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人诸葛亮害死关羽(《三国演义》三大败笔之二)

标签:
文化 |
《三国演义》最成功的塑造就是几乎神化的诸葛亮, 连鲁迅先生都说:诸葛亮之多智近妖!能把一个一生唯谨慎的丞相之才写成一个通天地、惊鬼神、无所不能的“妖人”且广泛传颂,这不能不说是罗贯中的成功之处!但诸葛亮毕竟是个历史人物,因此细读《三国演义》我们发现因为要“妖化”诸葛亮,所以在诸葛亮身上出现了惊人的大败笔!——
1、
这是之所以称《三国演义》写诸葛亮有败笔之嫌的最重要证据!——关羽怎么会是诸葛亮害死的呢?——因为罗贯中要“妖化”诸葛亮,就必须把他说成是什么都懂,天下无敌,甚至于能掐会算的,那么,关羽的失荆州的责任当然一定要推到关羽本人身上去,因此,《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说:诸葛亮听说关羽拒婚孙权,对刘备说:“荆州危矣,可使人替关羽回”,但其后捷报频传,“因此玄德放心”。这一通推托可得出诸葛亮早知荆州危险,只是刘备不听,是关羽没有“南联孙权、北拒曹操”而已。但是,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第七十七回是倒叙说的上述文字,但是关羽拒婚是什么时候?——第七十三回!关羽在第七十三回拒婚后,孙权生气要答应曹操的话去打荆州,谋士步骘出主意让曹操派曹仁从樊城去攻荆州,这个消息传到了蜀国(请注意,这里写的和后来七十七写的完全是两回事了),刘备问计于诸葛,“孔明曰:某已料曹操必有此谋”,——他早就料到了(呵呵)——于是刘备问他“如之奈何?”,孔明说什么?“可差使命……与云长,令先起兵取樊城,使敌军胆寒,自然瓦解矣。”——噢,原来出这个馊主意的就是诸葛亮!!!
众所周之,荆州被袭是因为错误地发动了襄樊之战,后防空虚所致,可《三国演义》却为了妖化诸葛亮,说明他是“已料必有此谋”的高人,居然把襄樊战役说成是诸葛亮出的主意,这便成了说东的也是诸葛亮,说西的也是他,那么,只能是一种解释了——关羽是诸葛亮有意害死的!因为他先出主意让关羽离开荆州去打樊城,后来明知“荆州危矣”却不让刘备派兵去救(“派人替关羽回”和派兵救关羽可是两回事!),把关羽先骗出去,让孙曹把他害死,然后再在刘备面前装好人“亮亲提一军去救云长”——这样一写,不仅没有妖化诸葛亮,反而把诸葛亮写成了计策失败,人品更糟的蠢人了!
2、
失街亭是为了表现空城计的——历来懂得《三国演义》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诸葛亮毕竟是街亭战的总指挥,为了给他脱责,把一切推给马谡,罗贯中编了一大堆的借口,但这些借口却反衬出诸葛的无能——
A、
B、
C、
3、
诸葛亮出世先用三五千的人马烧掉了夏侯惇的十万人,后来又在樊城用不到一万人烧掉了曹仁的十万大军。加起来,用不到二万人烧掉了曹操二十万大军,战胜的将有夏侯惇、曹仁、曹洪、许禇、于禁、李典、夏侯兰、韓浩等小半支曹家军!用这样的本领,曹操的八十三万人马倒真的不用去找孙权联合了,用刘琦江夏的三万人就可以消灭了!虽然艺术加工是可行的,但这种加工是推敲不得的!再者,你这么能打,为什么要带民逃跑?要带民逃跑,为什么打胜仗了后不立刻跑,要曹操派徐元直来招降后才跑呢?真是无法自圆其说!
4、
盘点一下六出祁山失败《三国演义》怎么解释的:
一出:失街亭;(失败归于马谡)
二出:破不了郝昭的陈仓;(罗贯中给诸葛亮安排了三次大胜后体面地回国)
三出:张苞死了把诸葛亮气病了;(这个理由最为滑稽!)
四出:中反间计;(失败归于刘禅)
五出:李严诈粮;(失败归于李严)
六出:病死五丈原。(死诸葛吓跑活仲达)
无需要解释了,罗贯中为诸葛亮的失败找了各种花色的借口来维护他的形象,但是我们已经看出来:在这些段落,妖化的诸葛已经渐渐褪色了!
5、
就算是历史上诸葛亮最成功的南征,罗贯中写得也很费力,我们来看一下情况:
一擒:简单的埋伏计;
二擒:孟获的部将主动送来的;(渡泸水,破水毒)
三擒:破孟获劫营之计;
四擒:退兵之计;
五擒:杨锋主动擒来;(山神指路,孟节赠泉,神明保佑)
六擒:孟获自己送上门诈降;(破木鹿大王妖术)
七擒:火烧藤甲兵。
从以上列举可以看出,实际上孔明用的计是很简单的一些将才均可用的计,不算神奇。而真正神奇的多是那些很怪异的水啊、泉啊、神啊、怪啊的,而最为奇怪的是,在这历史上诸葛亮唯一真正的军事成绩事件里,诸葛亮并没有展现出全书中很多地方高人一等的实力,反而多次依靠神明保佑才渡过难关。因而,这种写法很诡异,显然作者罗贯中是收集的一些当地的传说来写这一段的,所以,最诡异的地方反而显得比全书大肆妖化的段落来得更合理一些了!
从以上分析中得出结论:罗贯中妖化诸葛亮总体讲是成功的,但因为妖化,出现了矛盾,出现了无法自圆其说的败笔——甚至是“阴谋害死关羽“这样的败笔!因此,《三国演义》的演义化特征暴露无疑!他妖化诸葛的手法其实很简单,很评话性,如果仔细地推敲,《三国演义》几乎所有夸大诸葛能力的地方都有着无法自圆其说的漏洞!
2009-4-17
预告:《三国演义》三大败笔三:煮酒论英雄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