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了,《同一首歌》——没有眼泪在飞!

(2009-10-09 03:14:40)
标签:

同一首歌停播

老歌

过气明星

娱乐

国庆

电视

分类: 影视娱乐

 

《同一首歌》终于要告别了!早在前几年,广州一份影响力颇大的杂志把这个号称的金牌栏目评为中国十大俗的时候,早就印证着《同一首歌》退出的必然,然而,这个高举着央视大旗的栏目却仍然厚着脸皮苦苦支撑了好几年,而这几年因之产生的利益和金钱的争执却从来没有离开过曾想骗取人们眼泪的《同一首歌》。如今,早该告别的终于告别了,而这个告别如果还用一首老歌来命名,却只能是:没有谁的眼泪在飞!——因为《同一首歌》或者早都不能称之为一个栏目,而几乎成为了一个现象!而这个现象带给娱乐界、带给社会的却更多的是一种摧残美丽的丑陋——

1、 榨干真情的回忆。

    作为《同一首歌》的栏目创意,原是想要用唤回人们留存在脑海里的真情回忆的。作为回忆的东西,原是因一种感动记忆在人们心灵深处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往往是和岁月、经历、美好相结合的。可《同一首歌》却唯恐人们的记忆失效,把各种老歌年年唱、天天唱、大会小会唱,肆意地将记忆里的美好天天放在嘴边。如果一个记忆天天在讲,那就失去了回忆的美好——可号称要唤回人们心中记忆的《同一首歌》却从来没有明白这一个道理,把人们心目中的记忆当作了商品,迅速地榨干了人们的回忆,同时也让更多的老歌成为了一种麻木的重复。

 

2、 辗碎老歌的纯真。

    老歌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之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成长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同时也结合了人们之于当年岁月的感动。而《同一首歌》的糟糕策划却让它的舞台上拒绝了所有的原唱作品,把老歌毫无价值、翻来覆去地唱到麻木。难道它不懂得比较才能有所分别吗?再好的歌,你唱一下是回忆,天天唱就成了习惯,老歌成了新歌,当年为老歌感动的纯真也让这种毫无创新的舞台糟蹋——这就是《同一首歌》为什么刚刚创办的时候人们喜欢过,而越来越人气低落的根本原因!别的不说,就是主题歌翻来覆去的唱也让人恶心——我见过很多收看央视三套的人一听到《同一首歌》(此处指歌)的歌声响起就开始换台——原因很简单:烦了!

 

3、 网罗过气的明星。

    《同一首歌》几乎成了过气明星的收容所。从主持人到登台歌手,出镜到烦了的熟脸恰恰都不是当红的,好多已经成为昨日黄花的歌星在《同一首歌》里统统再就业。过气歌星把老歌再给唱得没有感觉,是《同一首歌》的拿手好戏。人们不是不能接受那些“过气”的明星,而是从节目的策划上来说,《同一首歌》从一开始就被贴上了拒绝创新的标签,它又怎么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呢?

 

4、 故弄玄虚的公益。

    说《同一首歌》全是过气的明星也很冤枉它,它还是经常能找一两个当红的明星来提提票房挣挣面子的。可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形象,《同一首歌》却又经常恶心地摆出一付公益演出的尊荣来。还记得刘德华拒演“英雄母亲”的公益活动吗?——请不要把脏水全泼向明星,《同一首歌》要价七八百万元以上,央视的播出就近两百万,制作还要收个两三百万,而所有明星(包括过气的和不过气的)的费用也有两百万,明星们——尤其是当红明星,拿着出场费(当然比商演要低),却在做“公益”,公益给谁看?又是谁在公益呢?

 

5、 制造地方的赤字。

    最为可怕的是,《同一首歌》由于打着公益的旗号却收价不菲,根本就不能象商业演出一样创造高额的票房收入。对《同一首歌》追逐的往往是那些好面子、喜欢政绩宣传的地方政府,而这大笔的支出无疑是这些本来地方就不大的政府巨大财政压力。政府出一部份、当地的企业无奈地再赞助一部分,而大多的钱却滚进了央视的腰包!花掉了几年宣传经费的当地政府不知道创造了多少的宣传效应,但当地的老百姓却为过气的明星们和央视的职员们贡献了应有的工资基础!

 

6、 破坏娱乐的经营。

    说中国娱乐业浮燥和不成熟是因为中国的娱乐业起步较晚,但可恶的《同一首歌》模式却比浮燥的娱乐业还要可怕,因为它完全脱离了娱乐经营的轨道,不讲商业经营规律地榨取钱财。它利用央视大打公益的牌子,却向地方收费,而这样的演出为了制造场面和商家的过度赞助不得不发放大量的免费座席,这首先给票房收入判了死刑;然后,一场表演的广告效应嫁接在了老歌和过气明星的翻唱上让主办地和商家的宣传大打折扣;最可怕的是,数年一尘不变的老套演出、毫无新意拒绝创新的节目质量让人们不断乏味,而央视的要价却逐年提高——一个没有新意的节目配合不断增高的价码,这样违背经济规律的操作也只有《同一首歌》才做得出来!不知道那些追逐它的地方政府的经济头脑嫁接到了什么地方!

 

7、 脱离人性的金牌。

其实,如果在观众中做一个调查,我们就可以发现,《同一首歌》的人气并不是现在临到了停播时才下跌的!《同一首歌》由于上述的多个原因,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可它却成为了央视的金牌栏目!而这个金牌的背后,却毁灭了多少人性的东西?首先,它摧毁了观众们对老歌老情留恋的人性,让回忆被麻木替代;其次,它维系了对某些过气名星的人性,却丢掉了人们希望获得更高追求的基本人性需求;第三,它利用了人性的善良,用公益活动来隐藏捞钱走穴的真实意图;第四,它破坏商业规律,用低廉的产品骗取了高额的回报——而这个回报却是不明真相的当地政府强加给当地人民的!——对于这样一个不具备人性规律的栏目,还恶心地以唤回人生的感动作为立意,委实让人象吞了苍蝇一样地恶心!这样的栏目停播,不仅不让人惋惜,还会让人鼓掌叫好——因为它早该寿终正寝了!

 

《同一首歌》终于要走了!值得回忆的老歌终于可以安静地重回人们的心灵,不再继续麻木的烦人;公益事业也将因它的离开而带来一丝纯洁,人们不再为了宣传而违心地欺骗自己;地方的政府终于可以想想更实际的方法,不再为了追逐虚华而损己利人;央视的荧屏上少了一份伤害,人们的心灵可以慢慢再集累记忆的真情了!

别了,《同一首歌》!你高唱着真情却最终毁掉了它!听说《同一首歌》(此处指歌)的创作都也将因版权问题起诉,因为《同一首歌》毁掉了自己也毁掉了人性的真挚!别了,《同一首歌》!在你离开之际,已经被你搞麻木的人们不会流泪,刚欢庆了祖国六十岁生日的中国天空中不会飞起一点点为你的泪水!

别了,《同一首歌》!别了,虚伪、麻木和拒绝创新的思维!

 

                                                            2009-1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