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2

(2009-03-21 13:12:39)
标签:

杂谈

分类: 运动生理学考研笔记
第二章 血液
  
   一、是非判题(正确记为“+”,错记为“—”)
   1、人体内占体重百分比最多的是体液。( )
   2、在体液中细胞外液占的百分比最多。( )
   3、血液属于细胞外液。( )
   4、粘滞性对血流速度和血压都有影响。( )
   5、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分子或颗粒数目无关,而与分子或颗粒大小有关。( )
   6、血浆胶体渗透压比晶体渗透压大。( )
   7、血浆中的固体物质主要是血浆蛋白,红细胞中的固体物质主要是血红蛋白。( )
   8、血液属于结缔组织中的一种。( )
   9、内环境的恒定是指血液理化因素的恒定。( )
   10、在体液中细胞内液占的百分比最少。( )
   11、内环境是指机体细胞内液。( )
   12、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与高铁血红素组成的。()
   13、血液是由血浆与红细胞组成的。( )
   14、正常成人的血量占体重的3—5%。( )
   15、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只有小部分的血量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而大部分血量储存在内脏静脉及皮下静脉中,用以运动时血液重新调配。()
   16、人体失血后,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在二周内就可以完全恢复。()
   17、血液粘滞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而与血细胞的数量无关。( )
   18、血浆晶体渗透压是由血浆蛋白所产生的。( )
   19、当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会升高。( )
   20、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会发生皱折现象。( )
   21、血浆晶体渗透压对水分出入毛细血管起调节作用。()
   22、人体进行登山运动时血液滞粘性会增大。( )
   23、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抗碱能力远远大于抗酸能力。()
   24、血液中的缓冲对以H2CO3与NaHCO3最为重要。正常情况下二者比值保持20:1的范围。( )
   25、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
   26、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人与一般人相比红细胞数量没有差异。()
   27、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钠(NaH2PO4)。( )
   28、运输O2与CO3是血红蛋白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
   29、Hb数量与运动员有O2运动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30、高原训练时,运动员可出现红细胞比容增多,是由于氧分压过低导致体内RBC生成增多所致。( )
   31、人体进行轻微活动及处在赛前状态时,白细胞分类中呈现中性粒细胞增多现象。( )
   32、血细胞占全血中的40—50%。( )
   33、血浆是指血液凝固后渗出的黄色澄清液。( )
   34、红细胞数在一日之内,可以有较大的生理变动范围。()。
   二、选择题:
   1、血液和淋巴液是属于( )。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2、正常男子的红细胞平均值为( )个/mm3。
   A、380万 B、450万 C、500万 D、550万
   3、正常女子的血红蛋白值为( )克%。
   A、11—14克 B、12—15克 C、13—16克 D、10—13克
   4、正常女子红细胞平均值为( )万/ mm3。
   A、380万 B、420万 C、440万 D、500万
   5、( )( )是属于等渗溶液。
   A、9%NaCl B、0.9%NaCl C、5%葡萄糖 D、0.5葡萄糖
   6、内环境是指(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7、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 )组成的。
   A、晶体渗透压 B、胶体渗透压
   8、血液缓冲体系中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的比例是()。
   A、酸性物质多 B、碱性物质多
   9、通常以每100ml血浆中()的含量来表示碱储备量。
   A、NaH2PO4 B、NaHCO3 C、H2CO3
   10、登山运动引起体内血液粘滞性加大是因为(),长跑引起体内血液粘滞性加大是因为( )。
   A、血浆蛋白增多 B、血液浓缩 C、红细胞增多
   11、人体体液占体重的( )。
   A、30—40% B、40—50% C、50—60% D、60—70%
   12、血浆占体重( )
   A、1% B、3% C、5% D、8%
   13、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中转站是()。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14、正常成人的血量占体重的( )。
   A、3—5% B、7—8% C、5—6% D、9—10%
   15、每公斤体重的血量成人比幼儿( ),男子比女子()。
   A、多 B、少
   16、血浆中的固体物质主要是( )。
   A、无机盐 B、血浆蛋白 C、血红蛋白
   17、正常人血浆中的PH值约为 ( )呈( )。
   A、7.15—7.25 B、7.35—7.45 C、7.55—7.65 D、弱酸性 E、弱碱性
   18、血液中的缓冲对以( )最为重要。
   Na—蛋白质 NaHCO3 Na3HPO4
   A、—————— B、————— C、—————
   H—蛋白质 HCO3 Na2HPO4
   19、红细胞在( )溶液中发生皱缩,在()溶液中发生膨胀,在( )溶液中形态正常。
   A、高渗 B、等渗 C、低渗
   20、( )对水分出入毛细血管起重要调节作用,()对维持血细胞形态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A、晶体渗透压 B、胶体渗透压 C、血浆容量
   21、如果血液中出现大量网织红细胞,说明红细胞生成()。
   A、不足 B、亢进 C、平衡
   22、长期居住高原者比平原居住者的红细胞(),一般人比有训练的人红细胞数( )
   A、少 B、多
   23、Hb在氧分压( )时生成HbO2,这种情况发生在()。Hb在氧分压( )时成为还原性Hb,这种情况发生在( )。
   A、低 B、高 C、组织内 D、肺内
   24、正常成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为()/mm3,平均值为( )/ mm3。
   A、4000—10000 B、3000—8000 C、5000 D、7000
   25、人体肌肉运动后( )数会出现明显增多。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26、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大强度运动后,白细胞数的变化是()。
   A、淋巴细胞增多 B、中性粒细胞增多 C、出现再生阶段
   27、血细胞是在( )部位生成的。
   A、肝脏 B、骨髓 C、肾脏 D、脾脏
   28、淋巴细胞的主要生理机能是( )。
   A、吞噬徽生物 B、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 C、参加过敏反应
   29、血小板的生理机能是( )
   A、缓冲血液酸碱度 B、运输气体 C、参与止血及凝血 D、产生免疫反应
   30、由于()过多时会增加血液粘滞性、增加血流阻力及血压上升,因此理想的生理状态是增加每个( )内的( )的含量,而()总数无明显增加。
   A、Hb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31、经过抗凝处理后的血液液体部分称为( )。
   A、血清 B、血浆 C、血液
   32、如果一次失血量不超过全血量的(),对正常生理活动无明显影响。
   A、10% B、20% C、30% D、40%
   33、RBC在( )溶液中出现皱缩现象,在()溶液中形态正常,在( )溶液发生膨胀。
   A、1.5%NaCl B、0.9%NaCl C、0.3%NaCl
   34、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最主要相似是( )。
   A、产生抗体 B、参与过敏反应 C、吞噬作用
   35、正常人血液的粘滞性为( )。
   A、1.6—2.4 B、3—4 C、4—5
   36、一般情况下机体损失的血浆蛋白及红细胞在()内可以完全恢复。
   A、3周—1个月 B、1—2个月 C、2—3个月
   37、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进行( ),B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进行()。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38、安静状态下的()值可作为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生理指标。
   A、白细胞 B、血小板 C、血红蛋白
   三、概念题:
   1、体液
   2、内环境
   3、晶体渗透压
   4、胶体渗透压
   5、碱储备
   6、缓冲对
   7、Hb氧合作用
   8、内环境相对稳定性
   9、红细胞比容
   10、溶血
   四、简答题:
   1、什么是体液?体液分为哪三个部分?
   2、血液的理化特性有哪些?
   3、血浆渗透压分为哪二部分?各自有什么机能?
   4、何谓等渗、低渗、高渗溶液?
   5、红细胞的主要机能是什么?
   6、白细胞的特性有哪些?
   7、血液粘滞性大小取决于什么?
   五、问答题:
   1、血液是怎样维持酸碱平衡的?
   2、血液有哪些主要的机能?
   3、试述红细胞运输氧的功能?
  
   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B、C) 6、(C)
   7、(A) 8、(B) 9、(B) 10、(C、B) 11、(D) 12、(C)
   13、(B) 14、(B) 15、(B、A) 16、(B) 17、(B、E) 18、(B)
   19、(A、B、C) 20、(B、A) 21、(B) 22、(B、A) 23、(B、D、A、C、)
   24、(A) 25、(B) 26、(B) 27、(B) 28、(B) 29、(C)
   30、(B、A、C、D) 31、(A) 32、(A) 33、(A、B、C) 34、(C)
   35、(C) 36、(A) 37、(B、A) 38、(C)
   四、简答题答案
   1、答:体液是存在于人体内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物质,约占体重60—70%。体液根据其存在部位及为细胞内液、血浆、组织间液,各部分体液之间彼此隔开又相互联系。
   2、答:血液的理化特性包括有下列方面:
   (1)颜色与比重
   (2)粘滞性
   (3)渗透性
   (4)酸碱度
   3、答:血浆渗透压可分为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相对衡定能使血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功能。
   胶体渗透压对水分进出毛细血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4、答:等渗溶液是指与血浆正常渗透压要相等的溶液如0.9%NaCl、5%葡萄糖等。高于血浆正常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低于血浆正常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5、答:红细胞的主要机能是(1)运输O2与CO2 (2)缓冲血液的酸碱度,这两种机能都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完成的。
   6、答:白细胞的主要特性有渗出性、变形运动、化学趋向性和吞噬作用。通过这些活动,完成对机体的防御和保护机能。
   7、答:血液粘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及血浆蛋白的浓度。
   五、问答题答案:
   1、答:当组织代谢所产生的酸性物质进和主血浆、与血浆中的NaHCO3发生作用,形成H2CO3。而H2CO3又分解为CO2和H2O,CO2由呼吸器官排出,减少体内酸性程度,从而维持血液酸碱度 NaHCO3+HL———→NaL+H2CO3
   H2CO3——→CO2↑+H2O
   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后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形成强酸盐、降低碱性度。从而维持血液的酸碱度。
   2、答:①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血液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维持水、氧和营养物质的含量,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体温和粘滞性,血液有形成分等相对稳定。
   ②运输作用血液全身流动起到运输作用,血液能运输营养物质,气体,代谢产物,激素。
   ③防御和保护作用白细胞有吞噬和免疫作用,对机体有防御和保护机能,血小板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也对机体起保护作用。
   3、答:红细胞运输氧的功能是靠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Hb)来完成的。当血液流经肺组织时,氧分压升高,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这种现象称为氧合作用。当血液流经周围组织时,氧分压降低,Hb与氧很易分离,把氧释放出来,这种现象称为氧离作用。
   肺氧分压高
   (氧离作用)Hb+O2==========HbO2(氧合作用)
   组织氧分压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