清孩子玩游戏和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根子还在教育与沟通上,与网络无关。而令人恐怖“网瘾”则不过是某些所谓的教育专家夸大其词、头痛医脚的作法!而网瘾训练营的悲剧也正是这种意识和思维误区下产生的。妖魔化网络和圣化应试教育的结果,就是孩子 和家长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远,没有网瘾都变成了“网瘾”!
如今,卫生部门通过社会上广泛地征求意见出台的这个试行意见,无疑是一种思维意识上的进步,也从根本上煽了某些教育专家的耳光。而这个意见很细致地把家长、老师和孩子的沟通放到了重要的位置,提出了孩子正确上网是需要引导的,这个观点让看惯了教育部门经常出的昏招而忧心未来的人们有了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尽管,这个意见还只是征求意见,还需要社会各界消化吸收并努力实施,但,思维意识的进步和人性的探讨还是让人看到了希望!
教育部门何时才能也出台这样理智和科学的意见?
可惜的是,这个意见只是卫生部的意见。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其实最该对青少年教育问题负责的教育部门的意见。教育部门在对青少年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网游问题上的反应可以说是迟钝而落后的。如果对应试教育的问题早些反应,如果对网瘾训练营之类的营利机构早些理智的规范和限制,如果对学校教育早些意识和思维上的改变,网瘾问题或者根本就不会在社会上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而因戒除网瘾而猝死的阳光少年也还在健康成长。山东冠县的网吧被封,学校的老师竟然暗自窃喜——这比起明白孩子教育需要引导而不是封堵制止的卫生部意见来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的眼光多么的短浅,思维意识多么地落后!
如今,卫生部门率先地对网瘾问题出台了理智和科学的意见,教育部门何时才会对自己的问题重视呢?卫生部的这个意见说得很对,真要是有关医疗机构诊断出来的精神问题了该请有关的机构配合诊治,而那个时候恐怕才是卫生部门的事情。而哪怕是意见中所提出的“网络使用不当”的问题,也应当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活儿!教育部的事,卫生部都提前做了,教育部门或者该早点拿出意见来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