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安】证券三年保荐项目变脸大全

(2013-04-18 01:16:49)
标签:

平安证券

分类: 璞石汇

(如此IPO模式可谓罪孽深重,所有相关人员都难辞其咎,责任追溯一个也不能少;重罚平安证券,暂停其保荐资格,相关责任人员终身禁入,都不足以平民愤。一直以来IPO乱象丛生,利益群体扎根其中不亦乐乎,这块奶酪不除,少则几月,多则一年,硕鼠又现,周而复始。事后重典,治标不能治本,IPO制度不新生终将无宁日。)

 

 

 

 

原题目:

平安证券“流血整顿”真相:或是公关化包装离职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近两年来,包括胜景山河、巴安水务、万福生科等数起震动监管层的涉嫌IPO造假上市案件,其保荐机构皆为平安证券。

    4月15日,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透露,近日监管层已正式约谈有关平安证券涉案投行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其中更包括已经离职的前任投行业务主管。追溯已经离职业务主管,平安证券事件进一步发酵扩大。市场普遍预期,万福生科IPO造假,监管层对平安证券的处理结果也将在近期出台。

    在这样一个敏感时期,平安证券反复对外宣称进行了“流血整顿”,表现就是之前核心管理团队全部离职,60多名执行副总以上的管理干部中有45人离职,占比近70%;业务人员规模也从最高峰300余人一度下降到120人,85名保荐代表人一度剩余不到20人,投行内核部门的全体管理干部和三分之二人员也全部离职。

    平安证券想通过这些迹象,反复在传达这么一个意思,那就是平安证券意识到问题所在,已经在整改了。但结合去年平安证券原总经理薛荣年跳槽华林证券,大笔招揽旧部以致平安证券的人事震动的情况来看,21财经情报研究员认为:平安证券所谓的流血整顿无非是对去年的离职潮进行了一次公关化的包装。经历离职潮的平安证券确实承受了损失,但这并不代表平安证券已经为其所做的事承担了相应的责任。

    平安证券保荐项目6成出现业绩变脸,而业绩变脸项目中,78%的项目出现保荐代表人离职。如此高的保荐项目业绩变脸率与保荐代表人离职率令人震惊。

6成IPO项目业绩变脸

    据21财经情报统:计2009年7月10日以来,A股共有885只股票IPO上市,这其中,由平安证券保荐承销或联合承销的企业有99家,占比11.1%,在77家保荐机构中拔得头筹。

    平安证券3年承销99个项目,作为保荐人的项目77个,而这77个项目中,上市还在持续督导期就发生业绩变脸的项目达50个,占比64%;而在这业绩变脸的50个项目中,发生保荐代表人离职的项目多达39个,占比78%。

    以持续督导期内,上市公司上市后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是否发生大幅度下滑为“业绩变脸”标准进行筛选,21财经情报发现,平安证券保荐的77个项目中,50个出现业绩变脸情况,保荐项目变脸率达64%;其中30个项目为上市当年就出现业绩变脸,18个项目为上市都第一年出现业绩变脸,2个项目为上市后第二年出现业绩变脸。

   《每日经济新闻》也对平安证券保荐项目的变脸情况进行过统计,其统计结果为上市当年业绩变脸的有30家,上市后业绩年年下滑的企业多达11家,与21财经情报统计结果相差不大。

http://s7/mw690/5f351fbfgda90d332e026&690

变脸项目高离职率“流血争端”或是公关

    据21财经情报研究员查阅证监会保荐信用监管系统所得数据,平安证券50个IPO变脸项目中,发生保荐代表人离职的项目达39个,占比高达78%;出现两位保荐代表人均离职的变脸项目则有18个。

    脸项目所涉及的离职保荐代表人合计34人。34位离职保代中,除了6人无法查到信息外,1人去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3人去了齐鲁证券,1人去了西南证券,1人去了高盛高华,另有22人去向为华林证券。

    此前,平安证券频频在媒体面前表示进行“流血整顿”,平安证券自称,自胜景山河事件曝光以来,平安证券高层就开始察觉投行业务的隐患并着手整改。之前核心管理团队全部离职,60多名执行副总以上的管理干部中有45人离职,占比近70%;业务人员规模也从最高峰300余人一度下降到120人,85名保荐代表人一度剩余不到20人,投行内核部门的全体管理干部和三分之二人员也全部离职。

    而结合平安证券变脸项目24位保荐代表人集体跳槽到华林证券,可联系去年4月平安证券原总经理薛荣年离职时带领投行团队集体跳槽事件。当时,薛大举遭招揽平安证券旧部,据传其口号是“不留下平安一片纸”。

如此一看,平安证券所谓的“流血整顿”显出了冰山一角,这种“流血整顿”的说法更多的只是具有公关上的意义,监管层的鞭子还没有真正落下,已经有人在喊痛了。

http://s16/mw690/5f351fbfgda90d6a54e6f&690

    胜景山河、巴安水务、万福生科,个个给市场带来了血的教训,不是谁喊喊痛,事情就能过去的。在A股市场秩序亟待整顿的关口,监管层的处理将给市场带来极强的示范效应,影响必然深远而重大。

    从监管层近日约谈平安保荐项目离职高管的动向来看,无疑透露了责任追溯的信号。IPO保险项目频频变脸背后的责任,不是以保荐代表人离职为终点。

    肩负着“IPO”原罪的投行金领们,警钟已经敲响。 (21财经情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