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瑞安市中小学教师优秀教科研论文获奖名单(塘下学区) |
|
|
|
|
|
|
|
|
学前部分 |
|
|
|
|
|
|
|
|
|
二 等 奖 |
|
|
|
|
|
|
|
11 |
让创新智慧在孩子的指尖舞动 |
实验二小附幼 |
余 飞 |
|
|
|
|
|
|
|
|
12 |
绘画日记与幼儿的发展 |
实验二小附幼 |
胡青青 |
|
|
|
|
|
|
|
|
13 |
教学观摩开放活动与园本教研的融合 |
实验二小附幼 |
涂丽君 |
|
|
|
|
|
|
|
|
三 等 奖 |
|
|
|
|
|
|
|
|
12 |
语言教学与幼儿思维的发展 |
塘下中心幼儿园 |
虞郑娜 |
|
|
|
|
|
|
|
|
13 |
优化科学活动,培养幼儿探索能力 |
塘下中心幼儿园 |
岑晓春 |
|
|
|
|
|
|
|
|
14 |
浅谈如何看待幼儿进餐中讲话现象 |
塘下中心幼儿园 |
李美秀 |
|
|
|
|
|
|
|
|
15 |
浅谈情境优化儿歌教学 |
塘下中心幼儿园 |
林 岳 |
|
|
|
|
|
|
|
|
16 |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探讨 |
塘下中心幼儿园 |
周海珍 |
|
|
|
|
|
|
|
|
17 |
浅谈户外活动中幼儿坚持性的培养 |
塘下中心幼儿园 |
何 余 |
|
|
|
|
|
|
|
|
18 |
良好的习惯,人生的起点 |
塘下中心幼儿园 |
郑洁琼 |
|
|
|
|
|
|
|
|
19 |
幼儿园教师同伴指导的访谈研究 |
塘下中心幼儿园 |
黄晓梅 |
|
|
|
|
|
|
|
|
20 |
初探幼儿园教学中奖励、惩罚教育手段的运用 |
塘下中心幼儿园 |
王林宛 |
|
|
|
|
|
|
|
|
26 |
找到成功的感觉——幼儿绘画日记中促进多元智能发展的实践与研究 |
实验二小附幼 |
舒 杭 |
|
|
|
|
|
|
|
|
27 |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和指导 |
实验二小附幼 |
邵翩翩 |
|
|
|
|
|
|
|
|
28 |
对中班幼儿冲突形成及冲突解决策略的思索 |
实验二小附幼 |
张红梅 |
|
|
|
|
|
|
|
|
29 |
探索在主题活动中开展民俗活动 |
实验二小附幼 |
邵慧芳 |
|
|
|
|
|
|
|
|
30 |
浅谈在区域活动中建立规则减少幼儿对玩具的损坏 |
实验二小附幼 |
陈玲丽 |
|
|
|
|
|
|
|
|
62 |
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
场桥乐乐幼儿园 |
郑爱芬 |
|
|
|
|
|
|
|
|
|
小学语文 |
|
|
|
|
|
|
|
|
|
|
|
二等奖 |
|
|
|
|
|
|
|
|
|
|
28 |
咬定文本不放松,立根原在词语中 |
鲍田中心小学 |
金欢梅 |
|
|
|
|
|
|
|
|
29 |
阅读教学:舍本逐末的危机 |
鲍田中心小学 |
陈学辉 |
|
|
|
|
|
|
|
|
30 |
小学语文阅读拓展的“游离”现象分析与对策思考 |
塘下镇小 |
张冬雷 |
|
|
|
|
|
|
|
|
31 |
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的构建 |
塘下镇小 |
潘春秋 |
|
|
|
|
|
|
|
|
32 |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情感的导入艺术——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导入 |
塘下镇小 |
邵丽肖 |
|
|
|
|
|
|
|
|
33 |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对话交流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
塘下镇小 |
张秀燕 |
|
|
|
|
|
|
|
|
34 |
在“期待”中“悦读” |
塘下二小 |
戴蓓蕾 |
|
|
|
|
|
|
|
|
35 |
让语文新课堂语言“艺术”起来 |
塘下二小 |
赵 芳 |
|
|
|
|
|
|
|
|
36 |
有了“期待”,阅读将是一壶好茶——新课程语文教学中阅读期待的研究 |
场桥中心小学 |
曹海棠 |
|
|
|
|
|
|
|
|
37 |
深入文本,寻找诗歌教学的回归点——对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再反思与策略探索 |
鲍七小学 |
周 英 |
|
|
|
|
|
|
|
|
38 |
从“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
海安小学 |
吴海芬 |
|
|
|
|
|
|
|
|
39 |
滋养教学的生命之树——关于课堂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点滴思考 |
海安小学 |
郑丽帆 |
|
|
|
|
|
|
|
|
63 |
写字教学,不该被遗忘的角落 |
鲍田中心小学 |
戴跃琴 |
|
|
|
|
|
|
|
|
64 |
让语文课真正“语文”起来 |
鲍田中心小学 |
张步钰 |
|
|
|
|
|
|
|
|
65 |
拨开云雾见月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误区及对策 |
塘下镇小 |
张一鸣 |
|
|
|
|
|
|
|
|
66 |
简约而又丰满 |
新华小学 |
刘小芬 |
|
|
|
|
|
|
|
|
67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塘下二小 |
岑 敏 |
|
|
|
|
|
|
|
|
68 |
给阅读一个快乐的理由——谈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
场桥一小 |
钱文丽 |
|
|
|
|
|
|
|
|
69 |
创设激趣,快乐相随 |
鲍一小学 |
刘爱玉 |
|
|
|
|
|
|
|
|
70 |
在阅读中和学生一起成长——谈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
罗凤一小 |
徐联伟 |
|
|
|
|
|
|
|
|
71 |
乐趣--弹奏起本色语文的“和弦” |
韩田小学 |
戴丽雅 |
|
|
|
|
|
|
|
|
83 |
童心驰骋,童言挥洒,童趣满堂--让习作神采飞扬 |
上马小学 |
陈 飞 |
|
|
|
|
|
|
|
|
84 |
挖掘文本资源,开辟练笔天地 |
鲍二小学 |
戴秀珠 |
|
|
|
|
|
|
|
|
85 |
小练笔,大效益——有效地智慧地将读写结合在一起 |
罗凤二小 |
贾秀林 |
|
|
|
|
|
|
|
|
86 |
情趣,让学生的习作变得轻松——习作教学的策略 |
罗凤二小 |
孟丽珍 |
|
|
|
|
|
|
|
|
87 |
因为简单,所以快乐——谈写流水帐与作文入门 |
海安小学 |
蒋丽琼 |
|
|
|
|
|
|
|
|
三 等 奖 |
|
|
|
|
|
|
|
|
37 |
“串”出整体感知的一片天 |
鲍田中心小学 |
颜碎媚 |
|
|
|
|
|
|
|
|
38 |
追寻有效的阅读教学 |
塘下镇小 |
池海英 |
|
|
|
|
|
|
|
|
39 |
新课程背景下词语有效教学的三大切入口 |
塘下镇小 |
吴娥秀 |
|
|
|
|
|
|
|
|
40 |
点燃学生善问的灯 |
塘下二小 |
张爱丽 |
|
|
|
|
|
|
|
|
41 |
教师也幽默 |
塘下四小 |
钱丽娜 |
|
|
|
|
|
|
|
|
42 |
“有感情朗读”指导的有效性之研究 |
塘下四小 |
胡月茶 |
|
|
|
|
|
|
|
|
43 |
天生丽质凝情趣,渗情透意生百媚——以诗为载体与文本零距离交融 |
罗凤中心小学 |
徐叶琼 |
|
|
|
|
|
|
|
|
44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实践与思考 |
塘下三小 |
董蓓蓉 |
|
|
|
|
|
|
|
|
45 |
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浅谈扎实有效地教语文 |
海安小学 |
郑 秀 |
|
|
|
|
|
|
|
|
93 |
话说“倾听” |
鲍三小学 |
王爱微 |
|
|
|
|
|
|
|
|
94 |
阅读教学中“对话”的误区及策略 |
塘下镇小 |
舒 雅 |
|
|
|
|
|
|
|
|
95 |
让阅读教学跟空虚的美丽说bye-bye |
塘下二小 |
林 丽 |
|
|
|
|
|
|
|
|
96 |
创设情境,遨游口语交际世界 |
场桥一小 |
林彩云 |
|
|
|
|
|
|
|
|
97 |
让学生享受那一片晴朗的“天空” ——浅谈课外阅读教学 |
场桥一小 |
韩文琴 |
|
|
|
|
|
|
|
|
98 |
巧用阅读期待,让学生喜欢阅读 |
罗凤一小 |
陈云美 |
|
|
|
|
|
|
|
|
99 |
播种良好习惯,强化基本素质 |
罗凤二小 |
虞跃容 |
|
|
|
|
|
|
|
|
100 |
加强“人本”对话,享受阅读的乐趣 |
塘下三小 |
陈伦梅 |
|
|
|
|
|
|
|
|
101 |
让古诗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诗歌教学的整合 |
海安小学 |
苏淑芳 |
|
|
|
|
|
|
|
|
小 学 数
学 |
|
|
|
|
|
|
|
|
一 等 奖 |
|
|
|
|
|
|
|
|
7 |
简单即智慧 |
鲍田中心小学 |
钱永康 |
|
|
|
|
|
|
|
|
二 等 奖 |
|
|
|
|
|
|
|
|
28 |
二年级儿童计算错误率高的原因调查研究 |
塘下镇小 |
陈 怡 |
|
|
|
|
|
|
|
|
29 |
小学估算教学的问题分析及教学策略 |
塘下镇小 |
董定伟 |
|
|
|
|
|
|
|
|
30 |
让数学课因等待而美丽 |
塘下镇小 |
赵晓东 |
|
|
|
|
|
|
|
|
31 |
活动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取向 |
塘下镇小 |
徐旭展 |
|
|
|
|
|
|
|
|
32 |
《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整合实践》调查报告 |
罗凤二小 |
黄雪春 |
|
|
|
|
|
|
|
|
33 |
学生≠一张白纸——浅谈如何寻找与有效运用学习起点 |
塘下四小 |
吴子航 |
|
|
|
|
|
|
|
|
34 |
浅谈数学课中如何引“动” |
鲍七小学 |
叶 娜 |
|
|
|
|
|
|
|
|
35 |
数形结合是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 |
鲍一小学 |
陆昌波 |
|
|
|
|
|
|
|
|
36 |
溯本求源,融会贯通--对新课标下解决问题教学的点滴思考 |
场桥一小 |
李丰月 |
|
|
|
|
|
|
|
|
三 等 奖 |
|
|
|
|
|
|
|
|
23 |
关于数学教学中源问题呈现方式的研究 |
第二实验小学 |
周一荷 |
|
|
|
|
|
|
|
|
24 |
“磨课”让我享受课堂 |
第二实验小学 |
徐伟雷 |
|
|
|
|
|
|
|
|
25 |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交流的探索和实践 |
第二实验小学 |
涂荣荣 |
|
|
|
|
|
|
|
|
51 |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
新华小学 |
陈小卯 |
|
|
|
|
|
|
|
|
52 |
追求数学课堂的一种“静”界 |
鲍田中心小学 |
冯建英 |
|
|
|
|
|
|
|
|
53 |
高含金量的小学数学作业 |
鲍田中心小学 |
董秀波 |
|
|
|
|
|
|
|
|
54 |
动静结合,熠熠生辉 |
鲍田中心小学 |
周崇钦 |
|
|
|
|
|
|
|
|
55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的运用 |
塘下镇小 |
潘伟娜 |
|
|
|
|
|
|
|
|
56 |
有效调控,成就魅力课堂 |
塘下镇小 |
严丽珍 |
|
|
|
|
|
|
|
|
57 |
数学童话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三字经” |
塘下镇小 |
陈 雅 |
|
|
|
|
|
|
|
|
58 |
小学估算教学的问题分析及教学策略 |
塘下镇小 |
董月飞 |
|
|
|
|
|
|
|
|
59 |
由“欧洲笑话:船长年龄问题”想到的——谈谈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 |
场桥二小 |
吴丽敏 |
|
|
|
|
|
|
|
|
60 |
如何运用否定性评价语言 |
塘下镇小 |
翁郝喆 |
|
|
|
|
|
|
|
|
61 |
猜想,让数学更加精彩 |
塘下三小 |
张李芬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 学 英
语 |
|
|
|
|
|
|
|
|
一 等 奖 |
|
|
|
|
|
|
|
|
3 |
寻之有因,爱之有方——浅谈小学英语家庭作业的出路 |
塘下镇小 |
吴秋红 |
|
|
|
|
|
|
|
|
二 等 奖 |
|
|
|
|
|
|
|
|
11 |
文化浸润语言,营造活力课堂 |
塘下二小 |
应李淑 |
|
|
|
|
|
|
|
|
18 |
“先学生之忧而忧”——小学高年级英语词汇总复习之我见 |
第二实验小学 |
蔡晓微 |
|
|
|
|
|
|
|
|
19 |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
第二实验小学 |
余成豹 |
|
|
|
|
|
|
|
|
三 等 奖 |
|
|
|
|
|
|
|
|
21 |
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浅谈小学英语情感教学 |
塘下镇小 |
翁金环 |
|
|
|
|
|
|
|
|
22 |
基于小学英语的协作学习研究 |
罗凤一小 |
虞莉芳 |
|
|
|
|
|
|
|
|
23 |
小学英语课堂生活化教学浅探 |
罗凤二小 |
徐小平 |
|
|
|
|
|
|
|
|
24 |
攻克词汇关——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授与记忆 |
上望二小 |
李 滟 |
|
|
|
|
|
|
|
|
25 |
如何加强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 |
上望六小 |
孔银燕 |
|
|
|
|
|
|
|
|
26 |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
上望一小 |
尹瑞君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学其他学科 |
|
|
|
|
|
|
|
|
一 等 奖 |
|
|
|
|
|
|
|
|
4 |
形象与心灵的共鸣——让儿童画“活”起来 |
塘下二小 |
谢爱玉 |
|
|
|
|
|
|
|
|
二 等 奖 |
|
|
|
|
|
|
|
|
15 |
给音乐课堂“更新" |
鲍田中心小学 |
贾慧调 |
|
|
|
|
|
|
|
|
25 |
心·画·品·趣 |
塘下三小 |
陈文毕 |
|
|
|
|
|
|
|
|
34 |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
塘下镇小 |
张秀琴 |
|
|
|
|
|
|
|
|
35 |
我不愿意学习——浅谈儿童厌学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
塘下镇小 |
余志可 |
|
|
|
|
|
|
|
|
36 |
家庭教育中如何进行亲子沟通 |
塘下镇小 |
邵 芳 |
|
|
|
|
|
|
|
|
37 |
为了能“弥合那破碎的心灵”——浅谈日常教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
海安小学 |
陈小娜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等 奖 |
|
|
|
|
|
|
|
|
3 |
如何在小学信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
新华小学 |
李鸿正 |
|
|
|
|
|
|
|
|
4 |
莫让多媒体辅助教学陷入误区 |
场桥二小 |
木和珍 |
|
|
|
|
|
|
|
|
11 |
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思维推进的策略初步研究 |
新华小学 |
吴一锚 |
|
|
|
|
|
|
|
|
12 |
科学课中如何发挥表达与交流的作用 |
韩田小学 |
郑晓玲 |
|
|
|
|
|
|
|
|
18 |
对我校五年级学生体育课穿鞋的调查与分析 |
第二实验小学 |
金守福 |
|
|
|
|
|
|
|
|
24 |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审美趣味 |
塘下镇小 |
余志芳 |
|
|
|
|
|
|
|
|
25 |
音乐教学必须突出音乐艺术特点 |
塘下二小 |
钱志华 |
|
|
|
|
|
|
|
|
26 |
音乐实践教学--识谱教学的探究 |
塘下三小 |
林旭一 |
|
|
|
|
|
|
|
|
27 |
探寻理想中的音乐课堂教学 |
海安小学 |
林 慧 |
|
|
|
|
|
|
|
|
49 |
浅谈个性化教育 |
场桥二小 |
庄海亚 |
|
|
|
|
|
|
|
|
50 |
该用什么方式来爱你,孩子——浅谈儿童和谐发展 |
鲍三小学 |
蒋丽萍 |
|
|
|
|
|
|
|
|
51 |
避免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措施 |
罗凤一小 |
徐仁鸟 |
|
|
|
|
|
|
|
|
52 |
营造氛围,注重心育 |
罗凤二小 |
庄飞琴 |
|
|
|
|
|
|
|
|
初 中 语
文 |
|
|
|
|
|
|
|
|
一 等 奖 |
|
|
|
|
|
|
|
|
5 |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由“于丹热”现象引发的思考 |
鲍田中学 |
戴小云 |
|
二 等 奖 |
|
|
|
|
|
|
|
|
19 |
不能不说的有关“三味书屋”的人和事——走进鲁迅先生心中的“三味书屋” |
塘下一中 |
钱秀莉 |
|
|
|
|
|
|
|
|
20 |
语文教师要善于说“YES”和“NO” |
塘下一中 |
张其亮 |
|
|
|
|
|
|
|
|
21 |
温州精神进初中语文课堂应避免的误区 |
海安中学 |
刘光灯 |
|
|
|
|
|
|
|
|
22 |
激活学生阅读中的兴奋点,让课堂动起来 |
鲍田中学 |
章华方 |
|
|
|
|
|
|
|
|
23 |
主题挖掘应该有多深 |
鲍田中学 |
竺 青 |
|
|
|
|
|
|
|
|
24 |
读书读史——关于语文教学的文史结合的思考 |
新华中学 |
戴月春 |
|
|
|
|
|
|
|
|
三 等 奖 |
|
|
|
|
|
|
|
|
44 |
呼唤“语文”的回归——略谈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几点思考 |
鲍田中学 |
戴小青 |
|
|
|
|
|
|
|
|
45 |
我写作,我快乐——新课标快乐作文教学新招数 |
罗凤中学 |
戴丽荣 |
|
|
|
|
|
|
|
|
46 |
融教于乐,寓学于乐 |
罗凤中学 |
潘秀春 |
|
|
|
|
|
|
|
|
47 |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内外因素论 |
罗凤中学 |
陈 飞 |
|
|
|
|
|
|
|
|
48 |
打开古诗词鉴赏的大门——古诗词鉴赏方法初探 |
罗凤中学 |
周微燕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 中 数
学 |
|
|
|
|
|
|
|
|
一 等 奖 |
|
|
|
|
|
|
|
|
1 |
赋予教材中“想一想”以思维活力 |
塘下一中 |
姜玲燕 |
|
|
|
|
|
|
|
|
三 等 奖 |
|
|
|
|
|
|
|
|
27 |
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心理辅导 |
鲍田中学 |
周学程 |
|
|
|
|
|
|
|
|
28 |
小班化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海安中学 |
蔡少琴 |
|
|
|
|
|
|
|
|
29 |
例谈数学复习课选课原则 |
塘下二中 |
董德静 |
|
|
|
|
|
|
|
|
30 |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
场桥中学 |
董秀华 |
|
|
|
|
|
|
|
|
31 |
润物细无声——略谈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温州精神 |
塘下二中 |
张秀梅 |
|
|
|
|
|
|
|
|
32 |
浅谈数学课堂中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
鲍田中学 |
陈雪芬 |
|
|
|
|
|
|
|
|
33 |
教学生反弹“琵琶”——也谈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
鲍田中学 |
周胜权 |
|
|
|
|
|
|
|
|
34 |
重视数学课堂小结,精彩每一节课 |
塘下一中 |
邵新新 |
|
|
|
|
|
|
|
|
35 |
在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
场桥中学 |
蒋士杰 |
|
|
|
|
|
|
|
|
36 |
让学生在动作操作中探索与交流——公开课《三角板中的数学》 |
塘下一中 |
赵海荣 |
|
|
|
|
|
|
|
|
37 |
把数学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
新华中学 |
陈小锋 |
|
|
|
|
|
|
|
|
38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初探 |
鲍田中学 |
池深波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 中 英
语 |
|
|
|
|
|
|
|
|
二 等 奖 |
|
|
|
|
|
|
|
|
17 |
活用中考试题,提高复习效率 |
鲍田中学 |
钟冬梅 |
|
|
|
|
|
|
|
|
18 |
润“生”细无声——浅谈如何利用课本资源,渗透英语阅读策略 |
鲍田中学 |
戴海燕 |
|
|
|
|
|
|
|
|
19 |
创设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
塘下二中 |
戴莲云 |
|
|
|
|
|
|
|
|
20 |
思维状态规律在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
塘下二中 |
赵爱新 |
|
|
|
|
|
|
|
|
三 等 奖 |
|
|
|
|
|
|
|
|
31 |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
塘下一中 |
黄小飞 |
|
|
|
|
|
|
|
|
32 |
英语课堂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探究 |
鲍田中学 |
戴秀静 |
|
|
|
|
|
|
|
|
33 |
How to Increase the
Students' Talking Time |
海安中学 |
陈爱华 |
|
|
|
|
|
|
|
|
34 |
浅谈网络资源对中学英语教学的辅导作用 |
新华中学 |
谢晓芬 |
|
|
|
|
|
|
|
|
35 |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
塘下一中 |
杨剑莉 |
|
|
|
|
|
|
|
|
36 |
一石激起浪千层——谈作业批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功能及操作 |
鲍田中学 |
汪巧灵 |
|
|
|
|
|
|
|
|
37 |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培养策略 |
鲍田中学 |
戴丽君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 中 科
学 |
|
|
|
|
|
|
|
|
二 等 奖 |
|
|
|
|
|
|
|
|
22 |
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和思考 |
罗凤中学 |
赵文杰 |
|
|
|
|
|
|
|
|
23 |
科学课堂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
鲍田中学 |
周万瑜 |
|
|
|
|
|
|
|
|
24 |
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中“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培养 |
新华中学 |
董文章 |
|
|
|
|
|
|
|
|
25 |
优化科学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塘下二中 |
钱圣进 |
|
|
|
|
|
|
|
|
三 等 奖 |
|
|
|
|
|
|
|
|
27 |
体验快乐教学,把学习乐趣还给天真活泼的学生 |
鲍田中学 |
王飞娜 |
|
|
|
|
|
|
|
|
28 |
课堂探究也要注重有效性 |
塘下一中 |
侯山浩 |
|
|
|
|
|
|
|
|
29 |
渗透科学文化,构建新型课堂 |
罗凤中学 |
邵晓荣 |
|
|
|
|
|
|
|
|
30 |
快乐的学生,轻松的课堂 |
塘下一中 |
郑洁茹 |
|
|
|
|
|
|
|
|
31 |
农村初中科学实验课的思考与探索 |
塘下二中 |
黄荣礼 |
|
|
|
|
|
|
|
|
32 |
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
鲍田中学 |
戴文和 |
|
|
|
|
|
|
|
|
33 |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探索 |
罗凤中学 |
卓建克 |
|
|
|
|
|
|
|
|
34 |
在新课程的课堂中给学生送一份“情感套餐” |
鲍田中学 |
叶挺勉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 |
|
|
|
|
|
|
|
|
二 等 奖 |
|
|
|
|
|
|
|
|
11 |
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浅谈《历史与社会》的动态教学 |
塘下一中 |
谢 娜 |
|
|
|
|
|
|
|
|
12 |
新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塘下一中 |
杜丽珍 |
|
|
|
|
|
|
|
|
13 |
历史与社会课堂要实施有效性“问题设计”的策略与思考 |
塘下二中 |
徐建春 |
|
|
|
|
|
|
|
|
三 等 奖 |
|
|
|
|
|
|
|
|
17 |
学校教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 |
塘下一中 |
程新快 |
|
|
|
|
|
|
|
|
18 |
历史与社会课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几点探讨 |
场桥中学 |
王笑青 |
|
|
|
|
|
|
|
|
19 |
课堂,让学生更具魅力地说话 |
塘下一中 |
潘泉洁 |
|
|
|
|
|
|
|
|
20 |
浅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
罗凤中学 |
赵晓芬 |
|
|
|
|
|
|
|
|
21 |
在《思想品德》学业考试复习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塘下一中 |
颜丽飞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中其他学科 |
|
|
|
|
|
|
|
|
一 等 奖 |
|
|
|
|
|
|
|
|
1 |
让美术教学回归生活 |
塘下一中 |
颜一曼 |
|
|
|
|
|
|
|
|
二 等 奖 |
|
|
|
|
|
|
|
|
9 |
浅谈如何训练中学生运动员短跑放松技术 |
罗凤中学 |
董 瑜 |
|
|
|
|
|
|
|
|
14 |
乘信息技术之船,让美术教学激流涌进 |
场桥中学 |
卓佰海 |
|
|
|
|
|
|
|
|
17 |
民工子女班人际冲突初探 |
海安中学 |
陈美华 |
|
|
|
|
|
|
|
|
21 |
浅谈音乐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策略 |
玉海中学 |
陈 静 |
|
|
|
|
|
|
|
|
22 |
初中音乐教学即兴创作的误区及对策 |
罗凤中学 |
项熙熙 |
|
|
|
|
|
|
|
|
三 等 奖 |
|
|
|
|
|
|
|
|
6 |
浅谈农村初中教师管理的人文关怀 |
场桥中学 |
林智武 |
|
|
|
|
|
|
|
|
15 |
在探索中寻求变化和突破 |
鲍田中学 |
杨正珏 |
|
|
|
|
|
|
|
|
16 |
初中女子800米阶段性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
罗凤中学 |
顾国民 |
|
|
|
|
|
|
|
|
20 |
让流动的花朵美丽地绽放 |
塘下二中 |
张忠武 |
|
|
|
|
|
|
|
|
22 |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协作学习的实施初探 |
海安中学 |
虞朝辉 |
|
|
|
|
|
|
|
|
24 |
音乐欣赏课程中的兴趣培养 |
场桥中学 |
戴晓微 |
|
|
|
|
|
|
|
|
25 |
研究性学习专题网站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初探 |
场桥中学 |
潘丽慧 |
|
|
|
|
|
|
|
|
高中部分 |
|
|
|
|
|
|
|
|
高 中 语
文 |
|
|
|
|
|
|
|
|
二 等 奖 |
|
|
|
|
|
|
|
|
12 |
于失败中求完美——谈探究合作式学习的几点反思 |
市二职高 |
徐娇华 |
|
|
|
|
|
|
|
|
13 |
努力让文化名人从纸面上“活”过来 |
市二职高 |
木艮飞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 中 数
学 |
|
|
|
|
|
|
|
|
二 等 奖 |
|
|
|
|
|
|
|
|
12 |
职高数学教育呼唤人文化关怀 |
市二职高 |
周晓秋 |
|
|
|
|
|
|
|
|
13 |
数学教材“阅读材料”的教学探讨 |
市二职高 |
冯存坤 |
|
|
|
|
|
|
|
|
三 等 奖 |
|
|
|
|
|
|
|
|
21 |
感悟数学美 |
市二职高 |
陈小菊 |
|
|
|
|
|
|
|
|
22 |
新课程下职高数学有效提问的几个关键点 |
市二职高 |
张如芳 |
|
|
|
|
|
|
|
|
23 |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市二职高 |
池红余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 中 英
语 |
|
|
|
|
|
|
|
|
二 等 奖 |
|
|
|
|
|
|
|
|
12 |
探索中职英语课外活动的开展 |
市二职高 |
董文智 |
|
|
|
|
|
|
|
|
13 |
浅谈我校新型的英语分层教学 |
市二职高 |
康 萍 |
|
|
|
|
|
|
|
|
高中其他学科 |
|
|
|
|
|
|
|
|
二 等 奖 |
|
|
|
|
|
|
|
|
14 |
突破传统,一专多能 |
市二职高 |
张 恩 |
|
|
|
|
|
|
|
|
33 |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
市二职高 |
尹晓祥 |
|
|
|
|
|
|
|
|
43 |
让会计课活泼起来 |
市二职高 |
张小燕 |
|
|
|
|
|
|
|
|
45 |
基于生产应用的机械专业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
市二职高 |
郑小勇 |
|
|
|
|
|
|
|
|
46 |
职校专业课教师加强自身亲和力之我见 |
市二职高 |
叶彩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