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轶可《狮子座》涉嫌抄袭《天际》的三大疑惑

(2009-09-02 04:32:46)
标签:

曾轶可

抄袭门

狮子座

天际

快女

星座

台湾

娱乐

分类: 影视娱乐

 

快女的新闻总是层出不穷,有故意炒作的,但也有令人意想不到而震惊的——曾轶可《狮子座》涉嫌抄袭音乐才女Mickey2002年所作的《天际》(纯音乐)的消息就令人震惊。曾轶可的创作才华本令人侧目,但如今突遇“抄袭门”,尽管只是在她创作中的曲子部分、尽管只是和《天际》80%的接近,这个消息也足以让人对其创作才华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也给她刚刚开始的音乐人之路蒙上了阴影!

笔者本人最近也蒙受抄袭之痛,也对抄袭者深恶痛绝。因此,笔者特地找到了《天际》的原曲仔细聆听了数遍,这才发现,尽管《狮子座》的曲子部分与《天际》的确相似度很高,但对于网友盛传的“抄袭”一说还是有着三大很明显的疑惑——

 

疑惑之一:曾轶可是怎么“听”到《天际》的?

凭心而论,《狮子座》的曲子部分与《天际》的确很相似,虽然不是完全一样、所表达的意境也不全然相同,但有70%80%的相似是可以肯定的。但《天际》是一张发行很“生癖”的唱片,倘若曾轶可是抄袭的话,她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听到《天际》的呢?想想看,连来自台湾,对曾轶可“很不满意”的音乐人包小柏也没有听过这张来自台湾的唱片,这曲子的生癖程度可想而知。当然,既然网友找得到,曾轶可当然也是有机率会碰到这张唱片或音乐的——但曾轶可毕竟还不满二十岁,假如她是有心抄袭,又怎么能在短时期内对原曲进行了修改又填写了水平并不低的歌词的呢?

在这一刻,我突然想起了那个“作家”郭小四也陷入过“抄袭门”,而他尽管“整段照搬”不是还号称“是在宣传”了原作吗?抄袭和照搬无疑是可耻的,也是一定要批判的!但曾轶可的《狮子座》却第一不是照搬,第二有再创作(歌词)。——可如果说她不是抄袭,又怎么解释《天际》和她如此之高的相似程度呢?

这的确是个非常让人疑惑的问题!按照曾轶可说的她《狮子座》的曲子是写在一张试卷上,相似是一种“暗合”——但听了《天际》后,笔者个人却认为,“暗合”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相似段落的顺序也较一致,不太可能是孪生兄弟般的“心心相印”。

那么,符合逻辑的推论只有一个:曾轶可在一个非正式场合无意中“听”了《天际》(比如在某个酒吧或茶室里),但由于曲子很生癖,谁也没有在意,但她对音乐的敏感,在潜意识里深深地留下了《天际》这首曲子的印象,而在一个偶然的时间导致她“创作”出了《狮子座》!——当然,这个结论也只是种推测,因为这件事情的确有着让人难以讲清楚的巧合和疑惑。

 

疑惑之二:这种相似能不能完全抹杀曾轶可的创作才华?

以现在仅知的“证据”来看,“抄袭门”所涉及的仅是《狮子座》曲子部分,而且仅是大部份相似。因此,如果以这个来武断地称曾轶可是“抄袭”,全盘否定她的创作才华显然也是不公正的。毕竟,歌词是她所作的,而且曾轶可提出的反驳也是有道理的:是不是要把她原创的十几首歌统统说成“不是原创”?

曾轶可的这个理由正好说明问题。我想,网友们是不是可以展开一下新的“搜索”,对位一下曾轶可的其它原创歌曲是否也有同样类似的情况——倘若有,那当然应该对曾轶可的原创能力——特别是作曲能力进行重新审视;倘若没有,无论谁也不能凭这样一首证剧不全的曲子妄加否定曾轶可的创作才华,甚至不能武断地认定是“抄袭”!何况,曾轶可所填的歌词迄今为止还是值得称道的!

 

疑惑之三:为什么出事前后“倒曾派”的看法是两样的?

据称,有人在得知了《天际》与《狮子座》曲子相似后发出了 “谁再说《狮子座》是原创,可以去死了。”的激烈言辞——这样的表态绝粹是“倒曾派”的反应!

记得在曾轶可晋级时,“倒曾派”们也有言辞激烈的说法,而那时说法是:“曾轶可的歌词是小情调,曲子都是些很简单的单音,有个屁的创作才华!”

比较一下出事前后的两种说法,我们可以看出“倒曾派”的言论完全走了两个极端:之前说曾轶可的创作是根本“不具才华”的、曲调是简单的(当然也包括《狮子座的曲子》),而出事以后,《天际》突然变成了“音乐才女”的作品,是高档次的,曾轶可是个“抄袭者”。这两种对“曾轶可作品”截然相反的评论其实看出了“倒曾派”其实针地的是曾轶可这个人,而不是针对这个事件!而真正要对“抄袭门”事件作出公正的评价的话,应当针对的是事情的本身,而不是刻意地去针对曾本人!

我蔑视抄袭者,蔑视不劳而获的文化小偷,但我更尊重事实。从曾轶可的“抄袭门”来看,目前根本没有足以指责她“抄袭”的绝对证据。那么,在这样一种状况下,轻易地否定曾轶可的创作才华既是对她本人的不公平,也是对整个事件的不负责任。我衷心地希望各方面本着负责的心态寻找更多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还原事实真象——当然,我也更希望这事情本是一场误会!因为,有一个踏踏实实的原创者比有一个虚华的“曾抄抄”更能让我们、让世界得到安慰!

 

                                                             2009-9-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