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报《母子之间{孩子有料,妈妈知道》

标签:
出版教育 |

亲子教育要把握好“爱”的温度
任蓉华
家长该如何与孩子共同应对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呢?作家陈云靖从儿子端端出生伊始,就养成了写育儿手记的习惯,上幼儿园、学钢琴、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有详细的记录。其出版的《母子之间:孩子有料妈妈知道》一书,便是基于她的育儿经历展开,里面有踩过的坑和总结出的“避坑术”,有遇到的坎和苦思冥想的“跨坎法”,有走过的弯路和端正态度后绘制的“导航图”,更有博采众长、绞尽脑汁构建的“爱子堡垒”。
“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一个好的玩伴给予孩子的影响会超过一位严肃的老师,或者是一本严谨的教科书。”作者认为,如果家长能成为孩子最好的玩伴,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加深与孩子的相互了解,而且家庭气氛也会呈现出其乐融融的状态。书中写道,端端在上小学前,妈妈都是他的第一“玩伴”,通过各种游戏,探索大千世界,学会与人共处,发现兴趣倾向,掌握多种技能。当然,陪孩子玩,要把握一定的分寸和公平性,寓教于乐,让孩子能够收获快乐和成就感,“在整个玩的过程中,家长要起到主导作用,不能傻玩、疯玩,要把知识、技能潜移默化地植入游戏中。”
“妈妈的情绪就像是一条小船,而孩子就在这条船上。”该书“成为妈妈的自我修养”一辑里指出,情绪平静的妈妈,孩子在小船上也很有安全感;情绪激动的妈妈,小船上下颠簸,孩子也会感到非常难受。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沟通方式。比如,六岁之前,孩子的抽象思维还没发展起来,看不见摸不着的大道理,他们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这个时候,与其讲道理,不如把道理分解成一些规则,直截了当地让孩子去遵守。
“哭”是孩子正常的情绪表达,但是没有家长喜欢自己的孩子总是哭哭啼啼,都希望孩子开心、快乐。那么,当孩子哭的时候,家长怎么做才对呢?书中,作者总结了孩子的三种哭法,即“由于身体不适或心里不爽导致的哭”“为了达到目的,让哭成为自己的利器”“天生爱哭,没事也要哭三场”,同时对孩子的爱撒谎、拖延症、叛逆心理等进行了详尽分析,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理想中的亲子关系,应当彼此温暖、舒服,需要家长把握好“爱”的温度。我们应认识到,家庭教育绝非短期见效的功利性工具,而是一种源自爱的传承、延续和陪伴。