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有感于长江证券增发失败
(2011-03-09 14:20:02)
标签:
长江证券东方证券 |
分类: 守拙记 |
这样的发行结果可以说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业内人士之前猜测,长江证券很可能通过缩减发行规模的方式避免发行失败的尴尬,但缩减幅度有限。而最终的结果让人略感意外,2亿股的发行规模仅为当初设定上限的三分之一,而东方证券13.94亿元的包销金额也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对此结果,有人认为是东方证券无力承担高达数十亿元的高额包销费,也有人认为是东方证券不想给自己的IPO之路设置“一参一控”障碍。但分析人士指出,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长江证券大股东不想因此丧失控股地位。
资料显示,长江证券当前股权较为分散,增发前第一大股东青岛海尔投资也仅持有公司3.49亿股。若按原先6亿股的上限规模发行,落入东方证券手中的长江证券股权将达5.1亿股,东方证券自然而然地将成为公司增发后的第一大股东,占据相对控股地位。“这显然是长江证券目前实际控制人所不愿看到的。”某分析师指出。
发行结果显示,参与长江证券网下申购的机构仅有两家,分别为申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和中银持续增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认购股数分别为400万股和1200万股。网上投资者申购热情较为踊跃,网上有效申购户数与股数分别为3916户和4871.19万股。
—————————————————————————————————————————————
以上转载是为记录。
已经既成事实的增发,一夜之间就可以缩小规模,我很叹为观之。那些高价高市盈率发行的新股,上市后随即破发,为何不能直接缩小规模或按照原价返还投资者们?古人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承销商们只是一味盘剥股民,这次放火不料烧到自己便立刻口风大变。理由貌似确凿,其实也是越描越黑,新增股份完全可以变成无投票权的特殊股份,并不会对原公司股权发生改变,也让原公司那渴望资金的愿望得以圆满。窃思量,无非是拿不出这么多现金,或拿出怕从此深套,资金冻结从而引发更多的血案出来。盼望着,终有一天股票发行、融资失败。并非诅咒,只是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市场圈钱本质,一大堆80年、100年才能回本的东西,就让承销商们按照他们自己在招股说明书中描绘的一样,去做他们的价值投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