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时代下的爱情漩涡——读《邢老汉和狗的故事》有感

(2013-12-22 20:57:15)
标签:

杂谈

一直有写点东西的想法,因为我好想都在读书似的。如果读书没有要写点什么东西的想法,我觉得会有遗憾,也许是一种经验吧。当我紧凑地读完一部小说,抚卷搜索,发现当时很有动笔的那股冲动在瞬间就溜走了。每每叹息于此,我总会想到工作、生活的快节奏,使我无暇安抚心灵,做一次静谧的思想之旅。故而,在遇挫越勇中,我学会了在书本边缘横批旁注的习惯,也许这也是我喜欢买书的另一个原因吧,毕竟这才是真正属于我的书,我可以兴手涂鸦。懒惰总是如影随形,疏于作文,又不长于创作,偏偏又难融入中文的学术底蕴中,故而信马由缰,心中随想总能不偏不倚地跳出框框之外,跳跃在键盘之上。今天突来有了些许兴致,梳理查封已久的思绪与情愫,也或许是因为读了这篇小说,和另外一篇小说,就随意涂写。本来是想写个所谓的读后感之类的,动笔之前才发现至今未能写出一篇合格的读后感文章,也学不会写作模式,那就只能写写自己的所思所想,未必真的和小说本身有关,更不会和小说的主旨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从小阅读理解想来抓不住主题思想。今天下午,看完《爸爸去哪里》,就翻阅了前段时间买的《灵与肉》。作者是张光贤,说实话,在上个月我还不认识他,现在也不甚了解,也懒于给读者普及百度百科。我知道这个人,还源于我看得另一本书《我与八十年代》,我知道这个人,觉得还挺有趣。对不起,我只能用这个“有趣”来形容张光贤,因为我并不想太多甚至政治,也不愿评价别人,故而总是觉得有趣足矣。还需解释的是,我一般觉得实在没什么更准确的词语来形容别人,有趣还是符合我的爱好的。读书识人,切合心意即可,不必太较真其余。读罢那书,知道这个人,看过第三方的评价,尚能符合我兴趣和有趣的标准,故而当当网上就买了他四本小说。(我都付了钱,当当就给我发了三本,理由缺货,我就不在这里黑它了。)读书时盲目的,买书于我更是盲目的,特别是脑热,我总会买一大堆可有可无的破书。这是闲话,还是写写与此主题相关的吧,话说我的文章有主题吗,有吗,没有的,真的是没有。《灵与肉》是一本小说集,我今天只看了第一个故事《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具体的内容我又不想介绍了,其一百度百科太强大,其二 从来不是一个合格的复述者。读书有个习惯,看完以后,总会去网上看看别人的分析和评价。当然这个百度就不太靠谱,俺们相信读秀,为嘛,因为“读秀”就是读起来特别优秀吧。发现别的大师分析这篇小说,主旨与内涵太高端大气上档次,我完全不感兴趣。当然我这里没有否定他人的意思,我就觉得吧,宏观的我们都看到的,但我不想说,说了也没用,我们可以关注微观的。毕竟那才是生活,一日三餐简单地生活,人活着更多地是看看脚下的路。这里呢,我想谈谈中国式的爱情和生活。或许更准确的说,就是中国最普通的夫妻生活。现在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压力好大,微博什么的可以见证他们的喜怒哀乐。我曾经觉得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在一个小城市,或者是一个小镇,平平淡淡的过日子就很好。正如黄磊和刘若英主演的《似水年华》,年轻时我们在大城市已经经历了繁华,工作后在小镇上了此一生。所以我一度很喜欢那个结尾,看了无数遍,我现在如果有机会还是非常喜欢看。即使现在我的想法变了,但心里的那份从容与有趣还是不变的。还是扯远了,就说邢老汉吧,书中借他的家庭述说了中国的爱情方式:中国劳动者的爱情是在艰难困苦中结晶出来的。他们在崎岖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互相搀扶,互相鼓励,互相遮风挡雨,一起承受压在他们身上的物质负担和精神负担;他们之间不用华而不实的辞藻,不用罗曼蒂克的表示,在不息的劳作中和伤病饥寒时的互相关怀中,就默默地传到了爱的搏动。这才是隽永的、具有创造性地爱情。也许中国最简单的爱情莫过于“男耕女织”这样传统的生活方式吧。土家野夫的《1980年代的爱情》里,男主人公在利川的小镇上,同样发出了“影随俪从,终老是乡”。我想他一度是艳羡女主人公父亲的生活的,虽然并不如意,但无关政治,乡民淳朴,生活倒也简单。但太多的因素要推你走出大山,走向繁华,“凡不能出山的人,最终将归于庸碌。你如不能让你的故乡因你而荣耀的话,你会愧对这块土地”。矛盾已极,翻阅当时笔记,我却有变化。在而是我天真地羡慕那样的生活,而今更多一份顾虑。“结庐于此境中,若衣食无忧,生活方便,甚好!然世事万难两全,吾人仍需朝九晚五,养儿养老,闲暇之余,让心灵覆盖其上,驰骋其间,即可!到耳顺之年,放浪形骸,未为晚也。”邢老汉的生活是幸福的,至少在他遇到要饭后的她之后,决定一起生活。“红光满面,连印堂都放光”。然而他们的杯具并不在于要的太多,而是生在了一个大时代下,小人物的他们终究绕不过大时代的漩涡。在岁月中早已学会潜泳的邢老汉和她却还是溺死在了大时代的漩涡中。她走了,也许未死,他走了,入土为安。感情是淳朴简单地,生活史复杂多变的。如果我们不能在这个多变的外在环境中,扼住生命的罗盘,我们终将迷失自我,即使有些许的慰藉,而难逃藏在心底的隐痛,上面还覆盖着失望与不解。故事讲完了,时间多的太快,我要走了。回寝室……明天星期一,又是忙碌的生活……13.12.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