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视觉特效r&h破产少年派娱乐 |
2013年2月25日,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刚刚落幕,华人之光李安导演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拿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二座最佳导演奖。饶是谦卑温厚如李安,居然也落下口舌之实,他手捧小金人致获奖辞时热情洋溢的从美国谢到台中,从少年派谢到李太太,从Thank You谢到Namaste(印度语),却偏偏忘了谢瑞查德派克——那只凝聚R&H studios众视觉特效师心血的CG 猛虎。
就在李安得奖的十几分钟之前,《少年派》也再下一城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颁奖直播中,正当R&H视觉特效总监Bill Westenhofer和他的同事们手握小金人打算向世界告知公司面临的困境与破产消息,却被渐强的《大白鲨》主题音乐打断,被迫尴尬下台。
也许是这样隆重的无礼与忽略,让所有视觉特效工作者心寒。次日,450多名视觉特效师集结在杜比剧院门口进行抗议游行,“是我们让无敌浩克无敌,我们让神奇蜘蛛侠神奇!”,呼唤电影业界对视觉特效的重视。网上的支持者们纷纷把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帐户的头像换成绿色,意为视觉特效的电影绿幕。
斯皮尔伯格曾说过:“未来的电影,只要一张绿幕就好,甚至演员都不需要了,一切都可以用电脑来做,唯独编剧还必须是个活人。”这话原本是申明故事创造的重要性,其实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视觉特效这之于当代电影的意义。放眼望去,上亿美金票房级别的电影,哪一部少得了视觉特效的加持?作为观众,我们只见《少年派》里腾空跃起的巨鲸,瑞查德派克的颈毛凛凛,看不见绿幕背后的另一面。
R&H studios是我最喜欢的那种明亮风格的美国公司,办公场地大而开阔,可以带宠物上班,运动休闲区里品种丰富。整栋楼里到处是CG模型和手绘,以及穿着简单神采飞扬的年轻艺术家。每次去都能感受到很纯粹的气息,就是青春、电影和梦想。看到它的倒掉,我心里特别难过。R&H studios成立于1987年,一直是业界标杆,近年来出品过的视效佳作就有《白雪公主和猎人》、《X-men第一课》、《博物馆奇妙夜》、《饥饿游戏》等等,R&H尤其以活泼逼真的CG动物形象见长,比如《纳尼亚传奇》里的白狮子,还有广受小朋友喜爱的节日档票房大赢家《鼠来宝》系列,如果没有这三只活蹦乱跳、会扭会唱的花栗鼠宝宝,可以说这部电影就根本不成立。这样旗舰型大公司的破产,让很多人大吃一惊,连大鲨鱼都饿死沙滩,小鱼小虾怎么生存?
其实,就在视觉特效电影抢占影院黄金档期的时候,视觉特效行业早已处在最艰难的时刻。破产危机在好莱坞各家大视效公司每一两年都会遭遇一次,无非是有的咬牙挺一挺,从悬崖边生拉回来,有的运气就没这么好。若不是这次沾了奥斯卡颁奖盛宴的戏剧性,R&H的破产根本不会有那么多的关注,无非是行业内的同仁唱一曲挽歌。
视觉特效,听起来是门赚钱生意。制作公司不会要求大咖演员片酬打八折,却无限制的压缩视效部分预算。任何一部以视效为主打的电影,理所当然在预算部分是视效占大头,但比例大不代表水分就大。就像R&H的主管Phillip Broste给李安的公开信中所说的那样,甲方永远只想要更便宜,而看不到性价比。视效公司的影片合同往往是一口价(flat rate),而导演的任何一个新念头,都会给视效团队带来无休止的无偿加班修改。 此外,出于对视觉特效的信心也好、依赖也罢,“出错了后期再修就好了啊”几乎成了某些制片人的口头禅。其实前期拍摄时的各种疏忽会给视效后制带来不必要的繁琐,比如一个演员的美瞳戴错颜色,就能让视效师返工好一阵子。随着视效软件的不断研发,使得视觉特效行业门槛慢慢降低,行业内部竞价,自相残杀也是导致如今困境的一大要素,再加上广大海外低价劳工的吸引力,视觉特效行业如屡薄冰久矣。
关于R&H的最新消息是他们必须在3月27日进行拍卖, 收购方将承担约1800万美金的债务。就像印度公司Reliance Mediaworks与小马奔腾联手收购Digital Domain一样, 许多中方财团对R&H跃跃欲试。但收购仅仅是开机重启,后续如何运作,才是准备做接盘侠的老板们需要认真考量的核心所在。
视觉特效师,甚至有人腹诽Visual Effects Artists这个词,他们也配叫艺术家?难道不就是电脑码农吗? “聪明人早就离开了,留下的只是梦想还未烧尽的傻瓜。”一位在索尼做流程的视效师好友略作轻松的对我说,语气里的伤感难掩。电影永远是通力合作的结果,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如果视觉特效公司真的因为自相残杀和海外廉价人力,演变成了新兴的血汗工厂,那对未来的电影本身也是极大的损害。所以,视觉特效师成立工会迫在眉睫,制定行业标准和相关待遇,不破不立,期待在废墟上形成新的秩序。
其实细想一下,有很多全球畅销的电影哪怕在十年前都是拍不了的,比如《复仇者联盟》、《返老还童》和这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故事自然是好故事,但这些精彩的剧本只能躺在制片公司的抽屉里落灰。是视觉特效的崛起,成就了这些故事。 当我们在影院里随着电影主角上天入地,为绚丽真实的壮丽场景而醉心,在那看不见的绿幕之后,是无数的视觉特效师一点一滴的创造。正是他们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承载了人类的想象力又一次起飞,扩大了电影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