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味清明,才开始懂得人生

(2009-04-05 00:23:02)
标签:

清明

压岁钱

节日

青草

亲人

情感

分类: 小说故事

    对于一个父母背景离乡在异地生下的城里孩子来说,清明节也许是最为模糊的节日,乖乖仔似的教育让我自幼便习惯了春深时静静守候在课堂里的时光。偶而有同学请了假说甚么清明扫墓,也仅仅有一个纪念亲人的概念。因为成绩好,少不了有时再似懂非懂地背上两段“清明时节雨纷纷”之类的古诗。以致于阳光灿烂,到很大了都还抱着人性本善的思想立世,不明白人生说不清什么时候阳光都会被乌云遮去,更不明白为什么清明如此晴朗的称号却总是要“雨纷纷”地。

儿时最喜欢过的是春节,放假、新衣、好吃的、放炮、好玩的、压岁钱……什么好事情都凑到一块儿去了。因为家里穷,记忆中的压岁钱都是集邮品似的作用——妈妈换来了新的票子,整整齐齐地把它夹进书里,闲时拿出来看看,三五年后,还可以把几年的压岁钱象邮票一般放在一起与伙伴们炫耀,并不像现代的孩子一般早早地便有有商品交换的货币概念。

上小学的时候多了个“六一”节的期盼,不是因为天天向上的口号多了份未来主人翁的心态,反而是因为可以放假一天的“懒孩子”思想、可以缠着父母买书的“坏孩子”思想以及可以在学校的组织下去看一场电影的“娇孩子”思想——但我观察周围的同学大多都是这样的“坏思想”,以致到了初中时最后一个“六一”时大家还会凑在一起概叹为什么“五四”青年节不放假一天。

后来的中学时代便鲜有了节日的印象——那时的春节和国庆已经过得麻木,全然只有了放假的概念。而我仿佛更加纯粹得过火了些——同学们很多开始重视的“节日”便是自己的生日,贺卡开始流行起来,也有人开始了请客吹蜡烛。父亲教育过我:“儿的生日是母亲的难日”——因而我一直没有跟上这生日的潮流,到今天也没有。在考试的指挥棒下,这样的生日交流或者是一种少年天性的使然,也是一生最老的朋友相交的基础——很多年后,看到有很多少当时对生日在意的朋友在事业上相帮,突然明白了我们的教育在孩子最需要友情时却将友情扼杀。

大学的时候,人仿佛从一个紧闭的罐子里突然地释放出来,节日的概念也丰富了,没有假期的外国圣诞反而成了最热闹的风景,宿舍的 管理老师竟然也肯将关灯的时间压后。商店里的小贩最能感受节日的气氛,因为比偶尔停电还要畅销的是一根根的蜡烛。

大学毕业后工作了,辞职了,经商了,闯世界了,破产了,徘徊了……以为自己懂得人生了。节日的概念也更加地清晰了——在异地时赶着春运时间奔春节,家在南方也不忘除夕时要下几个饺子,元宵节的汤圆满街去找,端午节不管在哪里总要买个棕子,异乡时发现家乡的月饼好吃,新年时不忘约些朋友去听听钟声……于是想起了从儿时起父母总在春节时去采购,想起了端午时用黄色的雄黄酒写字在脑门上,想起了八月十五满桌的月饼青豆不愿去吃,想起了过节时父母让早点回家的句句嘱咐……但清明是什么?我依然模糊,亲人对于我生活的种种唠叨让我的神经也时常的模糊……

如今的清明却让我清醒,开始懂得了春天的深入原来也有个令人怅然的节日。曾经撕心裂肺的巨痛让我明白原来“清明时节雨纷纷”是万颗心累积在云层里的眼泪。清明时节,我将走上长满青草的山岗,我将透过那曾经让我赞美的灿烂春色来体味下内心的悲喜。不懂得清明的我不可能懂得人生,苍凉的美丽要在阵痛后才能出现!

亲人啊,我和你都在这美丽的深春的山头,从前拉着的手,现在牵着的心。

清明了,我来了,你也来了——天空、细雨、青草、翠岗以及凄美的人生!

懂得了清明,让我真正懂得了人生!

 

                             2009-4-5 昆明的清明凌晨

 

欢迎评论我的其它博文:http://blog.sina.com.cn/china09longwo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