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2012年的报表,仔细阅读后,谈几点小感受。
1、集团公司财务指标稳健增长。集团总资产突破2.8万亿元,保险业务市场份额略有上升,归属股东总利润200.05亿元,其中保险业务贡献55%(寿险32%,财险23%),银行业务贡献34%,其他业务贡献11%。每股收益2.53元同比增长3%,每股净资产20元同比增长22%,每股内含价值36元,同比增长21.32%。每股收益远低于预期,在我印象中,去年四季度业绩表现,是除富通事件影响外,最差的一次。此事受平粉诟病较多,其实仅是个数字游戏,在不同科目之间调控转换,无需多虑。趁着全行业低迷周期,平安顺势大幅计提减值损失,消化浮亏合理避税轻装上阵,一箭多雕,也不是坏事,今年一季度报表即可初见成效。净资产和内含价值的健康状况,才是关注要点,去年的表现,可以让我心安。
2、归纳了一下,集团各子公司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寿险新业务增长乏力,个险新单规模保费和银保新单规模保费均下滑,新业务价值同比下滑5.4%。产险综合费用率和赔付率均上升,综合成本率上升至95.3%。银行业务继续整合中,与平安文化的相融合仍需较长周期,银行业的繁荣期拐点何时出现,都对集团利润贡献有较大影响。投资方面净投资收益率小幅上升至4.70%,受股市持续及计提影响总投资收益率仅为2.9%。当然这些不仅仅是平安要面对的问题,全行业各公司都同样陷入业务停滞、利润下滑。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平安管理层能够通过业务创新、改变经营手段、营销策略来解决问题,在同业中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成绩,作为投资者我比较满意。预计未来随着养老金递延税、寿险定价利率放开和遗产税等系列利好政策逐步出台,保险行业将走出低谷。我有理由相信平安依然能够取得超越同行的最佳业绩,而此时低估的股价正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买入时机。
3、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富通事件后,市场和平安管理层关注的重点都在银行板块,在银行业务完成整合之后,我认为投资者应该把关注重点转向投资业务。投资业务作为平安集团实现远期愿景的三大支柱业务之一,其在集团的利润贡献占比远未达到预期。除平安信托略有优势之外,平安资管和不动产以服务集团为主,平安证券处于行业中游地位、平安期货和平安基金影响力不大。平安的投资部门种类虽齐全,但政策限制多,投资渠道少。随着保险浮存金不断增加、运营成本不断提升和各类竞争对手不断的涌现,过于依靠固定收益类投资已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想成为中国式的巴郡,多渠道投资是否取得进一步突破是解决投资业务瓶颈的关键。如何在安全、稳健的基础上提升集团总体投资收益率,已不可避免的成为平安集团进一步壮大的首要问题,也将是中国平安在谋求成为世界级企业过程中绕不开的课题和难题。
以上是我对12年平安报表的浅析。
搁笔不多时,我的高尔夫教练来电问道:“平安的价格到了孙总的增持价了。平安业绩虽然偏低,但在保险行业不景气时仍略有增长,业绩也不差,为什么还下跌?”我反问道:“你为何不问平安业绩一直那么好,却总也不涨?”他说:“是,有点像当年可口可乐一样。”我于是笑了:“那这个问题你已经有了答案。”
二级市场股价总是让人捉摸不透,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是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