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雕心流云
雕心流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68
  • 关注人气:1,9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山东因“综合素质低”被高校拒绝的考生叫屈

(2009-08-31 08:25:16)
标签:

山东临沂

综合素质

高考

考生退档

素质教育

考试

教育

分类: 杂议杂评

 

中国教育经常跟我们开一些滑稽的玩笑,而这些玩笑的背后却不可避免地让受教育者饱受痛苦。近日,山东又传出了临沂师范院校将12名已经投档的考生退栏的消息,理由是这些被拒绝的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低”!有报道称这种作法是“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录取中的作用取得突破”——而我,倒要为这些倒在扭曲的素质教育理解中的可怜考生们鸣冤叫屈了!

“综合素质评价”究竟是个什么标准?

既然你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的一个依据,那当然就要有所依据和标准,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所谓的“综合素质评价”究竟有些什么内容吧——据称,这12名报考临沂师范学院中文系的考生被拒绝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考生高中时的会考成绩、素质教育选修模块成绩、中学给出的综合评价以及语文单科成绩4个部分。——别的不说,仅仅是这四个“主要内容”就完全经不起推敲!

考生高中时的会考成绩:这个内容还是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何干?成千上万的考生因为一场高考而进入高校,你凭什么要独独让这12个孩子多使用一次或几次考试的成绩来做为评判?

素质教育选修模块成绩:素质教育是什么、有什么标准现在都在争议中,我们根本无从知道这个“选修模块”是什么东西。就算知道,一个没有标准的模块怎么用“成绩”来量化?又怎么知道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中学给出的综合评价:那就是说档案决定生死?这在中国过去走过一定的弯路,现在是不是要拾起来?而所有的考生难道档案内容都不参考吗?如果参考,那这个内容是多此一举,如果不参考,这12个孩子不成了冤大头?最重要的问题是,这种参考完全是不透明的,根本无法保证其公正,那怎么可能推广?

语文单科成绩:仅从表面上看,因为这12个考生是报考的中文系,这个参考标准还说得过去。但问题是,这明明就是专业科的成绩,你上升到什么“综合素质”上去呢?扯淡!

谁叫你把素质教育上升为考试的?

说到这里,发明出这个“试点招生”的教育官员们一定会叫屈不已:你们社会不是说孩子的教育要以素质教育为本吗?现在我们搞了素质教育的录取试点你们又说不对……

不错,学生的素质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教育有识之士的公认。可素质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谁叫你把他作为考试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国的人才评判翻来覆去只知道一招:考试。说中国现行的教育是应试教育一点都不错,教育一线人员感觉到受教育者应该全面健康地发展,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多接受素质教育,可一到了领导那里,素质教育却还是只有一个办法来恒量:考试!道德伦丧的基督徒可以揣着圣经去做坏事,那依照我们的“考试思维”,能不能把圣经考满分的坏人评价为道德合格呢?——一个简单的“教育”和“考试”的概念都分不清,如果不是刻意地偷换概念要体现政绩,那就真的要“综合评价”一下这些管理者是不是大脑有问题了!

专 家和教授凭什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评价?

先讲一个可能是众所周知的故事:世界上公认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其实是个不识谱的“歌谱盲”。但是他演铎的歌曲却很少有人称之为不到位。——如果以考核标准来评判,可能帕氏要被我们永远的拒之于音乐的大门之外!也就是说,一个个的“综合素质”最终体现在他最后的表现能力上。

既然如此,让试点的监沂师范的教授专家们组成考评小组对着电子档案纸上谈兵地把12名考生拒之门外就无论如何不象是一个科学的方式了!

首先来说,专家教授根本就不具备评定这些学生“综合素质”的权威性!高校同样只是一个教育的部门,它和中学的不同仅在于它的教育等级不一样,而绝不是使用人才的机构!如果你要评价“综合素质”,那当然应该是社会人士(甚至是未来的用人单位代表)组成的人员来进行综合评价才对,为什么要只留给专家教授来作一个很片面的分析呢?

其次,就算他们有资格,那也要见到这12个考生本人,对他们的综合表现作一个了解才可能公正,凭什么你们连面都不见,坐在电脑前凭几页纸和档案就将他们拒之门外呢?而且,正如这些“专家”看到的那样,用这种标准,这12个孩子就算明年重考,他们还是不可能被选中——在这种可笑的评价体系中,考生居然连亡羊补牢的可能行都没有!

 

因此,这12名实质已经通过高考的考生其实是山东教育官员们拍脑袋发明的牺牲品,他们的被拒不但体现不出教育在“素质教育上的突破”,反而失去了公平的原则!我们在呼唤素质教育的同时,又一次让某些无知的管理者们扭曲了方向,中国教育的黑色幽默又一次害了十二名好不容易通过高考的学生!

希望这12个孩子以后的命运能够好些,更深切的希望中国的教育不要再处在“毁人不倦”的地位上!为教育真正办点好事吧!

 

                                                        2009-8-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