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魔兽文化部通过审批青少年网络游戏好莱坞中国游戏 |
分类: 杂议杂评 |
对于这个留言,我不知道如果让中国的某些专 家教授看到会不会又上纲上线地担忧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上去,会不会又以“文化”观点大肆批判一番?今天,当看到《魔兽世界》已经获得文化部的通过,不日将“回归”的消息传来时,更多了一番对于某些专家教授们杞人忧天似的思维方式而担心的想法。中国的专家教授有相当的一部分擅长于偷换概念来博取社会的尊重,把“魔兽”的问题划归到“文化担忧”的思潮上大抵也是他们的杰作。其实,“魔兽”本与文化无关!
“魔兽”就是一款网络游戏,本来无需文化部的大动干戈。
“魔兽”出现如今的审批问题,本来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作为一款已经在中国的网游界享有声誉的网络游戏会突然间出现了审批的问题委实是匪夷所思的!不论你说什么里面有“虚拟币的问题”(赌博问题),或是属于“限制级”的问题,早在“魔兽”进入中国的时候为什么不审批呢?等“魔兽”的玩家在中国已经遍地都是,甚至到了“魔兽”易主的事情发生后,你才突然地来个什么审批手续不完备而暂停,稍有头脑的人都会想到,这里面如果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就是一种拙劣的商业炒作手段!而如今这样的大动干戈,归根到底只会显露一种结果——那就是我国的游戏(及文化)审批机制有太多的漏洞和不完善!这样的事件,已经全然成了一种“自报家丑”的行为了!
(“魔兽”)游戏到底要跟文化扯什么关系?
其实,游戏本身就属于一种娱乐的范畴,跟文化或民族危亡根本扯不上任何关系的,不知道我们的有一些专家教授们何苦要把游戏和文化、修养、知识等等之类的“高尚”玩意儿混为一谈。我们当然不希望青少年过度沉溺于网络游戏,但是,有什么游戏是“过度沉溺”也无害的“文化游戏”呢?有的教授作为青少年方面的专家,甚至于不惜公开讲“魔兽”是限制级成人游戏的谎言,其用意也是要阻止青少年去玩“魔兽”。可是,“过度沉溺”和玩网游娱乐是两个概念,有谁会认为玩游戏可以玩成旷世奇才?难道我们要在游戏中去学习知识文化吗?每个人青少年时期都离不开玩游戏,我们回过头去想想,六、七十年代的孩子们小时候玩皮筋、滚铁环的游戏难道说里面有“皮筋文化”或“铁圈文化”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游戏,没有玩过游戏的青少年的生活根本就不是健康的生活!现在网络游戏成为了人们的主要游戏方式,恰恰说明了游戏经过发展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如果你要担忧孩子们因为过度沉溺网络游戏带来的恶果,依我看倒不如研究一下:游戏发展了,但我们的文化、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是不是也发展了才具有时代的意义!
因为怕孩子过度沉溺而封杀游戏,那还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来做什么!?
青少年过度沉溺于(网络)游戏,其实本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更不是现在这个时代才有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好莱坞的电影连美国人自己都说那是“文化垃圾”,可照样有大量的美国观众、美国青少年去观看——说到底,那些电影只是种娱乐方式,人们看好莱坞电影根本就是去娱乐的,不是去学习知识文化!美国的青少年照样看好莱坞电影,但同样要在社会和学校学习知识文化,文化是不会因为娱乐而颓废的!“魔兽”之类的网游也同样如此——游戏只是用来娱乐的!如果担心因过度娱乐而颓废了文化,那恰恰是引导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也才是更应该让专家教授思考解决的问题!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正负两面,如何扬长避短是我们社会永恒的研究课题。我们的一些专家教授的有色眼镜总是片面地去强调事物的缺点,于是“魔兽”之类网游的负面问题就被无限的放大了。就象前几年,台湾的偶像剧《流星花园》被禁播的笑话一样,是专家们“担心”这片子的“思想教育”性太差,会“教坏孩子”,结果呢?现在《流星花园》的大陆翻拍版本都上演了!——我相信不会有几个家长和孩子会蠢到用偶像剧当做“教育片”去“学习和思考”的!对于网游同样如此!所有人都把“魔兽”当作玩,只有专家们认为青少年玩“魔兽”是要“学习文化”!中国某些专家的这种杞人忧天的思维,说到底是为逃避自己正确引导青少年、教育青少年的责任,是打着文化的大旗偷换娱乐和学习的概念!他们所说的根本就不是什么“文化”的问题,甚至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伪文化”论调!
如何引导青少年摆正娱乐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才是本质的问题,我们的某些专家混淆概念,企图用禁止的方式来“堵”住因为游戏过度而出现的负面影响,这全然是一种因噎废食、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和蠢笨思想和手段!奉劝这些专家教授,如果你们真的为青少年的未来着想、真的为中国的民族危亡着想,麻烦你们好好研究一下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摆正学习和游戏的关系,而不要打着文化的名义去做一些瞎子点灯似的无用功!
我不是“魔兽”迷,也很少玩网游,但鉴于某些专家学者的错误言论,我必须为“魔兽”的归来而鼓掌叫好!——让偷换概念的“伪文化”论调见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