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网瘾少年,不如拯救生命!
(2009-08-04 23:12:40)
标签:
广西网瘾少年死亡暴力军事化训练育儿 |
分类: 体育 |
1、“网瘾治疗”的“机构”是一种什么样的机构?“治疗”方法又是什么?
从广西那位死亡的孩子邓某的家人描述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这家所谓的“为了拯救网瘾少年”的“训练营”采用的方法是用“二十四小时封闭式管理”的“军事化训练”,辅以“心理学专家”的“心理辅导”,从而达到“让网瘾少年”远离网瘾的目的。——这种方法,其实是现在全国遍地开花的“网瘾治疗”机构们采用的最普遍的方法!应当说,这种方法是可笑的!为什么呢?
一年前,一个在昆明从事少儿心理学研究的朋友找到了我,和我讨论他想投资开办一个“网瘾戒除训练所”。这个朋友阐述了他研究的“网瘾少年”的心理问题,诸如“和人沟通不利”、“没有人教给他们不上网应该做什么”、“没有摆清生活和虚拟的位置”等等,他所拿出的办法也正和现在的这些“训练营”的办法大同小异,也是“军事化的规律生活”,“心理辅导”、“有意义的活动”等等。——我且不去讨论他的理论是否有问题,单是从道理上分析,这种作法就是有着极大误导性的:
首先,关于学习、生活与网络之间的厉害冲突的说辞哪个家长没跟孩子们说过很多次?就算是“别人的话可能孩子会听”,但家长有必要付出大的培训经费卖一个可能性吗?
其次,如果说“心理辅导专家”的“心理辅导”能够戒除“网瘾”,那还搞什么训练营,直接让学校聘请心理专家上课不就解决了吗?干嘛要节外生枝大搞什么“训练营”呢?
第三,如果要让孩子吃苦或封闭管理,找个正规的部队进行“军训”生活就解决问题了,为什么要花高于“军训”数倍的钱去做“军训同样的事情呢?
第四,家长一对一也没有教育好孩子,怎么能相信这些一对十几个孩子的辅导者能够教好孩子呢?
其实,现在的“网瘾治疗”“机构”说白了,就是一群有商业头脑的人,拉上几个号称“心理专家”的人士,找一个教育的单位挂靠,扯着教育的大旗进行营利的“机构”。他们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我们的家长们只不过是在“病急乱投医”的思想下做了一个其实是“受虐”的举动!
2、所谓的“封闭化管理”弊端重重!
这些“网瘾治疗机构”出于营利的目的,大量地压缩成本,而这些所谓的“24小时封闭管理”实际上则是弊端重重的。
a)
b)
c)
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家里都管不住的孩子到了这样的环境中,他们能够“听话”吗?如果他们有“反抗”,这些训练营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呢?我们的家长舍不得打孩子,可就宁愿放到这种环境下让别人来“打”吗?虽然现在还不能说那个死了的孩子是否死于“暴力”,可那一身的伤至少说明孩子呆的环境是不健康的!
事实上,按照官方的统计,我国的1.6亿青少年网民中只有10%的是属于“网瘾少年”的,如果这种所谓的“网瘾戒除训练营”是有效的,那么以现在这样遍地开花的状况来说,“网瘾少年”的比例应该早就越来越少了……这些道理都是很简单就能想明白的,为什么我们的家长却还要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
3、“网瘾”一种什么“病”?生“病”的人究竟是谁?
既然说到了“治疗”,那说明“网瘾”是一种“病”。但查遍了医疗手册你也不可能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按照某些专家学者的说法,这是一种青少年的“心理疾病”,需要引导他们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出来。那么,就算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我们给青少年们的“真实世界”又是什么呢?他们从网络里出来,究竟应该面对怎么样的人生和世界呢?
我们来做个实验——据权威统计,我们共有3.38亿的网民,青少年网民仅占这一数据的一半不到。那么剩下这一半成人网民有没有一天到晚沉溺于网络的“网瘾成人”呢?答案是:有!而且比例不会低于青少年的比例。那,我们请这近两千万的“网瘾成人”不要再上网了,做得到吗?——答案我们不用实验也能想到:做不到!
也就是说,成人也做不到的事,我们却在勉强孩子们去做到!——为什么会有这种啼笑皆非但又很现实的结果呢?
“网瘾”,顾名思义,就是对网络上瘾,一天沉溺于网络中的行为。这一行为其实不是孩子独有的,成人也不例外。我们分析一下“网瘾成人”们,他们多数是因为无所事事,没有追求,所以才无奈地泡在网络上的,一旦他们的生计出了问题,他们会不经任何“治疗”地告别网络都上班,去挣口粮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网瘾少年”们如果明白了生活中有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不用“治疗”也能够很快变好的——这根本就是一种人性的基本常识!!!
因此,“网瘾”根本就不是一种“病”!只是一种现象。而这个现象的造成,根本就是我们大人没有给孩子明确出一个生活里应该做的方向,才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可是,我们的家长、老师、专家们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揪住网络不放,甚至于妖魔化网络!
我前面讲过那位想开“网瘾戒除训练所”的朋友,他甚至对青少年沉溺的网络游戏一无所知,连调查一下的态度都没有,就横空总结了一大堆青少年“网瘾“的心理学理论,试问这样的理论能打动青少年的心吗?显然是不能的!
我们的家长和成人们一直在用着成人的观点和思想去解释孩子们的思想,这是一种极为不人性的作法。有的家长连网络是什么,孩子为什么喜欢上网都不了解,凭空就认为孩子上网不好,凭空就把孩子归结到了“网瘾少年”行列中去,而从来不问问孩子,你想什么,你需要什么,你心里有什么障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一个孩子是上网去学习网校的功课入了迷,一学就是几个小时!不明真相的父母会不会有一天把这个孩子交到“网瘾戒除训练营”去呢?
因此,“网瘾”根本是不可怕的,可怕的倒是我们的家长们,因为他们对孩子的生活需求营造得不够,不从人性的角度去了解孩子,所以才误解孩子是“网瘾少年”。如果说“网瘾”是一种“病”,那生“病”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家长!只有家长理解了自己的孩子,从生活的角度把孩子生活中需要的东西营造好了,孩子才会回到生活中来!否则,你砸掉了世界上所有的电脑也不管用!
听说死亡了的少年邓某是家族里“三代单传”的孩子。可怜的是,在一种错误的“网络妖魔化”思想的误导下,酿成了今天的悲剧!中国在许多问题上都有很偏执,以致于很多问题都要发生了血淋淋的惨剧才会反省。孩子沉溺于网络的问题,其实是孩子的生活和沟通上出了问题,是人性的问题,而不是网络的问题!在对花季少年的离去悲痛的同时,笔者再一次呼吁天下的父母:请从孩子的角度好好思考一下人生和人性,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在孩子的人生和生活里有哪些失误!孩子的生命是最重要的,生命的意义在于他的人生是不是健康,生活是否有意义!做好了生活,营造好孩子的环境,孩子自然就不会去沉溺于其它任何东西。千万不要再盲目地、用成人的观点去折磨孩子了:拯救网瘾少年,不如拯救他们的生活,不如拯救他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